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提高学生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来源:六九路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提高学生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作者:宗克丽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07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所以我们平时要加强课内外古诗词的阅读,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初步的鉴赏。那么。在初中阶段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日积月累,反复吟读

古人曾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得入情人理.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我们更应无条件的大量的去积累.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首先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讲诗的能力.即每天每节语文课前放手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讲诗。第一次可由老师为同学示范,使学生清楚诗歌快速讲析的步骤:示范朗读——轻声练读——介绍作者——疏通诗意——赏析诗歌——快速背诵。这样每学期可学习大约7O多首诗词,每年即可至140余首,初中三年结束时可以达到400余首诗词。学生度过三年的初中生活后,将会有一笔惊人的古诗词知识财富了。但是,光靠课前的五分钟学诗未免显得太微不足道了些,为了加强学生对诗歌的掌握,我尝试开展了形式多样、新颖的活动来促进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这些财富,有分诗词小组每天晨读时间相互背诵的常规活动,有诵诗会等促进学生对诗词的背诵、运用的活动。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古诗词更要有这番毅力。所以,在晨读时间中,每周至少要抽出三天时间进行全体同学的诗词诵读,让大家在吸纳新诗之时巩固旧诗,收效甚佳。 二、点题之笔,领悟主题

诗歌的欣赏最主要的是理解诗的内蕴,理解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这就要求欣赏者要找准点题之笔,分析诗歌全部层次内容与诗歌主题的内在联系。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从“越人语天姥”开始到梦游神仙境界,转至“惊起而长嗟”,所有这些妙语仙言.都来只为了表达诗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为他抒发逃避黑暗现实,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感情服务的。把握了这些内容的深层意思,也就能水到渠成的理解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心境和求仙访道的情怀。再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风号”、“卷茅”到“夜雨屋漏”,由诗人从前的困窘想到十年的丧乱,由自身一家的不幸,想到国家和人民,层层铺垫,步步蓄势,最后顺理成章,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并且敞开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高尚胸襟!诗歌的内涵境界,诗人的思想灵魂得到了升华。由此可见,诗歌欣赏定要把握点题之笔。把握诗的灵魂所在。一句“同足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琵琶行》)道出了诗人积郁胸中的悲苦愁闷,抓住要害,居高临下,也就不难理解诗歌中对琵琶女的身世叙述以及诗人的真正用意了。 三、借助形象,创造意境

诗歌中的形象和画面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创造意境的手段,也是引导学生进入意境的依据。写诗要用形象思维,读诗和讲诗也要借助于诗歌提供的形象和画面,通过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其进入意境。比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一首题画诗,它以桃李争妍展示春光明媚,从群鸭戏水感知春江水暖,再由“萎蒿”、“芦芽”联想到“河豚欲上”,把人们从画境里直接带入严冬过尽,大地春回的自然界,写出了视觉之外的深层图景,增添了画笔难成的春的气息和活力。可以想象:复苏的大地花开草长,岸边的竹林随风摇荡,几枚秀美的桃花刚刚盛开,绿竹映衬红桃,鲜艳典雅,春意盎然.碧波荡漾的河水在缓缓流动,江面上群鸭戏水寻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透过眼前的景物.人们发现了春天的来临。水面上的群鸭如此欢畅,那么水中的鱼儿又如何呢?放眼看去的是岸边长满萎蒿.芦笋刚刚破土抽芽。推算季节,此时正是河豚鱼随春讯溯游而上的时节,想那水中的游鱼更是自由自在,欢快畅游。或驾舟撒网,或岸边垂钓,该多么怄意啊!通过联想和想象,把作者带进画中.如痴如醉,好似身临其境一般享受诗中美景的感染和熏陶。有人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使至塞上》:“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就要求我们要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将诗歌中描绘的形象、图景,把字里行间的含义乃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表述出来,把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空隙填补起来,以便学生进入意境,领悟诗中丰富的内容。受到思想和情绪感染。

描述诗的意境,要防止把诗句割裂开来,一句一句的解说,这样容易损害诗的完整性,描述意境要语气连贯,既要生动形象。表达诗情画意,又要注意朴实、易懂,力戒华而不实.堆砌词语。对诗歌意境的描述,可以教师示范。也可以学生口头、书面练习。 四、激励情感,增强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十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曹刿论战》中不但介绍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超强的军事指挥才能,就是在今天他的指挥方法也是有着积极地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中,不仅有对岳阳楼晴天和阴雨天景色的描绘,还写出了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的个人局限思想,也表现了古仁人的豁达胸襟,还表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这种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也是我们现在所应该学习的。《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认识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总之,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