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九章 极地地区教案

来源:六九路网


第九章《极地地区》

第九章 极地地区

一、导课 由两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引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

 1、认识两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 2、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 3、了解两极地区丰富的资源。

 4、通过资料会区别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 5、识记我国在两极地区建立的考察站。  6、正确看待极地面临的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目标1、2、4、5。 教学难点:目标2、4. 三、新课学习

(一)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通过南北极地区的图片明确范围

要求学生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极地地区的范围

2、请同学们从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3、归纳出准确找出环绕南极大陆三个大洋的方法。 (二)南北两极的差异

1、通过资料说明两极的地区气候的差异; 2、通过数据知道南极比北极气温更低。

读图对比一下两极的气温值,结合课本95页有关材料,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厚厚的冰层,附

1

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三)两极地区丰富的资源

阅读自学98—101页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南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1)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2)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4)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天然实验室。)

4、会解释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原因。 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样形成的?

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南极大陆原来并不在南极位置,而是位于温带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经过地质变化形成煤层。 (四)中国在两极建立的考察站 1、在地图上找出考察站的位置。 2、学会判断中山站和长城站的相对位置。 (五)《南极条约》签订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总结: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各国要引起重视,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各国。旨在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于1959年12月签订,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

四、课堂小结

2

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极地地区 冰天雪地 两极地区的气候、生物资源

开发、利用和保护 矿产丰富 建立考察站

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南极条约

五、达标检测

1、南极洲是七大洲中海拔最高的一洲,原因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地形以高原为主 C、大陆上覆盖着2000多米厚的冰层 D、高山上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2、南极洲孤立存在于南极地区,与其相距最近的大洲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大洋洲 D.亚洲 3、在南极矿产资源中,最为丰富的是( ) A、煤和铁 B、铀和锰 C、金和镍 D、铅和锌 4、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共同特点是( ) A、纬度高 B、海拔高 C、面积大 D、风速大 5、到南极大陆进行考察的最佳时期是( )

A、每年的3月到9月 B、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3月 C、每年的4月到10月 D、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