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丰收了》教学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丰收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34—35页;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整千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材创设了“丰收”的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任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年龄的特点;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去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时;要结合具体情境;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才能够结合已有的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与交流;促进对数学的理解。
1 / 6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能运用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行一些口算的题目计算。
过程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探索的过程;总结口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
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乐于钻研勇于尝试的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2 / 6
一、复习引入
1、提问:老师有16个本子;准备奖励给8个学生;平均每人可以得到几个本子?
2、指名学生回答。(16÷8=2)
3、让回答问题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怎么列式的?怎么计算的?
4、总结:当题目中出现“平均分”这样的信息时;我们一般用除法解决;即:除法解决的是分配类的问题;根据“二八十六”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16÷8=2;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乘法口诀来计算除法。
5、引入新课: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我们今天的新内容。(板书课题:丰收了)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4页的情境图;提问:你能从图中观察到那些数学问题?
学生认真观察。指名一位学生回答他所观察到的内容:有六捆萝卜;有两只小兔子;其中的一只小兔子说每捆10根;另一个说刚好是60根。问题是“平均每只小兔子能够得到多少根萝卜?”
(提醒学生注意“平均”二字;从而能正确列式)
2、学生写出算式:60÷2;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 / 6
3、思考算法;小组内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表现自己。
学生可能有以下的算法:
A:2×3=660÷2=30(根据乘法做除法)
B:60的一半是30(根据除法“分配”的意义做除法)
c:6个十除以2得3个十;所以60÷2=30(将60看作6个十)
D:6÷2=3所以60÷2=30
4、不管学生提出的是哪一种;均予以肯定;并总结:在计算时;我们可以先不看被除数末尾无用的0;按照表内的除法算出商;再看被除数的有几个0没有参加运算;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我们也可以想乘法;再算除法。
5、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帮助小兔解决了问题;现在山羊伯伯也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运多少次?”
你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指名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下面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指名另一位同学检查黑板上同学的答案。
4 / 6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选取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2、我当小老师;让同学们来发现错误;来减少学生以后在口算中所出现的错误。
四、全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计算时我们可以先不看被除数末尾不参加计算的0;按照乘法口诀算出商;再看被除数有几个0没有参加运算;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我们也可以想乘法;再算除法。
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丰收了
问题:“平均每只小兔子能够得到多少根萝卜?”列式:60÷2总结:
先不看被除数末尾不参加计算的0;按照乘法口诀算出商;再看被除数有几个0没有参加运算;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我们也可以想乘法;再算除法。
5 / 6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