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百,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含义,初步认识数位顺序表并利用数位顺序表进行计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3、进一步学习数射线,会在数射线上数数和标数,并能通过数射线找到与某数相邻的整十数以及最邻近的整十数。
4、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5、了解每个数在“数龙”中的位置及与相邻数的关系。
6、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数源于计数,经历由具体实物的计数一步步地抽象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和学习,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应该爱惜人民币。
【教材设计】
本章的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两块,一为100以内数的认识,二为人民币的认识。 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们在步入小学校门的第一学期,就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后面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打好基础,也
是认识更大的数的基础,它突出了计数的十进制法则,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对于100以内的数,教材着重通过数羊、面包装袋、用数表示三十六朵桃花,让学生经历十进制计数法形成的抽象过程。先通过行为阶段(十根一捆、面包装箱、桃花捆扎),然后通过图的阶段(十朵花一圈、百数图、位值图),最后通过符号语言阶段(位值表、36、三十六)进一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并能用十进制表示百以内的数,从而认识100以内的数。
值得一提的是数射线,正如在前一册中所说,这个工具是数轴的雏形,有利于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来加深认识。在这个部分的学习中,学生们将继续使用数射线来帮助学习。
关于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材介绍了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并要求学生掌握各个币值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正确兑换,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受到爱惜人民币的品德教育。
课时安排: 章名 十个十个地数 认识100 二. 100以内数的百以内数的表示 认识 (8课时) 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小练习(1) 机动 认识人民币
内容 课时 1 2 2 1 1 0 1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须知】
100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包括数100以内实物或图形的个数,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认识个位、十位、百位,掌握百以内数的组成,以及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
可以先通过数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使学生知道10个一就是1个十,几个十就是几十,10个十就是100。教材孕伏了“束”这一个数学概念。在这里就是“十个一捆”,在位值上就是“逢十进一”。如何容易地对较大的数目进行计数?十个一束的捆扎原则为较大数目的计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策略,让学生知道在几十的基础上逐个添上几个一,就是几十几,从而认识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在计数过程中,要结合教具与学具分析数的组成,从而使学生认识数位,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使他们知道,同一个数字写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示不同的数。教材充分展示了学生理解掌握数的十进制位值体系及书写的抽象过程。孩子们先经过行为阶段(数36朵桃花),然后是图的阶段(百数图上的36个圆点),最后是符号语言阶段(位值图、位值表、36、三十六),即
十位 个位
实物图(36朵桃花)、 、 3 6 、36、三十六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利用数位让学生掌握读数和写数的规律,进行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数射线为自然数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数学模型,把“数”与“形”结合了起来,通过对数射线上连续刻度的理解与掌握会加深对数的理解。
位值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