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所谓变化的观点是指( )。 (满分:5) A. 对事故的看法要不断变化 B. 事故的致因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C. 变化是事故致因因素 D. 事故是随时间变化的 正确答案:C
2.比例1:29:300说明( )。 (满分:5) A. 每330起事故中一定有一起产生了严重伤害 B. 知道了重伤人数就可以计算轻伤人数 C. 减少轻伤事故就可以减少重伤事故 D. 事故发生时伤害的发生不是必然的 正确答案:D
3.根据海因里希的观点,( )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原因。 (满分:5) A. 人的不安全行为 B. 物的不安全状态
C.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D. 两类危险源 正确答案:A
4.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中,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是( )。 (满分:5) A. 故障、人失误
B.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C. 管理缺陷
D. 现场失误、管理失误 正确答案:B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起执行。 (满分:5) A. 2002年6月29日 B. 2002年11月1日 C. 2000年11月1日 D. 2000年6月29日 正确答案:B
6.成拱现象出现在( )的情况。 (满分:5) A. 群集密度达到每平方米13人 B. 出现异质群集流 C. 群集流动系数过大
D. 避难群众在出口等待3分钟以上 正确答案:D
7.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中,事故基本原因是( )。 (满分:5) A. 人的缺点 B. 遗传,环境 C. 能量
D. 管理缺陷 正确答案:B
8.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管理机能中的( )机能,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止事故发生。 (满分:5)
A. 计划 B. 指挥 C. 协调 D. 控制 正确答案:D
9.( )年,国务院发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及《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的硅尘危害的决定》。 (满分:5) A. 1950年 B. 1956年 C. 1958年 D. 1965年 正确答案:B
10.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满分:5) A. 8 B. 24 C. 1 D. 12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
1.在选择安全措施方案时,可以采用的决策标准有( )。 (满分:5) A. 期望值标准 B. 效用标准 C. 坏中求好标准
D. 最大后悔中求最小标准 正确答案:BCD
2.职业适合性包括对人员的生理、心理特征方面的要求,以及对( )方面的要求。 (满分:5)
A. 知识 B. 学历 C. 年龄 D. 技能 E. 性别
正确答案:AD
3.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内容包括( )。 (满分:5) A. 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B. 资料收集与分析 C. 选择对策 D. 实施对策 E. 评价结果 正确答案:BCDE
4.安全管理工作中资料收集与分析内容包括( )。 (满分:5) A. 事故统计分析 B. 处理事故责任者 C. 安全现状调查 D. 事故原因调查 E. 危险源调查
正确答案:ACD
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内容包括( )。 (满分:5) A.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B. 计划
C. 实施与运行
D. 检查与纠正措施 E. 管理评审
正确答案:ABCDE 三、判断题:
1.人·机匹配就是通过教育和训练使人员适应机械运转的要求。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2.所谓变化的观点是指事故的致因因素是变化的。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3.人的行为遵循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文化原理及社会学原理等许多原理。分:5)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4.在生物三节律的临界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5.采取了耐失误措施后,就不用对人员进行教育和强制了。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 (满分: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