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词语解释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魏晋(不管)B. 访)
未果 , 寻病终(没有实现)C. 寻病终(不久) D. 后遂无问津者(探
2.对下面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
B. 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 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对下面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3.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 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C. 便扶向路(沿,顺着) D. 寻病终(寻找)
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 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桑竹之属
5.下列加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 有良田美池
)。
A. 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B. 寻向所志 寻病终 C. 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D.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二、填空题
6.解释。①捕鱼为业:________ ________
②渔人甚异之:________③才通人:________ ④屋舍俨 然:⑤乃不知有汉:________ ________
⑥此中人语云:________ ⑦便扶向路:________ ⑩后遂无问津者:________
⑧欣然规 往:⑨寻病终:________
7.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古今异义。①缘溪行 ②咸来问讯 ________。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③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________;今义:
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___。
8.解释。①渔人甚异之 林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⑤此中人语云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⑤说如此 古义:________;今义:
________②欲穷其
________
________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___⑥便扶向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路 ⑦欣然规往
第 1 页 共 11 页
9.解释多义字词
寻 寻向所志 ______ 寻病中________ 志 处处志之_______ 寻向所志
________
10.解释下面句中的词语。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________落英缤纷
缤纷:________
复前行,欲穷其林
复:________ 穷:________ 初极狭,才通人 初:________ 才:
________
11.解释古今异义字词 俨然:________ 交通:________
妻子:________
绝境:________
无论:________ 外人________
12.《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他名________,字________,是________时期的诗人。也是成语 ________的由来。
13.“便要还家”中的“要”字的意思是________;本段中与“要”字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________。
《小石潭记》词语复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心乐之
C. 不可知其源
似与游者相乐 以其境过清 B. 全石以为底 D. 心乐之
)
卷石底以出 乃记之而去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 皆若空游无所依 C. 其岸势犬牙差互 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D. 四面竹树环合 3.下
A. 水尤清冽(格外) 者(跟随)
为嵁(不平的岩石)
B. 皆若空游无所依(好像)
来而从
C. 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呆呆的样子)
俶尔远逝(忽然) D. 凄神寒骨(凄凉) 佁然不动
4.下面句中“可”字意义与其它不同的是( 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B.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C. D. 潭中鱼可百许头。
)
B. 全石以为底
5.下列各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
为屿,为堪,为岩
D.
潭西南而
C. 不可久居 , 乃记之而去 望 乃记之而去
居十日,扁鹊见蔡桓公
6.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卷石底以出 灭可见
)
B.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D.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斗折蛇形, 明②以其境过清
②以其境过清 ②似与游者相乐
C. ①皆若空游无所依
第 2 页 共 11 页
7.下面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记之而去
大去之期不远
B. 潭中鱼可百许
头
不可知其源
其一犬坐于前
C. 犬牙差互 见
下见小潭
D. 明灭可
8.下列划线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 心乐之
)。
乃记之而去
B. 其岸势犬牙差互
以其境过清
C. 乃记之而去
隶而从者 D. 潭中鱼可百许头
)
不可久居
9.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潭西南而望
B.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 凄神寒骨,悄怆 幽邃
二、填空题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卷石底以出:________
②为坻,为屿:________
⑥斗折蛇行:
③怡然不动:________ ________
④俶尔远逝:________⑤往来翕忽:________
⑦犬牙差互:________ ________
⑧凄神寒骨:________⑨悄怆幽邃:________
⑩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________ 崔氏二小生:________
11.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从小匠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②如鸣佩环,心乐之________③怡然不动________
④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_______ ________⑤凄神寒骨________ ________⑥悄怆幽邃________ 1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
闻水声:________ 可百许头:________ ________
如鸣骊环:________心乐之:________ 怡然不动:________俶而远逝:________
皆若空游:________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________
乃记之而去:________
13.写出下面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水尤清冽 ④斗折蛇行 ⑥记之而去
________②佁然不动
________③心乐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⑤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⑦悄怆幽邃
________ ⑧隶而从者
14.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②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 ③斗折蛇行 , 明灭可见________
________
④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 ⑤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_______ ⑥以其境过清________
⑦隶而从者________
第 3 页 共 11 页
《庄子二则》词语解释
一、单选题
1.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潭西南而望”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化而为鸟 B.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 怒而飞 D. 2.下列划线“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A. 其翼若垂天之云 B. 我知之濠上也 C.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D.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怒而飞 B.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 鲦鱼出游从容
)
D. 请循其本
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北冥有鱼 B. 其翼若垂天之云 C. 子固非鱼也 D. 5.下我知之濠上也 列对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 者,志怪者也(记载)
B. 《齐谐》
C.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生的马)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D. 6.是鱼之乐也(这)
A.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C. 《齐谐》者,志怪者也
B.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D.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二、填空题 7.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安知鱼之乐________②固不知子矣________③全矣________④请循其本________
8.借助注释、手头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划线字词:
①北冥________有鱼,其名曰鲲。②怒________而飞,其翼若垂________天之云。 ③是鸟也,海运________则将徙于南冥。④齐谐者,志怪者________也。 ⑤抟扶摇________而上者九万里⑥去________以六月息者也。 ⑦野马________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⑧天之苍苍________,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________邪?⑨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________矣 9.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北冥有鱼
________②其正色邪 ________
10.分析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志怪者也。 ________
怪:________②水击三千里,
水:________③南冥者,天池也。 天:
11.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 ________
12.辨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 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 为:①其名为鲲________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_______ ②化而为鸟________
第 4 页 共 11 页
之: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
其:①其名为鹏________ 而:①化而为鸟________
②其视下也________ ②怒而飞________
③其正色邪________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安知鱼之乐 ③全矣
安:________②固不知子矣 全:________④请循其本
固:________
循:________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怒而飞
也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④去以六月息者也 ________
15.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
怒:________②志怪者
志:________
抟:________
扶摇:________
息:________⑤亦若是则已矣 是:
①《齐谐》者,志怪者也________②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 ③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
④其视下也________
⑤子非鱼,安知鱼之乐________ 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________ ⑦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_______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其名为鲲________
②怒而飞________
③志怪者也________ ④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⑤是鱼之乐也________⑥安知鱼之乐________ 17.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志怪者也________ ②其远而无所至极邪________ ③安知我不知鱼之乐________
《礼记两则》词语解释
一、单选题
1.下面句子中的“其”字与“不知其旨也”一句中的“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D. 以其 境过A. 故人不独亲其亲 清。
B. 货恶其弃于地也
)
B.
C. 其此之谓乎?
2.下面划线字的意义有误的一项是( A. 虽有嘉肴 C. 选贤与能
虽然 同“举”,推选
不独子其子
扶养 增长
D. 教学相长
)
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其此之谓乎
B.
何陋之有
C. 大道之行也
)
D. 宋何罪之有
4.下列对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第 5 页 共 11 页
A. 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 关)
B. 是故谋闭而不兴(动 词,
C. 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D. 5.天下为公(介词,为了)
)
C. 其此之谓乎
D. 弗学,不 知其A. 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也
B. 弗食,不知其旨也
)。
6.下列句子中加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 女有归(回家)
B. C.
矜、寡、孤、独、废疾者(病)
D. 故外户而不闭(用
门闩插门)
7.加线字注音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贤与能(jǔ,通“举”,选拔)
)。
B. 盗窃乱贼而不作(zéi,小偷) ,憎恶) D. 8.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C. 男有分,女有归(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下列加线的词语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分 , 女有归。
B.
寻向所志,遂迷。 C. 大道之行也。 D. 男有
9.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B.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修(崇尚、培养)
C. 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故(因此) D.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大家一样)
二、10.对照注解独立解决以下词语的意思。(横线前的词或加横线的词语)①大道________之行________
②选贤与________能 ③讲信修睦________④故________人不独亲________其亲 ⑤矜________
⑥皆有所养________ ⑦男有分________ ⑧货恶________其弃于地也 ⑨不必藏________于己⑩谋闭________而不兴________
盗窃乱贼________而不作________
故外户而不闭________
1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选贤与能
寡、孤、独、废疾者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②矜、“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义。 ①大道之行也 ②女有归
古义:________
古义:________
今义:宽阔的路
今义:归来,归属
③矜、寡、孤、独 古义:________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________
今义:一个词。独自一人 今义:小偷,窃贼
⑤故外户而不闭
古义:________ 今义:窗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14.通假字并解释。学学半
第 6 页 共 11 页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义。①虽有嘉肴
古义:________
今义:主旨 今义:教书
今义:虽然
②不知其旨也 ③教学相长
古义:________
古义:________
16.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 ①不独亲其亲
亲:________
②不独子其子
子:________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弗食 ③不知其善也 ________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选贤与能 ________
弗:________②虽有至道 至道:________
善:________④教然后知困 困:________⑤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
能:________②讲信修睦
修:
③不独亲其亲
亲:________④不独子其子
子:________
寡:________
⑤矜、寡、孤、独、废疾者
分 分:________
者:________ ⑥男有
⑦盗窃乱贼而不作 19.给一词多义的词语释义
乱贼:________
作:________
学:学学半________
学学半________ 其:不知其旨也________ 其此之谓乎________
20.通假字释义 《兑命》曰 ________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存在古今异义的词
①虽有至道 ________ ③教然后知困 ________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②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________
今义: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④教学相长也 古义:______ 今义:
22.翻译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虽有嘉肴________②不知其旨也________③虽有至道________④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 ⑤教然后知困________⑥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⑦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⑧教学相长也________ ⑨学学半________
23.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________②虽有至道________③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④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 ⑤选贤与能________⑥女有归________ ⑦谋闭而不兴________
⑧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 ⑨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
24.解释下列划线的词。①不知其旨也________②不知其善也________
③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④男有分________⑤女有归________⑥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 ⑦力恶真不出于身也________⑧故外户而不闭________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虽有嘉肴________②弗食,不知其旨也________
③教然后知困________④选贤与能________⑤矜、寡、孤、独________⑥女有归________ ⑦谋闭而不兴________
第 7 页 共 11 页
26.分析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不知其旨也 ②不知其善也
第 8 页 共 11 页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C 二、填空题
6.【答案】作为;对……感到惊异;仅,只;整齐的样子;竟然;告诉;旧的,从前;计划;不久;渡口 7.【答案】沿,沿着;缘故、缘分;询问消息;询问;隔断,隔开;距离;邀请;延长,延伸;像这样; 这样
8.【答案】对……感到诧异;走到……尽头;类;邀请;告诉;沿,沿着;计划,打算 9.【答案】寻找;随即、不久;做标志;标志
10.【答案】沿着;繁多交杂的样子;又;走到……的尽头;刚;仅
11.【答案】古:整齐的样子,今为程度副词;古:交错相通,今为“交通运输”;古:妻子与儿女,今 为“妻子”;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为“没有出路”;古:不用说,今为关联词;古:山外的人,今 “没有亲密关系的人”。
12.【答案】陶渊明;潜;元亮;东晋;世外桃源 13.【答案】邀请;延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D 二、填空题
10.【答案】弯曲;成为;静止不动的样子;忽然;轻快敏捷的样子;像北斗一样;参差不齐;使……凄 凉;忧伤;停留;于是;年轻人
11.【答案】向西;喜欢它;愣住的样子;忽然;轻快敏捷;使……凄凉;使……寒冷;忧伤的样子
第 9 页 共 11 页
12.【答案】听到;好像;以…为乐;好像;大约;的样子;忽然;因为;停留;于是,就
13.【答案】特别;愣住的样子;以……为乐;像北斗七星那样;互相交错;离开;深;随从
14.【答案】向西;凭借,依靠;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行一样(弯曲);像狗的牙齿那样;寂静 得使人忧伤;因为;过于,太;跟随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A 二、填空题
7.【答案】怎么,哪里;本来;完全,肯定(是这样);追溯
8.【答案】北海;振奋,指用力鼓动翅膀;垂挂;大海动荡;海水运动;记载怪异事情;旋风;离开;大 风;林泽中雾气;深蓝色;尽头;这样;罢了
9.【答案】“冥”通“溟”,海;“邪”通“耶”,语气词,呢、吗
10.【答案】形作名,怪异的事情;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名作形,天然的 11.【答案】“冥”同“溟”,海
12.【答案】气息,这里指风;气息;叫作;成为;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它的; 代词,代大鹏;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13.【答案】怎么,哪里;本来;完全,肯定(是这样);追溯 14.【答案】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记载 ;盘旋飞翔 ;旋风
;气息,这里指风 ;这样
15.【答案】记载;气息,这里指风;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代大鹏;怎么;在;吹拂
16.【答案】大鱼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记载;气息,这里指风;这;怎么 17.【答案】记载;尽;疑问代词,怎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第 10 页 共 11 页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D 二、填空题
10.【答案】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施行;通“举”;培养和睦(气氛);所以;动词,以……为亲; 同“鳏”,老而无妻的人;得到供养;职业;憎恶;私藏;奸邪之谋;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 人;作,兴起;用门闩插门
11.【答案】“与”同“举”,推举;同鳏,老而无妻的人 12.【答案】与;举;推举;矜;鳏;老而无妻
13.【答案】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女子出嫁;两个词。“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 无子;害人;门
14.【答案】学;教 ;教导
15.【答案】即使;味美;教与学
16.【答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 17.【答案】不;最好的道理;好;困惑;自我反思
18.【答案】才干出众;培养;父母;子女;老而无夫;……的人;职分,职守;指作乱害人的事;兴起 19.【答案】教;向别人学习;它的;表示推测
20.【答案】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1.【答案】即使;虽然;甘美;意义;不通,理解不了;困;促进;增长
22.【答案】美好;甘美;最好的道理;所以;不通,理解不了;反省自己;自我勉励;教和学相互促进,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向别人学习
23.【答案】美味的菜;最好的道理;所以;自己努力向上;同“举”;归宿;发生;憎恶;兴起 24.【答案】味美;好;反思;职分;归宿;扔,丢弃;憎恶;从外面把门带上 25.【答案】即使;味美;困惑;同“举”;同“鳏”,老而无妻;女子出嫁;兴起 三、语言表达
26.【答案】①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②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