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有哪些

来源:六九路网

程序如下:

1、单位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

2、事先将解除劳动合同理由通知工会。

3、解除劳动合同后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4、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5、在劳动者办结工作交接时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6、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可以写明以下内容:

(1)劳动合同的订立期限;

(2)当事人的身份信息;

(3)合同解除事由及解除期限;

(4)合同解除后双方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工作交接、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等。

一、解除劳动合同争议诉讼时效是多久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解除劳动合同产生争议的,劳动者可以在解除劳动合同一年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怎么算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