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骨科见习带教体会

来源:六九路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Sept;24

多增加断面标本,满足学生实习需要。

一门新课的开设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教师们的努力才能成功地发展。断层解剖学能成功的开设和发展得益于我校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Sept;24233

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同时得到相关老师的大力支持和任课老

师的兢兢业业地工作。它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更加努力去建设和完善它,使它能更好地服务于我校广大的医学生。

浅谈骨科见习带教体会

白 鹤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中心 南宁 530021)

  临床见习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逻辑

思维与临床实际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实现由医学生向实习医生角色转变的必需过程。笔者就2003~2005年临床医疗系骨科见习带教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讨论分析等方式启发学生逐步深入,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地深化知识掌握程度,促进临床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结合。

3 教学警示病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骨科教学警示病例主要就是指用于教学,并和骨科基本知识理论及伦理有关的误诊误治病例。带教老师在平时工作中收集这样的病例,将病例漏诊、误诊、误治产生的原因做分析,按照骨科授课内容相关的原则进行分类,将这些病例融会于课中。

在教学中使用教学警示病例作用有:①加深印象,辅助记忆。我们提供给学生的警示病例,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更多的感触和震撼,印象非常的深刻。②提高责任意识。医生是高风险职业,特别是外科。在骨科教学中有意识的通过警示教育病例向学生灌输这种风险意识,使他们增强防范意识,养成勤学好问、勤于汇报的好习惯。在教学中使用教学警示病例时应当注意:①警示病例不能太多,警示病例太多,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并产生畏惧心理。②使用警示病例时应当就事论事,而不要就事论人,不要丑化某位医生,关键是使学生如何从中吸取教训,尽快成熟起来。

1 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见习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部分,骨科见习教学首先要加强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下一步的实习和毕业后的工作打好基础,这比让学生多看几个病例要重要得多。见习是医学生全方位由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变的开始,他们第一次接触患者,第一次尝试进行临床思考,带教老师要学会在与患者直接打交道的临床见习中使学生得到道德、文化、医术及心理素质训练。

在日常工作中,在与同事、患者、学生的交往中,带教老师有意无意地传授他的价值观和态度,这一切有时连老师都没有意识到,但学生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对他们产生影响。所以老师要时刻注意以身作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思想,关心患者的生活,尊重患者的隐私,逐渐树立以解决患者痛苦为乐的价值取向,在此引导下会激发学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4 影像学资料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骨科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2 渐进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医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已经被多学科采用,教师通过串讲、讨论分析、提问等方式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通过有目的的自学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全面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目的。

见习生在每次进入新学科的初期普遍存在知识遗忘、基础和临床知识脱节的现象。因此必须采用渐进启发式教学法,注重教学内容的前后承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加大教

学内容的难度,通过连续、渐进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和学

和记忆,因此骨科教学中如何加强形象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形象教学除了使用骨骼标本以外,很重要的就是利用好

影像学资料,因此带教老师平时就应当注意收集、筛选、保管、整理各种典型的可用的影像学资料。

骨科疾病的诊断多数要依赖影像学资料的支持。其中阅读X线照片是每个骨科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在见习中要逐步培养阅片能力。对学生强调不能一眼仅见骨折,而是应由外及里,全面观察,并重点分析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

形状、骨折块移位特点等,养成看片联系有关解剖,边看边想

习。在教学中一般先通过串讲将零乱无序的知识进行回顾、

归纳总结,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带着疑问去学习相关知识,达到阶段性教学目的;在学生分组到病房采集病史后,依次采取以疾病为纲纵向回顾基础理论、不同病种临床表现横向对比、病例

骨折的诊断、分型的良好习惯。一些患者往往同时还有CT、

MRI片,还可以将这些资料放在一起,大家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同学分析诸多检查的意义、彼此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在此之中明了影像学检查的选择尺度。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