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探针法测聚苯胺膜电导率的探讨

来源:六九路网
第31卷第3期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31 No.3 Jun.2010 2010年6月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1 Science Edition) 文章编号:1672—6987(2010)03—0299—04 四探针法测聚苯胺膜电导率的探讨 孙雪丽,李国伟,吴其晔 (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42) 摘要:采用分散聚合反应体系,原位沉积制备聚苯胺/聚酰亚胺/聚苯胺(PANI/PI/ PANI)导电复合膜。根据四探针法测量薄片电导率时对厚度的修正理论,推导出厚度在 数字式四探针测量仪厚度修正范围之外的聚苯胺膜电导率测试值的“厚度修正”方法。为 验证该厚度修正方法的准确性,将所制备的同等电化学性质的聚苯胺颗粒进行压片,制备 出厚度在现有测量仪厚度修正范围之内的聚苯胺薄片,并用四探针法测其电导率。对比 2种方法所测的聚苯胺电导率,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得的电导率数量级一致,说明该厚度 修正方法是相对准确的。 关键词:聚苯胺膜;电导率;四探针法;厚度修正 中图分类号:TM 243 文献标志码:A Research on the Conductivity of Polyaniline Film with the Four—probe Method SUN Xue-li。LI Guo-wei.WU Qi ye (Key Laboratory of Rubber—plastics,Ministry of Education,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42,China) Abstract:Polyaniline/polyimide/polyaniline(PANI/PI/PANI)conductive composite film was prepared by in—situ deposition using the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Ac— cording to the thickness correction theory of four——probe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con—— ductivity of sheet,the approach to correct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e conductivity of polyaniline film was deduced,of which the thickness was outside the scope of thickness correction of digital four—probe measuring instrument.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ick— ness correction approach,the conductivity of polyaniline tablet made from particles with the sam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s PANI film was measured by four probe method, whose thickness was within the scope of thickness correction of the existing instrument. Comparing the conductivity of polyaniline measured by two different methods,it was found that the magnitude of conductivity is identical,which illustrates the approach of thickness correction is relatively accurate. Key words:polyaniline film;conductivity;four—probe method;thickness correction 导电聚苯胺PANI原料易得,结构多样化,具 制备PANI膜,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简单,膜厚 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是导电高分子中最有发 展前途的品种之一。透明导电PANI薄膜具有奇 特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在光电器件及微电子器件 均匀可控,基体选择范围广 。本工作选用绝缘 性能好的柔性聚酰亚胺PI薄膜为基体,采用分散 聚合反应体系,原位沉积制备聚苯胺/聚酰亚胺/ 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原位聚合沉积法 收稿日期:2009 11 O4 作者简介:孙雪丽(1985一),女,硕士研究生. *通信联系人 聚苯胺(PANI/PI/PANI)导电复合膜,该薄膜在 第3期 孙雪丽等:四探针法测聚苯胺膜电导率的探讨 3O1 的:d一1 272×(A5。。一0.148)E4]。由于PANI层 厚度太薄,远小于四探针的探针间距1 mIn,因 此,若用四探针仪测量电导率,必须对所测得数据 阔 进行修正 。但仪器提供的修正范围有限,在 0.01~3.49 mm之间,超出了实验得到的PANI 墅 蜊 薄层的厚度,为此必须对测量的数据进一步修正, 并对修正数据进行验证 ]。 2.2 四探针法测量复合膜电导率厚度的修正 文献[2]给出一种用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电 阻率时的厚度修正方法。图1中,设J 为1、4探 针间通过的电流, 。为2、3探针间测量的电压, 探针间距相等。这样在求算样品的体积电阻率时 有2条途径:视被测物为一厚块或视被测物为一 薄层,得到计算电阻率公式: 立足于厚块原理:lD=== ・2 7cs・fo(Ⅱ), (2) J14 立足于薄层原理:lD—V 23・ ・w・-厂4(n),(3) ‘ 11 d lnz 式中,p为电阻率,Q・cm;W为样品厚度,mm;S 为平均探针间距,Iilm;n为无量纲值,代表以S为 单位的相对厚度,n—w/s;fo(n)和 (n)分别 是对应2种原理时的厚度修正函数,其表达式如 下: -厂。(a)一 [1十4 ( 一 )l, (4) f4(Ⅱ)一(2/a)ln2・f0(n)。 (5) 2种厚度修正函数曲线( (a)和f4(n))见 图5。 由图5可见,2条曲线相交于a:==21n2—1.386 处。很明显,当a<1.386时的fo(&)和当a> 1.386时的 (“)变化都很快,并且趋向性不明 显。换言之,当a分别在这2个区域有较小变化 时,由于_厂。和_厂4都处在各自的陡峭变化区,难以 选取准确的厚度修正函数值。所以,从有利于准确 选取厚度修正值的角度出发,应采取以下做法:当 a<1.386时,用式(3)测算样品的体积电阻率; 当a>1.386时,用式(2)测算样品的体积电阻 率。也就是说,以a一1.386为分界点来确定本次 测量是用厚块原理抑或薄层原理。具体修正公式 推导如下: 当采用块形体电阻率测定方法时,a》1.386, 由图5可看出,, (n)≈1,此时 图5 厚度修正函数曲线 Fig.5 Curves of thickness modification function ・一 2xS・fo(口)一 V 23・2xS; (6) 当采用薄层电阻率测量方法时,a《1.386, 由图5可看出,厂4(n)≈1,此时 lD一 。 。W’f4( 一 ‘ ‘w, (7) 公式(6)与公式(7)两边分别相除,得: 一2-nz. , ㈣ 其中,S为探针问距,W为样品厚度。 本试验所用四探针测量仪是按照块形体电阻 率测量方法设计的,因此仪器所读数值即为po; 但本试验实际测量薄膜的电阻率P,根据公式 (8),得到p一0.721 3p。w/s,即为PANI膜的实 际电阻率值。其中w为复合膜表面单层PANI 薄膜的厚度,mlTl 为所测样品电阻率,Q・cm;S 为探针间距,试验中取S一1 mm。复合膜的电导 率即为电阻率的倒数,单位S・cm-。。 2.3测量结果的验证 即使按上述方法得到薄层样品的电导率,由 于实验所制得的PANI膜很薄,已经大大超出了 数字式四探针测量仪厚度修正的范围,因此对测 量结果需进一步验证。 在原位聚合沉积法制备PANI膜试验中,An 除了在PI膜表面成膜外,在反应溶液中同时进行 分散聚合反应,生成大量盐酸掺杂的PANI粒子。 这2处反应同时进行,互相关联叉互相竞争。由 于2处的反应条件一致,因此可以认为,2处得到 的掺杂PANI电化学性质相同。为此,本工作将 反应所得PAN1分散液用离心机分离,PANI作 为大分子物质沉淀到离心管的底部而分离出来。 然后将分离的PANI放人表面皿、烘干,研磨成粉 末,压片,制成尺寸为 15 mm×2 mm的圆形样 3O2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1卷 品。厚度2 mm的样品在四探针测薄片样品的厚 度修正范围内,故用四探针测得的电导率是相对 准确的。每一样品选取3个不同位置测电导率, 取平均值。不同实验条件下制备的粉末压片电导 率与PANI膜电导率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2种不同方法测得的PANI的电导率 Table 1 Conductivity of PANI measured by two different methods PANI电导率/(S・cm_。) 样品编号 复合膜 粉末压片 注:样品1#~2 为一次加入An和APS;样品3 ~5 为改变 An和APS的加入次数;样品6#~10 为改变An和APS的用 量;样品t1#~12 为改变PVP的浓度。 由于聚合物通常为良好绝缘体,电阻率高达 1O ~1O 。Q・am,PANI经掺杂改性,从绝缘体 变为半导体甚至导体,电阻率有几个至十几个数 量级的变化,因此测量导电聚合物电阻率时,主要 应将数量级测量准确。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不 同实验条件下制备的试样,PI基体上PANI膜的 电导率与溶液中生成的PANI粉末压片样品的电 导率在同一数量级,吻合较好。电导率均达到 1O。~1O S・cm一,接近导体电导率范围。由此 表明,按照公式(8)对复合膜厚度修正后所测得的 电导率是相对准确的。 3 结 论 根据四探针法测量薄片电导率时对厚度的修 正理论,进一步推导超薄PANI膜电导率测试值 的“厚度修正”方法。通过与粉末压片方法测试 PANI电导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厚度修正后的 PANI膜电导率与粉末压片法所测数值数量级一 致,说明厚度修正方法是相对准确的。这可为 PANI膜电导率的精确测量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Riede A,St ̄skal j,Helmstedt M,et a1.In situ prepared composite polyaniline films[J].Synthetic Metals,2001, 121:1365 1366. [2]宿昌厚,鲁效明.论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电阻率时的厚度修 正[J].计量技术,2005(8):5-7. E33叶林忠,傅政,郑少军.导电聚合物电阻率测定方法探讨 E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92,13(3):13-34. E43 Jaroslav St ̄skal,Irina Sapurina,Jan Prokes,et a1.In—situ polymerized polyaniline films[J].Synthetic Metals,1999, 105(3):1 95-202. [5]陈治明,王建农.半导体器件的材料物理学基础E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5:5. (责任编辑孙丽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