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1)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物质名称 熔点/℃ 固态水银 -39 金 1 064 铜 1 083 钢 1 300 固态氢 -259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2.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固体分类 举例 熔化过程 是否吸热 晶体 非晶体 温度 有无熔点 3.该选哪一项?
(1)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4)在图4—10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图4—10
4.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____.
5.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6.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 C.-2℃的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
7.小明用图4—11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 时间/min 60.7 67.8 73.6 79.6 80.4 80.6 80.5 80.5 80.4 80.5 84.7 88.4 9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4—11
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哪些特点?
8.纯水的凝固点是0℃,海水的凝固点是-2.5℃,这说明水中如果掺有食盐其凝固点会降低.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请你帮助小华想一想,这个现象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或否定你的解释吗?
9.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请你解释,这种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2)√;(3)×;(4)×;(5)①√,②×,③√
2.(1)液,固,凝固点;(2)液,固;(3)吸,放;(4)凝固,放,低; (5) 固体分类 举例 是否吸热 晶体 非晶体 冰 蜡 是 是 熔化过程 温 度 不变 上升 有无熔点 有 无 3.(1)C (2)C (3)A (4)D 4.非晶体 5.B 6.C
7.(图象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8.有这样几种可能:食盐温度低;食盐溶解时吸热;温度计不准等. 9.当温度升高时,该材料吸热熔化,使室内温度不致上升太高或太快;当温度降低时,该材料会放热凝固,使室内温度不致降得太低或太快.
1.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____. (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_____.
2.固体分晶体和_________两类.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_。
3.图①是用、乙两种物质的________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物质是晶体,熔点是________℃,50℃时呈________态.__________物质是非晶体,该物体在放热时,温度__________.
4.图②是做海波凝固过程的图线,根据图线回答:凝固过程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__min,凝固时的温度是_________,此过程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熔化过程处于_______态. 5.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______态,在
℃时呈______态
或________态,也可能呈________态,-38℃时呈_______态.
6.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 ]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
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 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7.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混合物的温度将是 [ ] A.等于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确定
8.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时间 [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9.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参考答案
1.熔化;凝固.
2.非晶体,萘、冰、铁,熔点. 3.放热凝固,乙,80,固,甲,降低. 4.10,48℃,放,不变,48,固液混合. 5.固,固,液,固液混合,液. 6.C. 7.A. 8.B. 9.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69lv.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1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