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教师的伟大在于宽容,教师真正的力量不完全是知识的权威,而在于关爱。关爱的方式决定关爱的品质,如何关爱学生,作为教师,应先从关注自身的教育教学用语做起。
我们有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听话,总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命令式的语气对待学生,结果造成学生与老师的隔阂,对老师的恐惧和敷衍,对老师的不信任。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教育中广泛存在。我们应该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改变自已的教育教学用语,下面就这一话题简单谈谈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别让随意的批评伤害学生
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常可看到这种现象:某老师提问的话音刚落,就立刻有学生举手,但如果叫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却又答非所问,有时错误的回答甚至会惹得大家哄堂大笑。遇到这种情况,有的老师往往会喝令那个学生坐下,并补上一句:“你回答的不对,上课听专心点!”这时,刚才那个举手的学生会悻悻地坐下,羞得低着头。教师随意的一句批评给学生极大的挫败感,也许从此以后他就不敢举手了。碰到这种情况,我会在同学们的笑声中走到回答问题的这个学生身边,拍拍他的肩膀,微笑地对他说:“你看,你给大家送来了多么愉快的一分钟啊。老师非常喜欢你能勇敢地举手,我相信只要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一定能把问题回答的很棒,愿意再试试吗?”这时,老师请另外一个学生复述刚才提的问题(此举一是让问题重现,以便刚才回答错的
同学思考,二也是以此提醒全班学生上课要专心听),在老师期待的目光中,这个学生第二次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次,绝对的棒,老师报以他会心的微笑,刚才那颗自惭的头颅又自信的昴了起来。这就是爱,教育者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轻柔的话,便能使一颗幼小的心灵瞬间又充满阳光。
其实,教师对学生随意的批评不仅出现在课堂上,有时还出现在课间对学生的教育上。说两个曾见过的教育场景。场景一:下课了,难得的课间十分钟休息,可是老师刚在办公室坐下,就看见班里的一个男孩子在大雨中的操场上奔跑玩耍,上课怎不见他有这股活泼劲?下了课就这般撒欢的玩,老师越想越气,叫来那个学生劈头盖脸一顿训斥:“你没看见下着大雨吗?瞧你满头满身的水,别人都不去玩,只有你去,你傻了啊!”场景二:课间休息,老师们正坐在办公室里,有一个学生站在办公室门口大声哭诉:“X老师,我跟XX同学玩玩,可是他真的打我„„”X老师招手让这个同学走到自己身边,然后说:“你站在这里吧,别去玩了,这样就不会有人欺侮到你了。”其实,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往往会犯一些孩子气的过错。可是当学生违纪时,当学生习惯不好时,我们有的老师总是怒气冲冲,缺乏处理问题的耐心和细心,以随意的训斥取代了教育,对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尊重。也对学生造成了心灵的伤害,加深了学生与老师的隔阂。
二、用耐心和宽容的话语关爱学生
我们很多老师都说自已爱学生,却没有足够的耐心来表达自己的爱。
爱学生,首先要学会耐心的倾听,对于课堂上那些语无伦次的表达,要给予鼓励“慢慢来,别着急,想一想再说”。对于课间学生间出现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小则只需嘟一嘟嘴,扬一扬眉梢,学生便能于心领神会间喜笑颜开,遇到学生反复的违纪行为,也先别忙着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指责,靠近学生,弯下腰来,然后说:“老师很想听听你的说法,能告诉我吗?”或者“对于这件事情,你一定有自己的原因,能说说为什么那样做吗?”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心里的想法,再分析一下具体的原因和经过,之后再引导着学生进行反思。很多时候,学生的行为都有他们自己认同的理由,很多学生内心都想做好,希望得到表扬,只是有时想法过于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后果才导致的。关爱学生就需要老师用自己博大的胸怀、诚挚的爱心、足够的耐心,宽容学生一时的不当,宽容学生孩子气的错误。记得有一次,我趁课间在小黑板上写好了教学内容,以备下节课用,并特意嘱咐学生不要把小黑板上的内容擦掉,没想到等我上课要用这块小黑板时,却发现小黑板的挂钩断了,我想,写的时候还好好的呢,怎么现在„„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的喊“老师,是XX弄断的。”没有挂钩,小黑板不能挂了,放在黑板槽又要掉下来,所以只好放弃,我心中很是恼火,也很想狠狠的批评那个“肇事”的学生,但我又想,我要是现在批评那个惹事的学生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耽误大家上课的时间,于是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并说:“老师相信XX同学一定不是故意弄断了小黑板挂钩,他心里一定很不好意思。现在,老师要把小黑板上的内容改为口述,我们来比赛,比一比班上哪些同学听得专注,能听清
并记住老师说的内容。好吗?”课上,我注意到XX同学比平时听得更专心,举手更积极。下了课,他主动找到我,说清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是快上课时,他想把小黑板先挂起来,结果没提住掉在地上,就把黑板钩摔断了。他真诚地向我道歉:“老师,对不起。”我抚摸着他的头,笑着说:“你没错,你想帮助老师做事,是个懂事的孩子,不过你还小,像挂小黑板这种事情还是让老师自己来吧。”事实证明,有时宽容包含的理解比严厉的批评更能使幼小的心灵得到教育。 三、用智慧的语言激励学生
有这样一个事例: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一个胖胖的同学回答问题。“请说出形容一个人美丽的句子。”“哦,呀„„”这位同学吱吱唔唔,答不上来。“好,请坐下,这位同学的回答很巧妙。他的意思是那个人的美丽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教师善意而富有智慧的引导,使学生心灵犹如雨后初晴,豁然开朗。一个智慧的老师要学会用智慧的语言点亮学生的心灯,使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被肯定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向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不管课内课外,我总是尝试着用“只要你肯动脑筋,一定会更聪明!”“你真有胆量,不简单!”“你的回答太富有想象力了!”“到底该怎么办,你试一试,相信你一定能成功”“老师相信你能改变自己!”等话语来传递我对学生的期待和信任。言由心生,当一个老师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时,才能促使自己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不同,去关爱每一个不同的孩子,才能用多样化的语言开启孩子们每一扇智慧的心门。
总之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语言是连结师生情感的纽带。
每一个关爱学生的教师,都要时时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学语言,做到不辱骂、不冷落、不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而是真诚地关爱学生,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
优化评价语言让学生在关爱中和谐成长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的口不仅要流出知识的溪流而且还要运用具有艺术性的评价语言来帮助学生巧妙地开导学生。教师的评价语言运用得如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中肯的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可以使学生建立自信、发挥潜能。反之简单、粗暴、打击性的评价语言则会让学生厌恶学习、丢失自我甚至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根据现在世界教育发展形势倡导评价应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以评价激励学生肯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及获取的体验和进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本人结合实践经验就如何优化评价语言让学生在语言关爱中和谐成长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客观公正富有针对性。 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如在一节数学课上我针对学生发言的具体情况分别评价为“你们小组的讨论很有见解。”“你们思考问题很有深度。”“你观察
得很仔细能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谁能像××同学这样把你的折法清楚地说给大家听”????这样的评价比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评价语言要尽可能幽默化。 2 在教学活动中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的调料有了它什么话都可以让人觉得隽永甘甜轻松愉快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种幽默化的评价语言往往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例如在教学“妈妈一共买了8个苹果小明吃了2个还剩几个苹果”一题时一个学生列式计算8210他还振振有词地说“题中有„一共‟应是用加法嘛”我没有立刻用“对”或“错”来做判断而是先表扬他听讲专心记住了“一共”是表示求和的意思接着问“妈妈买了8个苹果吃了两个变成10反而增多了那老师买来几个苹果请大家来吃明天老师就变成卖苹果的了为什么呀因为老师的苹果越吃越多呀”学生们哈哈大笑这个学生自己忍不住也笑了起来并随即修改了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类似的问题也难不倒他了。不难发现老师一句善意风趣的话语犹如沁人心脾的春风既达到了指正的目的学生也不会反感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谓两全其美。 三、评价语言应以鼓励为主同时又要防止“表扬泛化”。 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存在着需要激励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则要通过自我激励或者外部激励来完成缺乏激励就会导致人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冲劲。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较低往往是通过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评价而获取成功感的。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就应该在作评价时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肯定学生的行为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班有一个叫韦敏敏的女孩子刚插进班里
来时不够大胆缺乏自信课堂上极少发言参与度不够高。为此我专门家访了几次 3 得知韦敏敏其实是很想回答问题的但就是特别紧张胆子又小害怕答错被同学取笑。了解了韦敏敏的问题症结后在课堂上我开始有目的地请她发言。一开始她真是特别紧张全身上下都抖动着语无伦次并指手划脚地试图用动作来补充语言的不足弄了半天都不知道她要说什么。尽管如此为了肯定她的行为并让她下次还肯主动回答问题我这样评价她“韦敏敏同学这次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真是非常了不起其他没举手的同学可要向她学习哦只是老师希望你下次把话说慢点让老师和同学都听清楚好吗”如此多次后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就变得大方、积极了。直到小学毕业她的数学成绩在班上都是数一数二的。看来“好孩子真是夸出来的”对于这样上课回答问题不完整或错误的学生教师千万不能说“你真笨”或“怎么搞的猪脑呀”等贬义词语。要换一种说法可鼓励说“你虽然只答对了一半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以后只要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你的答案虽然不是很正确不过没关系你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已经很了不起了。”“你回答得差不多了离正确答案只差一点再坐下来想想说不定你很快就能想出来了。”这样的语言充满激励、真切感人让学生深受鼓舞觉得自己能行从而树立起上进的信心同时营造出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孩子们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对于一些自我约束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过多地用激励性的语言之后会产生一种“无论我做什么事情或无论我怎么做老师都不会批评我”或是一点批评的意见都听不进去的现象。看来我们每
个老师在进行激励为主的评价语言时还要警惕不要走入表扬泛化、无原则的奖励和赏识的误区。 4 四、评价语言要尊重学生。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如“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我们共同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正确的答案。”“我很佩服你你有己见、有思想、有个性有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那你的意见与别的同学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再看看别的同学又是怎么想的。”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总之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学习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个性化的评价努力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评价语言。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在问题也要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期望体会成功的喜悦也要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潜能确立自己的发展优势选择自己的最佳发展区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真正把学习数学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