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故事
王寺中学---张艳伟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教育改革也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课程改革这场素质教育的新革命,读懂她,亲近她,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与课改在一起的日子里,感触最深的是她带给我心灵的启迪。现在每堂课都是鲜活的,每堂课都有新的故事, 故事1:
学习生物七年级上册《致同学们》时,上课后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喜爱生物吗?”学生在底下窃窃私语,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得出大多数同学是喜欢的。在我的积极鼓励下,大家异口同声回答:“喜欢。”我接着又问:“既然你们喜欢生物,那么请你举出一两个你喜欢的生物来好吗?”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催我晨起的大公鸡。”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夕照中牧归的牛羊。”“我喜欢守护我平安之夜的爱犬。”“我喜欢禾苗青青,麦浪滚滚的原野。”“我喜欢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同学们满怀激情,说出了无数个“我喜欢的生物”。 我接下来宣布:“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门崭新的课程——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人类来说,这门科学的确太重要了,因为人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生物。”接着,我打开录音机:“今日的地球,森林正在减少,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荒漠在蔓延;湿地在缩小;大气中二氧化碳在增加,臭氧层遭到破坏,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加快,人类面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生物学发挥作用。”我又说:“我们作为一名公民,想不想学好生物学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人类谋求一个良好的环境呢?”同学们都说:“想。”这样,我与同学们共同进入了“生物学”。下课时,我布置的作业是:每人写一份《还我们一个清新的环境》的小论文。
生物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习生物的乐园,是学生动手实践,自
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基础,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生物活动的机会。 故事2:
在《生物和细胞》这节课中,我让学生课前根据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画植物细胞结构图。课堂上,学生们满怀无限的喜悦细心勾画着。可是,我忽然发现一些学生并没有画图,不知从何着手;还有一些学生正在磨磨蹭蹭地画着,看似很艰难。我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老师相信你们,努力吧!”我始终微笑,并且帮助他们勾画轮廓,给他们自信心,让他们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终于,那些学生们也画出了观察到的细胞。
微笑让我如此美丽,也让我的学生们心中充满了阳光,充满了自信,课后他们都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图画。
新课程下师生关系已不再是长者与学者的关系,而是朋友之间、合作者之间的关系。新课程下的课堂,同学们更需要老师们的微笑,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微笑不仅使自己愉快,更给别人带来欢乐。 故事3:
在十月中旬,我们教研组安排我上一节研讨课,课题是《生物和生物圈》。上课前,我出示了一幅投影片,主题是《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遥望地球》,图案的主要颜色是蓝色、绿色和白色。学生观察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蓝色、绿色各代表什么?白色又表示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出了“蓝色是海洋”,“绿色是森林和原野”,“白色表示的是飘动在海洋和陆地上空的云彩。” 我总结说:“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认识不少生物。那么,什么是生物?大家一起观察、讨论。”
学生们活动热情很高,观察我为他们提供的生物和非生物的实物或图片:“绿
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金钱豹和它捕食的食物”、“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人排汗”、“植物落叶”、“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破壳而出的小鸡”、“种子的萌发”等。他们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热烈地讨论怎样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生物具有哪些特征?” “生物是活的。”
“生物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 “生物能够生长。” “生物能够呼吸”。 “生物能捕食。”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还能繁衍后代。”
很快,师生共同归纳出了生物的特征。
齐欣说:“我在动画片里看到的机器人在弹钢琴,大家说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呢?
同学大部分说不是生物,
只有王圳凯和江帆两个小家伙争得面红耳赤。王圳凯说;“机器人是生物,因为
它会弹琴。”江帆说:“机
器人它没有生命,所以它不是生物。”最后两个人用眼神向我“求救”。我及时
将这个问题抛向全班:“让
我们依据生物的特征来帮助他们二人判断吧。”我抚摸着两个小家伙的头说:“我
暂且不宣布谁对谁错,
你们俩这种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师生学习的。让我们
用掌声鼓励他们的这种精
神。”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得出结论。让学生体验
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我越来越喜欢有故事的课堂,也更加热爱这个有故事的职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