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灵魂独立风中——重读《日瓦戈医生》

来源:六九路网
导读: 获得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日瓦戈医生》(( ̄oKmop )KaBaro))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用毕生心血完成的一部知识分 子心灵与命运的抒情史诗。也是作者一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 与升华。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苏联知识分子的命运史。可 以看到一个时代中的一批典型的知识分子的独特的内心生活。 作者的创作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的批判锋芒,善于 在历史演变的大背景下透视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和思想 变异.真实细致地反映了主人公敏感多情的内心世界与冷酷无 情的客观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从而达到反思历史、呼唤人性 的目的。本书还被英国著名导演大卫・里恩改编成电影,并获十 项奥斯卡奖提名。同名电视连续剧也在俄罗斯主流电视台热 播。 \ ‘ r灵魂独立风中 重读《日瓦戈医生》 量 绝 那温情洁白无瑕,一直铺向目光的尽头! 与情感: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个性自由的美好追求,而“医 ——帕斯捷尔纳克 生”和“诗人”正好是这两种思想的最佳体现者。医生把 《日瓦戈医生》可以说是帕斯捷尔纳克在战后的岁 人道主义视作自己思想的最高原则和行事的基础。根据 月里对二十世纪前期历史所作的一种回望。在作品中, 他的观察。除了破坏之外,暴力不能带来任何东西。因 活动于这个时代背景上的有俄罗斯社会各阶层的6O多 此.他反对暴力,不接受使人类遭受不幸和困苦的战争 个人物。他们共处于一个充满变化与巧合的动荡的世界 法则。作为军医,日瓦戈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的人 中.彼此的命运既相互依存,又充满矛盾冲突。在这些人 道主义信念使他每时每刻都处于情感的煎熬之中。流 物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的是一批知识分子。但作品却 血、伤亡和灾难触动着他的每一根神经。日瓦戈反对一 不限于描写这些知识分子的生活、事业和爱情,而是着 切试图破坏存在于他内心世界的人道主义美好理想的 重表现他们在历史变动年代里的种种复杂情绪和感受。 行为或制度。对于他来说,一些社会制度的存在也是不 他们对时代的深沉思考,他们在这个时代的必然命运。 合理的。因此,对于推翻罗曼诺夫皇朝的二月革命与后 因此,这部作品既是一部知识分子命运的艺术编年史, 来的十月革命,日瓦戈是持欢迎态度的。他看到了这些 又堪称一部通过个人命运而反映出来的特定时代的社 革命的积极意义,也希望革命能使人们获得新生。然而。 会精神生活史。 革命在带来自由和民主的同时,也带来了违背日瓦戈人 从小说主人公日瓦戈一生的漂泊经历来看——童年 道主义信念的一些东西。绵延不断的战火与灾变对人们 开始漂泊的生活.成年后则时逢战乱,辗转于一战前线、 的生活和文化造成了最无情的冲击。日瓦戈对战争、暴 莫斯科、乌拉尔、瓦雷金诺、尤里亚金、西伯利亚,最后猝 力的反抗中包含了纯理念的善和正义感。为了坚守心中 死于莫斯科街头——他的行迹展示了社会的变迁。他有 的理想和人道主义信念,他不会改变自己的信念与命运 着自己对现实生活等诸多方面的独到见解和情感态度。 去适应那个变动的时局。 他的个性表现蔓延在所有与之发生联系的人物身上。 日瓦戈医生心中的人道主义思想除了反对暴力行 在日瓦戈的身上,帕斯捷尔纳克寄予了自己的思想 为之外,还包含了他本人对个性自由的尊重与追求。诗 10 江苏教育 人往往以维护个人的意识独立性为己任,不会成为政治 企图的附庸,不会为某种政权势力制造舆论。即使是生 世界。”对于日瓦戈来说,生活的感受是尤为重要的。因 此,在瓦雷金诺的日子里,日瓦戈将个性自由的信念和 追求日常的温饱生活结合在一起.把贤惠的“家庭主妇” 活的苦难和精神上的折磨也不能摧毁他们的自由意志。 在这方面,秉承了诗人天赋的日瓦戈,正体现出了作者 帕斯捷尔纳克爱好个性自由的思想,在人道主义遭遇排 斥的时代条件下坚强地生存,并追求个性的独立。日瓦 戈曾对朋友说:“要求把我们大多数人纳入官方所提倡 的违背良心的体系。日复一日地使自己表现得同自己感 受相反,不能不影响健康。大肆赞扬你所不喜欢的东西. 为只会带来不幸的东西而感到高兴。我们的神经系统不 是空话,并非杜撰。它是人体的神经纤维所构成的。”这 是日瓦戈本人追求个性自由的表现。也是他为人真诚的 表白。帕斯捷尔纳克在《日瓦戈医生》中着重强调了个人 的声音,因为“世界上任何个人的独自活动,都是清醒而 目标明确的。然而一旦被生活的洪流汇聚在一起.就变 得混沌不清了”。日瓦戈医生最高的人生理想就是要维 护人格自由、保持个性纯洁、捍卫人的尊严以及把生命 看作一种牺牲过程的人道主义观念,而社会和历史的发 展应建立在这些观念的基础之上,应该维护这些信念。 《日瓦戈医生》中处处显示了个性自由的观念。在日瓦戈 跟里.韦杰尼亚平是个性自由的完美体现:“舅舅很像妈 妈,同她一样,也是个崇尚自由的人,对自己不习惯的东 西不抱任何成见。怀着同一切人平等相处的高尚感情, 对一切事一眼就能看穿.并且善于用最初想到的方式表 达自己的思想。” 在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许多人迅速作出了 自己的选择,或服从于政权的力量,随波逐流,或销声匿 迹,他们的精神独立性被毁。但日瓦戈却仍能活在自己 的思想与感受的世界里.艰难而坚定地保持着独立的个 性。日瓦戈所追求的个性自由是在坚持人道主义思想的 前提下进行的,是保持“不卷入”态度的内心自由,即在 各种意识形态的冲突面前始终保持价值评判的独立性。 他曾对桑杰维亚托夫说:“政治不能告诉我什么东西。我 不喜欢对真理无动于衷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日瓦戈 医生对人生社会的疏离、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从哲学和 生活的层面透视历史与现实中的人的存在境遇,思考个 人的自由与命运问题。然而,日瓦戈的思想并不是空想 主义者的观念.他对土地有着某种向往,有用自己的双 手养活自己的理想。他曾在札记本上写道:“从清晨到黄 昏,为自己和全家工作,盖屋顶,为了养活他们去耕种土 地。像鲁滨孙一样,模仿创作宇宙的上帝,跟随着生养自 己的母亲.使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得到新生,创造自己的 视为自己的希望,把“安静的生活和一大碗卷心菜汤”看 作最高理想,从而和宏大的社会改造之类的行为隔离开 来。日瓦戈拒绝被群体社会收编.“厌恶当代人身上必然 会产生的典型特征,他们那种做作出来的激情,耀武扬 威的昂扬,还有那些数不清的科学和艺术工作者拼命宣 传的极度的平庸,其目的仍然是使天才成为世所罕见的 现象。”他的生活是个体保护内心自由的斗争.尽管这种 斗争受到历史变革的一次次冲击。 日瓦戈对自由的追寻是个人的.决不强加于任何群 体或者体制之上。出于人道主义原则,日瓦戈并不是仅 仅维护自己的个性自由.而且也十分尊重他人的意见和 看法,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他人。对人、对生命最高价值的 肯定构成了日瓦戈人道主义信念的基础.这是在生活的 影响下形成的。日瓦戈喜欢生活,他感觉自己的理想就 是完善它。生活在他看来,不是物质的,而是一种本质。 虽然,日瓦戈几乎不接受决议性的指令。但是他并不反 对别人的说法,特别是他所亲近和喜爱的人的意见,更 不会和自己的亲人争论。当安娜・伊万诺夫娜替他和冬 妮娅订婚时.他没有表示反对。他不反对战争征兵。不反 对去乌拉尔的长途旅行。在游击队中,日瓦戈虽然不赞 同游击队员的观点,但也没有反驳。他看见一切,理解一 切.但从不干预或要求别人怎样做。日瓦戈还用自己的 爱为小说增添了无限温暖的色彩。虽然,他与拉拉的爱 成为小说中的主旋律,但是他对身边的亲人、朋友的爱 也是清晰可见的。爱带给人类生存的力量,呼唤着生命 的复活.让孤寂的心灵抵御住外界力量的侵扰。日瓦戈 坚持自己的信念。在外力的威逼下并不屈服。因此,他拒 绝了科马罗夫斯基的诱骗,但是为了拯救心爱的女人拉 拉.他隐藏了自己对她的爱,从而也牺牲了自己的幸福。 他是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种牺牲过程的人道主义的永 远守护者。 生活中.人会面对众多的诱惑和压力,然而只要能 保持个性的完整性,就可以使为他人的服务更有意义。 日瓦戈“除了自己的定期的医疗工作记录以外,他还抽 空在这里写自己的那本《游戏人间》,也就是当时岁月的 日记或者札记,里面有散文和诗,还有各式各样的随笔 杂感.都是在意识到半数的人已经失去了本来面目,而 且不知道如何把戏演下去的启示下写出来的”。因此,我 们认为日瓦戈所维护的“个性”是肩负了一定社会责任 竖墼2009 7 .一,8江苏教育/ 目,… 109 的个性,是建立而不是破坏生活的个性。如在十月革命 后.许多同事都离开了医院,而他仍秉着人道主义观念 坚持继续工作,救死扶伤,直到自己也病倒为止。因此, 日瓦戈所维护的绝不是个人主义者所宣传的个性自由。 在时代大潮的洪流中.日瓦戈医生自始至终没有放弃人 道主义的思想,没有精神信念上的改变,没有背离心中 的理想。因为自然力并不能改变他的道德原则。事件的 复杂多变只能操控他的外部生活,而不能改变他的精神 生活。显然.尤里・Et瓦戈这一形象的出现是为了理解时 代.而不是为了干涉时代。他不接受某种具体而唯一的 决定,而是带着困惑去思索生活。日瓦戈医生始终处于 旁观者的立场,以自己的思想和体验存在于世。这些思 想、感受和体验是任何外在的力量所不能改变的。因此, 无论是在作者、还是在拉拉心中,日瓦戈都是值得尊敬 的人物:“不管怎么说,不举行安魂弥撒太遗憾了!出殡 多么庄严,多么隆重!大多数死者不配举行这种仪式!可 尤罗奇卡是当之无愧的!他值得举行任何仪式,他足以 证明‘下葬时痛苦的阿利路亚那首歌’是完全正确的。” 尤里・日瓦戈是由人道主义思想培养而成长起来的 俄罗斯知识分子。他用自己的一生来维护个性的自由,保 持人格的独立性,并对他人表现出极度的尊重和爱护。他 所坚守的人道主义观念必然与特定历史时期中的非人道 主义观念和行为产生冲突。这种必然命运使他一次次地 与变动的历史展开质疑性的对话,并外化为他复杂的情 感体验与抒情式的表达方式。日瓦戈通过对个性自由的 追寻,由眼前回溯到过去的历史,以宗教的情怀表现出自 己的人道主义观念。作为人道主义的永远守护者.日瓦戈 虽然无力抵抗种种非人道的行为。但他始终以自己的个 性在内心守护着人道主义这一人类文明的宝贵成果.守 望着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始终在时代的纷扰中保留着 知识分子清白的良心和独立风中的高洁的灵魂 精彩片段: ◎他们穿过卡梅尔格尔斯基大街。尤拉注意到一扇 玻璃窗上的窗花被烛光融化出一个圆圈。烛光从那里倾 泻出来,几乎是一道有意识地凝视着街道的目光.火苗 仿佛在窥探往来的行人,似乎正在等待谁。 ◎四壁粉刷得雪白.洒满了金色秋天圣母升天节以 后这段时间才有的那种奶油色的阳光。在这个季节,清 晨已经让人感到微冻的初寒。准备过冬的山雀和喜鹊. 纷纷飞向色彩缤纷、清新明快的已渐稀疏的小树林。这 时的天空已经高悬到了极限,透过天地之间清澈的大 气,一片暗蓝色冰冷的晴朗天色从北方延伸过来 世界 110/l 苏教育≥ 等 上的一切都提高了能见度和听闻度。两地之间声音的传 播十分响亮、清晰,而且是断续的。整个空间是如此清明 透彻.似乎为你打开了洞穿一生的眼界。 ◎俄罗斯.他的无可比拟的、名扬四海的、著名的母 亲,殉难者.顽固女人,癫狂女人,这个女人精神失常而 又被人盲目溺爱,身上带着永远无法预见的壮丽而致命 的怪癖!噢,生存多么甜蜜!活在世上并热爱生活多么甜 蜜!噢,多么想对生活本身,对生存本身说声“谢谢”呀! 对着它们的脸说出这句话! ◎晚霞洒在雪地上的紫红色光点倏然褪色,黯然消 失。柔和的淡灰色旷野沉入紫色的暮霭中,颜色越来越 淡。在淡紫色的、仿佛突然暗淡下来的天空中用手描绘出 的大路上白杨树镶了花边的清晰轮廓,同灰淳漾的薄雾 融合在一起 ……心灵的悲伤使尤里・安德烈耶维奇的感 觉变得异常敏锐。他捕捉周围的一切比过去清晰百倍。 ◎“这又是我们的风格,我们的方式了。你的离开。 我的结束。又有某种巨大的、无法取代的东西。生命的 谜,死亡的谜。天才的魅力,质朴的魅力,这大概只有我 们俩才懂 ” ◎“永别了,我亲爱的知心人;永别了,我的骄傲;永 别了,我的湍急的小河;我多么爱你那日夜不息的拍溅 声,我多么想投入你那寒冷的波浪中。” ◎噢,多么美妙的爱情,自由的、从未有过的、同任何 东西都不相似的爱情!他们像别人低声歌唱那样思想。 他们彼此相爱并非出于必然.也不像通常虚假地描 写的那样,“被情欲所灼伤”。他们彼此相爱是因为周围 的一切都渴望他们相爱:脚下的大地,头上的青天 云彩 和树木。他们的爱情比起他们本身来也许更让周围的一 切中意:街上的陌生人,休憩地上的旷野,他们居住并相 会的房屋 啊,这就是使他们亲近并结合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佳作链接: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高尔基著。 与《日瓦戈医生》相比,作品同为以知识分子为主要 描写的对象。但是,无论在篇幅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方 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部小说体现出来的深邃的哲学思 辨性、对历史进程的概括力、高超的巨著构建力以及对 文字的驾驭能力充分展现了作者高尔基作为文学大师 的内在力量。而用史诗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极端个人主义 者萨姆金这样的反面人物形象也是高尔基创作的特色 所在。圃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文学博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