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学心理治疗流派与方法分类模拟题8
A2型题
1. 来访者酒精成瘾,但承诺老父要戒酒,故接受厌恶疗法。厌恶疗法的厌恶刺激必须是 A.意外的 B.柔和的 C.强烈的
D.让人印象深刻的 E.快速的 答案:C
2. 来访者考试时会出现焦虑表现,学习进行渐进放松,这时要注意的是 A.放松顺序顺着躯体从上而下 B.各部位肌肉先收缩10~15秒 C.要求平躺
D.要求没有其他声音
E.根据焦虑水平调整肌肉放松时间 答案:A
3. 来访者睡眠质量有所下降,即十分焦虑,担心会得大病,咨询师让其刻意保持清醒,拒绝入睡,这么做是采用了 A.认知改变 B.森田疗法 C.自信训练 D.矛盾意向法 E.暴露疗法
答案:D
很多有睡眠障碍的来访者其实对于睡眠的认知有偏差,认为睡眠的缺乏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让其处于害怕的失眠情境中。咨询师让来访者故意从事他们感到害怕的行为,认识到短期的睡眠质量不良并不是大问题,这是属于矛盾意向法。其理论假设是来访者在有意进行某种活动中改变了自己对该行为的态度,态度的变化使得原来伴随该行为而出现的不适应的情绪状态与该行为脱离开。
4. 来访者认为外部世界是危险的,导致认知曲解的原因不包括 A.用自己的想象和预期推测事情的发展和未来 B.按照各自的习惯方式去认识自己和世界 C.根据别人对事件的判断和解释处理事情 D.环境信息多样化造成信息加工系统紊乱 E.先入为主 答案:C
认知曲解是来访者自己自身一种看事物的不良习惯,而不是单纯建立在他人对事物的错误认识上的。
5. 来访者认为丈夫对自己不好,从来都表现得不耐烦,从来都不爱自己,从来都没个笑脸。这种想法是属于 A.灾难化 B.糟糕至极 C.主观推断 D.过于概括 E.全或无 答案:D
6. 来访者坚持自己长得很丑,每次想起就伤心,而其他人和咨询师都不觉得,同时,来访者对其他人相貌的评价也无特殊之处。有这种矛盾是因为 A.来访者视力有问题
B.来访者对自己的看法很有信心 C.其他人好心说假话,不想她伤心 D.大家的审美观不同 E.来访者给自己贴了标签 答案:E
自己只在自己的外表这件事情上的看法与其他人不同,这是因为来访者坚持认为自己有这个方面的问题,是一种贴标签的行为。
7. 来访者见到某个同学就紧张,但又不知道原因,咨询师让他记录下每次紧张前的想法,这么做是帮助来访者 A.便于情境模拟 B.分辨当时的情绪 C.提醒自己不要紧张 D.识别自动性想法 E.识别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答案:D
8. 来访者患有神经性厌食,首先要做的是帮助来访者 A.识别吃饭时的自动性想法 B.识别吃饭时的认知性错误 C.获取来访者对咨询师的认同 D.建立正常的进食习惯 E.建立合理的饮食观点
答案:D
对于有厌食症的来访者,首要考虑的是厌食对其身体健康的影响问题。故首先要使其正常进食,补偿生命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9. 来访者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治疗中治疗师应 A.鼓励其有疑虑可到医院检查,消除担忧 B.鼓励多与患有躯体疾病的病友交流情况 C.鼓励其了解相关医学知识
D.鼓励其多参加其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E.鼓励给自己的身体状况做记录 答案:D
当来访者已经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过分关注时,需要避免的就是强化这种关注行为,并将其注意力从这件事上引开。最好的就是能够培养他对其他事情的兴趣而减少对这方面的关注。
10. 来访者觉得自己很笨,连小学算术都做不了,采用真实性检验是为了 A.了解来访者的情况 B.为其申请社会保障提供证明 C.检查并洁难其错误信念 D.证明咨询师才是对的 E.教导来访者挑战自卑的方法 答案:C
11. 来访者觉得自己每天心情都差不多,都很痛苦,觉得这样的日子一点乐子都没有,咨询师可以做的不包括 A.引导来访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 B.评估来访者的自杀意向
C.训练其监察苦闷水平 D.教育来访者苦中求乐 E.进行心理知识教育 答案:D
12. 来访者害怕见到水池,每次经过都会对自己说“SWAP”,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专心注意 B.冷静 C.停下来 D.等一下 E.继续向前 答案:B
13. 来访者很容易受别人眼光的影响,每次遇到别人的目光就觉得很难受,这里咨询师需要做的不包括 A.指出不是眼光让她难受 B.指出是她自己的想法让她难受 C.训练来访者识别他人眼光的含义 D.教来访者识别自动性想法 E.教来访者识别认知性想法 答案:C
来访者的问题不在于他人对她的眼光是否褒贬上,而是她自身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在看待自己,问题是在她自身上。
14. 患者男,34岁。因睡眠障碍在进行催眠治疗。治疗师要求患者长时间盯住一样东西,并要求其观察这一对象的不同特点,也要其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和环境
因素,最后此来访者因为眼睛的疲劳而视物模糊。治疗师所采用的技术是 A.混乱技术 B.固定技术 C.分离技术 D.圈入场地技术 E.代理人技术 答案:B
15. 在对来访者进行催眠治疗的过程中,治疗者说“你也许会听到外面传来的喧闹声,你也许会听到室内嘀答的钟表声,但这些并不妨碍你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治疗者使用的是 A.跟和领的技术 B.干扰因素的不合作 C.分离技术 D.圈入场地技术 E.混乱技术 答案:B
16. 催眠治疗所采用的治疗技术不包括 A.想象 B.阻抗 C.跟和领的技术 D.呼吸跟随 E.经意性 答案:E
17. 患者女,30岁。诊断为焦虑障碍的来访者愿意接受催眠治疗。经过治疗师的导入后,来访者表现出目光呆滞、动作迟缓、无主动意向等状态,这表示来访者已进入 A.混乱状态 B.分离状态 C.恍惚状态 D.想象状态 E.催眠后反应状态 答案:C
催眠性恍惚状态是实验性的和真实的生活体验之间的媒介。恍惚状态的标志有:目光呆滞、语调缺乏变化、行动迟缓、动作软弱无力、松懈、部分僵直、无主动意向、反射性行为缓慢等。
18. 催眠治疗中,建立关系的技术总称为 A.“跟”的技术 B.“领”的技术 C.分离技术 D.圈入场地技术 E.代理人技术 答案:A
“跟”和“领”的技术是Bandler和Grinder引入的概念。“跟”是来访者所有表达(行为和言语)的反射和写照,包括言语的和非言语方面的信号。恍惚状态下非言语信号尤其重要,因为这种状态下语言交流很少。具体通过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每一个表达作出反馈来实现。
19. 有关精神分析治疗标准设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长程高频度精神分析指每周3~4次,每次50~60分钟,持续2年
B.来访者将自发产生于头脑中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讲出来 C.“卧谈”的设置有助于退行
D.短程治疗指每周1~2次,全程不少于500次 E.来访者可以取坐位,多半在两者间形成45°的斜角 答案:A
20. “个人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焦虑的事件的实际存在”的防御机制是 A.压抑 B.投射 C.否认 D.合理化 E.反向形成 答案:C
21. “人努力表现出自己不良品质和情感的对立面来减轻焦虑”的防御机制是 A.压抑 B.投射 C.否认 D.合理化 E.反向形成 答案:E
22. 来访者与治疗师顺利交谈过程中,来访者突然沉默不语,目光凝视空间某一点,看似沉浸在自己的思维和情绪中,此时,治疗师最好 A.在等待中注视着对方 B.立即提问
C.邀请对方谈出自己的想法 D.马上对峙处理 E.不予理会 答案:A
来访者此时的沉默不语、目光凝视,体现了来访者正集中注意力在思考问题,属于一种创造性沉默。此时治疗师要做的是在等待中注视着对方,观察对方言语、非言语行为的变化。
23. 治疗师判断来访者的沉默是由于对治疗师的愤怒情绪所造成,治疗师最好 A.在等待中注视着对方 B.立即提问 C.不予理会 D.马上对峙处理
E.邀请对方谈出自己的想法 答案:E
冲突性沉默可能因为来访者感到害怕、愤怒或愧疚而引起。治疗师要做的是以真诚的态度鼓励来访者对所担心、害怕或感到愧疚的事情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如果治疗师判断来访者的沉默是由于对治疗师的愤怒情绪所造成,治疗师最好以真诚的态度邀请来访者谈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讨论,可以使沉默成为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契机。
24. 患者男,35岁。因焦虑障碍在接受住院森田治疗。治疗师要求来访者不与他人交谈,可以到户外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可以写日记,可以阅读一些枯燥的书。此时,来访者正处在森田治疗的 A.绝对卧床期 B.轻作业期 C.重作业期
D.社会康复期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森田治疗的轻作业期,仍会对来访者的活动有所限制,禁止其交谈和外出及过多的活动。白天可以到户外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并观察周围的环境,晚上要求写日记,临睡前可以阅读一些枯燥的书。此期的目的是通过对活动的限制,进一步激发来访者自发活动的欲望、消除预期焦虑、减少对症状的关注。
25. 患者男,35岁。因焦虑障碍在接受住院森田治疗。治疗师要求来访者参加集体治疗活动、做一些体力活,但仍不允许交际、游戏等。此时,治疗师对来访者的指导原则错误的是 A.对精神交互作用的认识 B.认识焦虑等情绪存在的必然性 C.不宜关注现实生活
D.分析目前行为方式的必要性 E.用行动打破精神交互作用的恶性循环 答案:C
治疗师要求来访者参加集体治疗活动、做一些体力活,但仍不允许交际、游戏等,说明来访者的治疗处在重作业期。对于重作业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行动打破思想矛盾和精神交互作用的恶性循环。重作业期治疗师指导来访者的原则有:对精神交互作用的认识;关注现实生活,使来访者从“情绪准则”转向“行动目标准则”;认识焦虑、恐惧、烦恼等情绪存在的必要性;分析目前行为方式的必要性;能带着症状行动;对“理应如此”的观念弓1起注意并予以纠正等。
26. 催眠治疗中语言运用原则错误的是 A.尽量使用模糊或开放性的表达方式
B.应用过去时来表达,可以更好地引导来访者想象
C.多用积极肯定性的表达,少用否定句 D.多用表达动态动作的动词 E.可以使用相互矛盾的表达 答案:B
催眠治疗中,语言运用的原则包括:尽量使用模糊或开放性的表达方式,避免与来访者的想象矛盾;应用现在时来表达,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积极肯定性的表达,少用否定句;强调意识的动态体验,多用表达动态动作的动词;使用相互矛盾的表达可以促进恍惚状态逻辑,把来访者现有的相互矛盾的感觉、信息融合;意识-无意识的分离等。
27. 催眠治疗中,治疗师要求来访者尽量多地运用自己的感官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运动觉等去建构内心世界,以使想象更真实。这一催眠技术是 A.想象 B.利用 C.非直接的暗示 D.“跟”和“领” E.不经意性 答案:A
28. 催眠治疗中,把大目标换成一系列小目标,在不为被催眠者注意的小地方进行干预,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对方却被影响了。这一治疗原则是 A.利用
B.去固定(稳定)化 C.不经意性 D.阶梯式小变化 E.保护无意识
答案:D
现代催眠治疗的治疗原则有利用、去固定化、不经意性、阶梯式小变化、保护无意识等。利用是指被催眠者的所有个人特点如归因方式、与人冲突的互动模式,包括症状和阻抗,都可以为催眠师用来引出变化;去固定化是打破被催眠者已固定、僵化的模式;不经意性是催眠师把要传递的信息间接地告诉被催眠者,其目的是避免阻抗,提高治疗中的不合逻辑、不理智的成分;阶梯式小变化的原则是把大目标换成一系列小目标,在不为被催眠者注意的小地方进行干预,虽然是小地方,但被催眠者的固定模式还是被打破了,重新结构化了,很多小的量变之后会产生质变;保护无意识是指恍惚状态下无意识加工的内容或在此状态下找到的解决办法,可能是被催眠者意识层面不能接受的,但它有创造性。所以通过引开注意力、失忆的暗示等来完成无意识的保护,直到个体意识能接受的时候。
29. 患者男,40岁,教师。因一次上课时讲解缺乏条理,同学不注意听讲而变得自责、抑郁、焦虑。他认为“这次上课太糟了,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我真是个无能的人”。这种认知性错误类型是 A.任意的推断 B.选择性概括 C.过度引申 D.夸大或缩小 E.“全或无”的思维 答案:C
30. 在心理治疗中,要避免扮演来访者人生指导教师的角色,而是要促进来访者心理成长,这体现了 A.帮助来访者自立的原则 B.客观中立原则 C.尊重来访者的原则 D.保密原则
E.关系限定原则 答案:A
31.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治疗学派趋向整合的原因 A.各种疗法剧增 B.单一理论模型的不足
C.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心理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各种疗法效果先进
E.通力寻求影响治疗效果的共同因素 答案:C
32. 自我体验是准备成为治疗师的专业人员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得到成长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自我体验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帮助受训的治疗师去评估自己踏人心理治疗领域的动机 B.探讨自己的价值观、需求、态度及人生经验 C.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
D.解决自己的内心冲突或心理创伤 E.体会作为来访者、患者的内心感受 答案:C
33. 不属于建立治疗关系的原则的是
A.心理治疗师不得因来访者的性别、民族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来访者 B.心理治疗师应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对来访者存在的潜在影响有清楚的认识 C.心理治疗师应努力保持与来访者之间的客观的治疗关系 D.在治疗中可以与熟人、亲友、同事等建立治疗关系 E.不得利用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
答案:D
34. 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其他所有的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在特定的时间内,隐蔽的、具有保密性的特殊关系,这体现了 A.治疗关系的独特性 B.治疗关系中的主观性 C.治疗关系中的客观性 D.治疗关系时间的限制 E.治疗关系职责的限制 答案:A
35. 罗杰斯认为“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可是却永远不能失掉”,这说明在心理治疗中需要 A.积极关注 B.共情 C.尊重 D.真诚可信 E.具体化 答案:B
36. 如果来访者是一个同性恋者,心理治疗师不应该歧视他,应该做到 A.共情 B.积极关注 C.尊重 D.真诚可信 E.对峙
答案:C
37.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心理治疗师在某种程度上对相互关系投入感情 B.心理治疗师太虚浮、疏远
C.心理治疗师态度冷漠、机械和漠不关心 D.心理治疗师过分地投入 E.心理治疗师丧失客观性 答案:A
38. 下列哪种移情不利于治疗关系的建立 A.喜欢 B.欣赏 C.抵触 D.信任 E.合作 答案:C
39. 对来访者在谈话中所讲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的实质内容进行复述,这种倾听技巧是 A.封闭式提问 B.开放式提问 C.鼓励与重复语句 D.简述 E.对感受的反应 答案:D
40. 治疗师为来访者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来帮助来访者,这种影响技巧是 A.解释 B.指导 C.忠告 D.自我暴露 E.反馈 答案:C
41. 治疗师将自己个人的有关信息讲出来,使来访者了解过程,这种影响技巧是 A.解释 B.指导 C.忠告 D.自我暴露 E.反馈 答案:D
42. 美国学校心理咨询专家拉斯所言:“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坦率、信任的关系,是治疗过程中头等重要的事情,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条件。”说明治疗关系的第一步是 A.了解情况,澄清问题 B.建立相互信任的治疗关系 C.建立心理治疗的目标 D.制订方案与付诸行动 E.评估与结束 答案:B
43. 下列不属于精神分析理论防御机制的分类是 A.自恋性防御机制 B.攻击性防御机制 C.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D.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E.成熟防御机制 答案:B
精神分析理论将心理防御机制分为四类:自恋性防御机制、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和成熟防御机制。
44. 分析治疗师鼓励患者,尽量自由地、无拘无束地讲,不要在乎所说得是否正确,或者是否合乎逻辑。这种方法是 A.节制和中立 B.自由联想 C.移情 D.解释与重建 E.修通 答案:B
45. 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是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潜意识 E.力比多 答案:B
罗杰斯理论中的“自我”概念与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含义不同,它不是指某种心理发展的动力,而是指对自己心理现象的知觉、理解和评价。
46. 不属于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A.要有适当的进度 B.要有适当的奖赏 C.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D.训练的目标要恰当 E.培训足够的动机 答案:C
47. 通过轻微的惩罚来消除适应不良行为,这种方法是 A.系统脱敏法 B.冲击疗法 C.厌恶疗法 D.放松训练 E.塑造法 答案:C
48. 理性情绪疗法实施的过程是
A.信念——诱发事件——后果——诘难——治疗效应 B.诱发事件——信念——后果——诘难——治疗效应 C.信念——诱发事件——诘难——后果——治疗效应 D.诱发事件——后果——信念——诘难——治疗效应 E.信念——诘难——诱发事件——后果——治疗效应 答案:B
49. 催眠不适用于 A.性障碍 B.失眠 C.酒精依赖 D.精神病患者 E.进食障碍 答案: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