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由下落物体第n s内通过的位移与第(n-1)s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为( )
A.9.8m
B.4.8(2n+1)m
C.3(n+1)m
n2
D.2m
n-1
2.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在落回抛出点时该物体的速率是30m/s,那么物体(g取10m/s2) A.由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时间是6s B.只有在2s末时经过40m高处 C.经过25m高处时的瞬时速率只能是20 m/s D.上升的最大高度是45m
3.A球由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a m时,B球自距离塔顶b m处开始自由落下,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则塔的高度是( )
A.a+b
2abB.
a+b
(a+b)2C.4a
D.a2+b22
4.将一小物体以初速v0竖直上抛,若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小物体在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1和s2、速度的变化量△v1和△v2的大小关系为( ) A.s1>s2 B.s1<s2 C.△v1>△v2 D.△v1<△v2
5.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2-2-1v/ms所示,则由图2-2-1可知(g=10 m/s2)( ) 5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
O0.8t/s0.4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45m
-3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25m
图2-2-1 4
6.一物体在一定高度处做竖直上抛运动,1s后运动位移的大小为上升最大高度的9,则关于-1物体上抛的初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速度只能为39.27m/s B.初速度应有两个值 C.初速度可能有三个值 D.初速度不可能有三个值
7.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向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如图2-2-2所示,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一时间图线的是( )
8.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0.40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4个球,将球的运动近似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物线点算起,g取10m/s2) A.1.6m B.2.4m C.3.2m D.4.0m
1
9.图2-2-3为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它是用闪光时间间隔为s的频闪相机拍摄的。
30
从某个稍大些的位置间隔开始测量,照片上边数字表示的是这些相邻间隔的序号,下边的数值是用刻度尺量出的其中间隔的长度,根据所给两个数据能否求出小球下落加速度的测量值g= __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由所给数据,求出小球在位置A的瞬时速度vA=___m/s A
图2-2-3
10.让甲物体从楼顶自由落下,同时在楼底将乙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在空中两物体不相碰撞,结果甲、乙两物体同时落地,那么楼房高为多少?
11.如图2-2-4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以下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筒CD,若将悬线剪断,求: (1)直杆下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 (2)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
h b D 图2-2-4 a B C A
12.一只皮球从高为5m处自由下落,着地后竖直向上反跳,上跳时离地速率等于着地速率的33,以后每一次反跳的速率都等于前次着地速率的44。那么这皮球从开始下落到静止于地面经历的时间是多少(g取10m/s2)
2-2答案
1.A △h=g△t2 △t=1s 故△h=9.8 m A正确
2.ACD
3.C 设塔高为H,则(a+b)2
∴H=4a即C正确
1f1fff
4.AC S1=2(g+m)t 2, S2=2(g-m)t 2;△V1= (g+m)t △V2=(g-m)t其中t=1s故A、C正确 5.ABC 由图象求解
6.C 1s后位置在抛出点上方时,可分为单向运动和往返两种情形,位置在抛出点下方,也可以故有初速度可能有三个值。故C正确。 7.C
1t1
8.C 球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4×0.4s=1.6s ∴H=2g(2)2=2×10×0.82=3.2m 故C正确 9.9.70 2.47
10.解:设楼房高为H
V02V0 则乙上升时间为t=g 甲自由下落时间T=2t=g 12 2V02
∴H=2gT 即H=g 1
11.解:(1)设B端运动到C处所用时间为t,到D处为t2,A运动到D处时间为t3则h=2gt12 1
h+b=2gt22∴B穿过圆筒所用时间t=t2-t1=1 (2)a+h+b=2gt32
∴整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T=t3-t1=
2(h+b)g-2hg 2(h+b)g-2hg 2+1g-
2ag=2(H-b)g
12.解:球第一次着地前瞬间速度V0=2gh=10m/s ∴t1=
2h3=1s 离地后至第二次着地t=2·2g4V0/g
32V03n-1V0 同理t3=2·(4)·g …tn=2·(4)·g 2V0332
∴t=t1+t2+…=g4+(4)+……]+t1=7(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