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旧路改扩建的几点关键问题

来源:六九路网
58道路交通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19.01.016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年1月第1期旧路改扩建的儿点关键问题庞赞龙(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11)摘 要:公路改扩建为城市道路必须保证新旧路基路面衔接紧密,使两者联结成一个整体,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解决好新

旧路基、路面的衔接问题,是旧路改扩建的关键问题。关键词:公路;城市道路;改扩建;关键问题;新旧路基衔接;新旧路面衔接

中图分类号:U418.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7716(2019)01-0058-040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范围不断扩张,

提高压实度即可,对地基不需特殊处理。软基路段

则需要进行重点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填 法、抛石挤淤法、超载(等载)预压法、复合地基法、

一些城市边缘的公路特别是进城公路被纳入到城

市道路系统。而原有的进城公路路幅宽度小,车道

设置排水板排水砂桩等排水固结法、设置隔离墙 法等。由于拓宽部分填筑后旧路的附加沉降量主要

数较少,只有双向2车道或双向4车道,纳入城市 道路系统后,由于交通量的增加及交通特性的改

发生在旧路边坡范围内的地基,因此通常是在旧 路边坡清坡后将坡度削陡,以增加地基的可处理 范围。1.2新旧路基搭接(1) 台阶开挖为确保新旧路基的良好搭接,将旧路基削坡清

变,往往需要扩建为双向4车道或双向6车道,且 需增设必要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有些道路还

设置有绿化带。因此,旧路扩建最重要的是解决好新旧路基、

路面的衔接问题,必须保证新旧路基路面衔接紧

密,使两者联接成一个整体,使两者具有良好的稳 除坡面松散土后开挖成台阶状,台阶宽度一般不

小于1.0 m。开挖台阶后应及时回填,若不能及时 回填时应采取防水措施以免雨水冲刷开挖的边 坡面。(2) 土工格栅铺设由于土工格栅与土体摩擦的存在,加强了抵

定性。1新旧路基衔接技术拓宽后路基如果沿新旧路基衔接处出现破

坏,往往是由于新旧路基出现了沉降差,引起路基

的开裂、滑移和失稳。为此必须采取技术措施确保

抗土体下沉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土体的承载力,还

增强土体的整体性减少了不均匀沉降。另一方面

新旧路基的良好衔接。1.1地基处理旧路地基在建设时期已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处

由于土工格栅的嵌锁作用使土体抗剪切能力增 加,也就增强了其抗水平移动的能力。所以在路基

理,且由于旧路已使用多年沉降已基本完成,因此

旧路地基、路基已基本稳定。旧路拓宽重点应处理

拓宽中采用土工格栅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新旧路

基的沉降差异。根据路基高度的不同,土工格栅的铺设位置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铺设于路基底部;铺设于每

好拓宽部分的地基问题。不同的地质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

法。地质情况良好的路段采用特殊的碾压方式或个台阶顶;铺设于路基顶面;以上方法混合使用。

1.3填料选择筑路材料的选择应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填料来 源选用,一般宜与旧路填料相近。为减少新旧路基

收稿日期:2018-08-17作者简介:庞赞龙(1978-),男,高级工程师,从事道路交通 设计工作。2019年1月第]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道路交通59的沉降差,在筑路材料的选择上主要考虑选用强

要小。度较高的填料或轻质材料。选用强度较高的填料主要是利用填料的高强

2新旧路面衔接技术度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减少新路基的沉降从而

旧路扩建对旧路面的利用情况,一般有以下4

减少新、旧路基的沉降差。沈大高速公路在拓宽时

种常用情形:(1)全部利用旧路面并在旧路面的基 要求使用碎石土、砂砾土、山皮土等强度较高的填

础上拓宽,此方案主要需解决好新旧路面结构层

料;填土高度小于1.5 m的路段,新建路基部分采 的搭接问题;(2)全部利用旧路面并在旧路面上加 用石渣填筑,直至路基顶面叫石黄线旧路改建工 铺沥青层,此方案需解决好新旧路面结构层的搭 程中采用二灰土填筑新路堤,二灰土强度高,可以

接及反射裂缝的问题;(3)对局部破坏的旧路面进 有效抵抗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同时其自重较轻,

行修补后加铺沥青层;此方案要对旧路面进行修

可以减轻自身的重量,从而减少工后差异沉降礼补,并解决好新旧路面结构层的搭接及反射裂缝

选用轻质材料作为填料,是由于轻质材料自

的问题;(4)将旧路面全部挖除重新建设,此方案 重轻,能有效减少地基、新路基沉降及旧路基的附

适用于旧路面已完全无法利用的情况。加沉降。常用的轻质材料主要有粉煤灰、EPS材料 由此可见,旧路面拓宽主要需解决好新旧路 等。粉煤灰颗粒均匀,空隙率大,组织结构疏松,干

面结构层的搭接及反射裂缝的问题。密度小,是一种良好的轻质筑路材料。近年来,EPS 2.1新旧路面结构层的搭接轻质材料也开始用于旧路拓宽部分的路基填筑,

新旧路面搭接处是路面拓宽的薄弱点,应采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EPS轻质材料是发泡聚苯乙

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纵向开裂或衔接处碎裂的 烯(expanded po 1 ystyrene)的简称,俗称聚苯泡沫塑 病害。料,由聚苯乙烯树脂颗粒发泡而成,在成型过程中

(1) 垫层及基层搭接形成了许多均匀的封闭空腔叫由于EPS密度小, 垫层及基层搭接应采用台阶搭接方式。新旧

重量小,由其引起的新路基沉降及旧路基的附加

垫层及基层相接处是压路机碾压的死角,可采用 沉降相对其他材料有所减小。人工夯实、浇筑低标号混凝土等方案。人工夯实的 1.4路基填筑方案投资较省但施工工期长,人工费用大。浇筑低 (1) 压实度控制标号混凝土的方案虽然投资较大但施工简便,施

为减少新旧路基的沉降差可采用提高压实度

工工期短。的方法,在碾压上可采用常见的振动碾压、夯击压

(2) 面层搭接实,也可以采用冲击碾压的方法。冲击碾压指冲击 旧水泥混凝土面层——新水泥混凝土面层的

压路机的冲击能以低频大振幅的方式作用在路基

衔接可采用植筋法,即在旧水泥混凝土面板上按

填料中,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向深层填土传播,使疏

一定的间隔钻孔,清除孔内混凝土碎屑后,向孔内

松的土颗粒变得紧密.小的土颗粒逐渐填充到大 压入环氧砂浆(环氧树脂),再插入拉杆,最后在拓

的土颗粒孔隙之中,使填料得到压实,从而达到快

宽侧浇筑新的混凝土路面板。速高效的压实路基土的目的,避免由于压实度不 旧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面层的衔接可在

够、压实不均匀等引起的路基较大变形及路面

新建沥青面层下设置不小于3m的水泥混凝土过 开裂叫渡段。旧水泥混凝土面板与水泥混凝土过渡段的

(2) 填筑方法衔接与旧水泥混凝土面层一新水泥混凝土面层的

填筑方法上可采用传统的水平填筑方法也可 处理方式一样。采用间隙法(Gap-method )5>0间隙法是一种二步 旧沥青面层——沥青面层的衔接一般不需要

填筑法,先在距离老路基一定距离外填筑部分新

在结构上进行处理,只须解决好衔接处的反射裂

路基,新老路基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然后再填筑新 缝的问题即可。老路基之间的间隙。由于在第一阶段新路基填土 2.2反射裂缝的预防自重作用下的固结会使新老路基间隙下的软土强

旧路拓宽的反射裂缝主要是由于旧路上原有

度和水平应力提高,因而可以有效减小第二阶段 裂缝或新旧路衔接处的接缝的存在,引起应力集

填土对老路基产生的附加变形,而且这种分步填

中导致沥青加铺层底部出现裂缝,裂缝向上扩展 最终贯穿加铺层结构。从沥青加铺层断裂特性来

筑法要比一次性整体填筑对老路基产生的变形

60道路交通城市道桥与防洪拟加铺厚度为设计依据。2019年1月第1期看,反射裂缝的断裂形式主要为由温度变化引起

的张开型裂缝(I型)及由交通荷载引起的剪切型

裂缝(II型),或由I型及II型构成的复合型裂缝。 因此旧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主要从减低温度及交

通荷载的影响这两方面考虑。可通过设置土工合

3工程实例(1) 概述随着某县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张,拟将现有的

成材料、应力吸收层、裂缝缓解层及增厚加铺层等

措施来防止或控制反射裂缝的出现。进城二级公路扩建为城市进城大道。旧路于2003

年建成通车,路基宽15 m,经多年使用路基沉降已

基本完成。路面宽12 m,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完 好基本无破损。设计拟采用保留原有的路基路面,

(1) 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可将旧路面接缝或裂缝与沥青 加铺层隔离,降低了接缝或裂缝尖端的拉应力集

拓宽部分采用沥青路面并在旧路上加铺沥青层的

方案。(2) 路线设计由于道路规划红线以外两侧土地已划定出

中程度,从而减缓反射裂缝扩展的速度。同时土工 合成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可承受一定的裂缝拉 应力,提高沥青加铺层的抗拉强度,减少裂缝张开

变形量。再者铺筑于接缝上的土工合成材料,可提 高接缝处的传荷能力,当荷载作用在接缝一侧时,

让,且起点附近有一座小山拟作为景观山体保留,

因此在确定扩建后的路线时,尽量按照规划线位,

能将部分荷载传递至另一侧,减小接缝的弯沉差,

降低裂缝尖端的剪应力集中程度。(2) 设置应力吸收层仅在局部路段进行微调,导致拓宽后道路中心线

与旧路并不完全重合,偏移值在1 ~8m之间。扩

建后道路宽55 m而旧路仅宽15 m,拓宽后的道路 基本上覆盖旧路,且基本上为两侧加宽(左右拓宽

应力吸收层是在旧路面与新加铺层之间铺设 的一层特殊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 能降低旧面层与加铺层之间的粘附阻力,使两者

宽度不等)。易于滑动,从而减少温度下降引起的反射裂缝冋。(3) 设置裂缝缓解层裂缝缓解层是指在旧路面与加铺层之间铺设

(3) 地基处理据钻探资料揭示,道路沿线上覆土层除新近

堆积形成的耕表土、素填土(旧路范围内)外,尚分 布有第四纪(Q)地层:红黏土,下伏地层为二迭系 灰岩。耕表土呈可塑状,主要为粘性土夹植物根 茎,局部含少量有机质。该层在场地内大面积分

的一层粗粒径沥青碎石层。粗粒径沥青碎石层矿 料粒径大,空隙率大,可消弱或阻断拉应力、拉应 变的传递,可充分吸收接缝释放的应变能,有效地

阻断裂缝尖端的扩展路径,从而减少反射裂缝的 产生。(4) 加厚沥青加铺层布,平均层厚0.51m,属高压缩性土。红黏土呈硬 塑状态,结构较紧密,局部含少量未完全风化的灰

岩碎屑和少量粉砂,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是该场 地的主要土层,该层最大揭露深度为7.70 m,平均

加铺层越厚其隔离作用越明显,加厚加铺层

层厚5.02 m,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承载力特征值 达240 kPa。局部路段有小水塘,软土层厚度约0.5 m 左右,淤泥下为黏土层,承载力高。由此可见,作为路基持力层的红黏土压缩性

可以减少旧面层的温度变化,从而降低加铺层底

面的拉应力。同时加铺层越厚其抗弯能力越强,从 而能减少接缝或裂缝处的弯沉量,也减少了加铺

层的剪切应力。再者加铺层越厚裂缝由底面扩展 到顶面需要的距离越长,历时也越长,从而减缓裂

缝的发展。低,承载力高,完全能满足筑路要求,不需要进行

特别处理,只需将上覆的耕表土全部清除即可。过

水塘路段,由于软土层薄且下卧层为承载力高,压

2.3路拱横坡及标高当扩建后的道路中心线与旧路道路中心线不

重合时需调整原道路路拱横坡。同时,由于旧路在

缩性低的红黏土,因此只需将淤泥全部清除后分 层回填片石(杂砂石填隙)至水位以上0.3 m,采用

振动压路机碾压至不发生明显沉降为止,然后再

使用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旧路面出现不规则

变形,旧路面标高实际上与原设计值出现大小不

回填砂性路基填料。(4) 新旧路基衔接一的差异,为此在铺筑加铺层前需设置调平层。纵断面设计高程应以调平后的旧路面高程及

旧路路基高度不大,全线约为1 ~ 2 m,且地基 地质情况较好,削陡旧路边坡的意义不大,因此在

旧路清坡后直接开挖成台阶,台阶高0.8 m、宽1.2m,2019年1月第1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道路交通61并在台阶顶面铺设土工格栅。搭接设计见图1。为 设计值出现大小不一的差异,为此在铺筑加铺层

节省工程投资,路基填料就地取材。为减少新填路

前设置沥青混凝土调平层5 cm。纵断面设计高程

基的沉降,填土压实度在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提高1以调平后的旧路面高程及拟加铺厚度10 cm为设

计依据。搭接设计见图2。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沥青碎石调平层平均5cm粗粒式沥青混凝七8cm土工格欄M300乳化沥青粘层+黏层0. 8cm乳化沥青粘层+黏层0. 8cm025拉杆,长70,间距40:怡路也滾左••调.

旧路査层---------------------------- L旧路垫层gi新建垫层图1新旧路基衔接设计图(单位:cm)\\无砂大孔混凝土(5)新旧路面衔接图2新旧路基衔接设计图(单位:cm)由于衔接处新路床顶面与旧路面高差达约 0.6 m,成为施工碾压的死角,为此在施工完垫层、 4结语下基层、上基层后分别在各层旧路衔接处采用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公路改扩建为城市道路 人工开挖宽0.5 m深度与各层等厚的沟槽,回填

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新旧路基、路面的衔

C15无砂大孔混凝土。接处理措施,为道路的改扩建的设计及施工提供

衔接处在新建沥青面层下设置不小于3 m的 了参考。水泥混凝土过渡段。在旧水泥混凝土面板上按一

定的间隔钻孔,清除孔内混凝土碎屑后,向孔内压

参考文献:入环氧砂浆(环氧树脂),再插入拉杆,最后在拓宽

[1] 李伟,席广恒,曲向进,等.创新设计理念争创改扩建工程示范

[J].辽宁交通科技,2005(Zl):l-10.侧浇筑水泥混凝土过渡段。[2] 杨成忠,周俊磊,宁乐乐.老路拓宽研究进展与展望[J].公路交通

为使加铺的沥青层与旧混凝土路面粘结牢

科技.2008(8):5-7.固,在施工加铺层前要求清扫旧路上的灰尘和杂 [3] 黄琴龙,凌建明,吴征,等.EPS轻质填料处治平原软基地区路

物,后浇洒乳化沥青粘层+黏层0.8 cm。基拓宽工程[J].塑料,2004(6):74-78.为避免旧路面上的裂缝及新旧路接缝反射到

[4] 崔志勇.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冲击碾压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

界,2012(13):107-109.建成后的路面,在旧路面顶面铺设玻纤土工格栅,

[5] 高翔,刘松玉,石名磊.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中的

玻纤土工格栅完全覆盖新旧路接缝且深入拓宽部

关键问题[J].公路交通科技.2004(2):29-33.分不小于2 m。[6] 程林枫,刘远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沥青加铺层设计与处

由于道路中心线与旧路中心线并非完全重 治[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5):25-2&合,同时由于旧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

[7] 黎志光.高速公路加宽扩建工程新老路衔接的处理措施[J].广东

公路交通,2001(2):9-10.旧路面岀现不规则变形,旧路面标高实际上与原[8] JTG/T OL11-2014,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S].(上接第48页)占地少、成本低、安全性能好、存取方便的新型机

州旧城区停车问题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械式停车设施,以减少车均占地面积,提高用地资

源效率;另一方面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

术,建立完善的公共停车信息系统,鼓励停车场智

参考文献:能化管理,通过实现停车信息发布和停车管理的 [1] 发改基础[2015J1788号,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

信息化和智能化,提升停车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意见[R].[2] 温州市区社会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专题研究[R].3结语⑶温政发[2012J78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投资

建设公共停车场的若干意见[R].希望通过以上解决思路的提出,能为改善温[4]温政发〔2015〕69号,温州市区机动车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办法[R].practical application.Keywords: expressway, soft soil subgrade, subgrade treatmentPractice of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Concept in Highway Overhaul ......... Meng Qingnan ( 55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overhaul project at the south of Songpu Bridge II in G15 Highway and combining

with the disease situation of the highway, the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design concept is

used to design an engineering technological scheme using the waste material and guardrail components of

old highway. Based on the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the application of heavy traffic modified asphal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and anti-fatigue cracking property of the upper layer of

pavement structure. While obtaining the good pavement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 eco-environmental benefits are also remarkable.Key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RAP, asphalt reclamation, heavy loadSeveral Key Issues in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of Old Roads .............................................. Pang Zanlong ( 58 )Abstract: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of highway to urban road must guarantee the tight pavement

connection of old and new roadbeds to make the both connected into an integral whole and have the integrated stability. It is a key issue to solve the connection of the old and new roadbeds and pavements i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of old roads.Keywords: highway, urban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key issues, connection of old and new

roadbeds, connection of old and new pavementsElementary Discussion on Disease Analysis and Treatment Design of Asphalt Pavement of 104 National Highway

(Wuxing Section) .......................................................................................................... Yang Yong,Fan Jin Shan ( 6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fast increment of traffic volume, there are different

degrees of disease on the asphalt pavements,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driving safety and comfort.

According to the curing coring data of asphalt pavement overhaul projects of 104 National Highway (Wuxing

Section) for many years, this paper elementarily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treatment design of pavement

diseases, and introduces the better treatment effects in the practical projects, which can be referred for the

curing design of the pavements in the future.Keywords: asphalt pavement, disease analysis, disease treatmentBRIDGES & STRUCTURESStudy on Design of Long-span Wind-Rain Arch BridgeLuo Gang, Huang Shuqiang, Liu Zhijun ( 6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