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花生生产技术

来源:六九路网


花生生产技术

花生是豆科作物,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栽培品种有普通型、龙生型、多粒型和珍珠型。其中,普通型和龙生型属交替开花,其余属于连续开花习性。(主茎和侧枝上每一节位均可着生花序)。按生育期长短可分为早熟品种(生育期130天以下)、晚熟品种(生育期160天以上)、中熟品种(生育期140—150天)。

一、 花生的一生

从播种到饱果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花生的生育期。将花生一生分为发芽出苗期、幼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

1、种子发芽出苗期 从播种到50%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一片真叶为种子发芽出苗期。北方春播一般为10—15天,夏播为5—7天。

2、幼苗期 从50%的种子出苗到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为幼苗期。北方春播花生苗期25—35天,夏花生20—25天。

3、开花下针期 从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为开花下针期。春播花生一般25—35天,夏播花生20—25天。

4、结荚期 从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50%植株出现饱果为结荚期。北方中熟大果品种40—50天,早熟品种30—40天。

5、饱果成熟期 从50%植株出现饱果到大多数荚果饱满成熟为饱果成熟期。北方春

播品种35—45天,晚熟品种60天,早熟品种34—40天。

二、 花生生产与环境

1、与温度关系 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2—15℃,最适温度为25—37℃。春播花生不能播种过早,一般应在5cm地温稳定通过14—15℃为宜。苗期气温以20℃左右为宜。开花期以23—28℃为宜。果针伸长以25—30℃为宜。荚果发育以结果层土温25—33℃为宜。

2、与光照关系 短日照作物最适日照时数为8—10小时。

3、与土壤关系 是忌连作农作物。花生应与谷类或薯类作物轮作,不宜与豆科作物轮作,轮作期3年以上。高产花生适宜土壤条件是: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疏松易碎的沙质壤土为理想。

4、与水分关系 较耐旱作物,总趋势是两头少,中间多。播种时最适宜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幼苗适宜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开花下针到结荚阶段是需水量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以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结荚期应控制在60%左右,饱果成熟期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为宜。

5与施肥关系 (1)花生营养的四大要素:氮、磷、钾、钙。

(2) 花生的需肥量为:氮:磷:钾:钙=5:1:3:2.5。

(3)花生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苗期为氮素饥饿期。开花下针期早熟种N、P、K分别为59%、59%、70%。晚熟品种为34.2%、16.7%、47%。结荚期

早熟品种N、P、K分别为24%、10%、和12%。饱果成熟期N、P、K分别为10%、16%、6%左右。

三、 花生的播种技术

(一) 花生的整地

1、 夏直播花生整地:一般浅耕10—17cm,应及时抢种,出苗后再及时中耕灭茬。

2、 麦垄套种花生整地:小麦播种前深耕细耙,施足基肥耕后磨碎,消除坷拉。小麦收后立即深中耕灭茬。

(二) 花生播种技术

1、确定播期 一般以5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地温稳定在16—18:℃时出苗快而整齐。一般北方大花生区春播适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套种时,一般在小麦收获前15—20天播种,不宜超过6月10日。

2、播种方法和播种质量要求 北方适宜播深为4—5cm。

四、 花生的田间管理技术

(一) 查苗补种

一般播后10天左右进行查苗,待花生2—3片真叶时带土移转。

(二) 清棵蹲苗

应在花生基本齐苗时进行,深度以子叶刚露出地面为宜。平窝时间一般在清棵15—20天后,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

(三) 中耕除草与培土

1、中耕除草 “头遍刮,二遍挖,三遍如锈花”第一次在齐苗后结合清棵进行,第二次在清棵后15—20天后结合平窝进行,第三次在盛花期植株封行前进行。

2、培土 方法:在锄钓上套个草圈,在锄地时深锄猛拉,将土培于花生根茎部,使行间成小沟。培土最适宜时期为盛花期,培土厚度一般不超过5cm。

(四) 肥水管理

原则为:重施有机肥和磷肥,有机肥与P、P、K配合使用。夏播花生重视前茬施肥,追施苗肥,酌情补施花荚肥。

苗期一般不浇水,开花下针期需水较多。

(五) 化学调控

施用多效唑适期为盛花期后期,此期株高超过35cm,适宜浓度80—100mg/kg。

(六) 花生病害防治

有蛴螬、蝼蛄、地老虎、蚜虫、新黑地蛛蚧。

(七) 收获与贮藏

1、 适时收获:花生成熟的标志主要是根据多数荚果的成熟度来确定的,做到适时收获。

2、 安全贮藏:花生安全贮藏的温度应低于20℃,大气相对湿度低于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