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 想象,理解诗句含义,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二、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感受古代兵役制度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三、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 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四、 教学设想
教学中使学生在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掌握学习古诗文的方法,体会诗中的情感,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地去诵读,注重学生的自主感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总之在教学中,始终要注重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技能中受到感情的熏陶。 五、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等 六、 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七、 课时安排 1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以乐府诗导入(乐府是古代朝廷中管理音乐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的诗歌,后来就把采集的诗歌也叫做乐府。乐府诗来自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具体的作者。
1 / 4
word 如七年级我们做学过的乐府诗——《木兰辞》、《陌上桑》都是民歌。在魏晋以后,出现了文人摹仿乐府的作品,如我们七年级学过曹操的《观沧海》。)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也是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军征”被征到军队里打仗)。
2、是谁“十五从军征”呢?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己结合注释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诗句。
4、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课件出示诗歌)
5、指明学生再读,评价。(课件出示有节奏的诗:( 强调:“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6、齐读。
7、交流。(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大意。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 (三)品读鉴赏
1、诗歌的主人翁是谁?从那一句话可以知道?(生接读: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他服了多少年的兵役?65年。这是人生绝大部分的岁月。(在汉朝,男子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十五岁参军。“
2、他在回家过程中,心情有哪些变化?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2. 学生自主品读。再同桌交流。 3. 集体交流。(课件出示诗句) 预设:
(1)“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喜) (2)想象他曾经的家是怎样的?
(3)他见到的景又是怎样的?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由远——近)“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凄凉)(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他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
2 / 4
word 看到这一切老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也看不到熟悉的亲人,感受不到热闹的家园了。我65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竟成了————我65 年魂牵梦的家啊,竟成了————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这样化作了满目苍凉。然而65年前,我离开家时,我的家并不是这样的啊,它会是什么样呢? 而现在呢,一切都已经荡然无存,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苦苦思盼的亲人成了荒野枯骨,曾经热闹的家园也是一片荒凉破败,这真是久而不归,归而不见啊,这番荒凉的景象,怎不让人悲伤难过呢!(板书:悲)
5、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是什么味儿呀?结合刚读的句子来谈。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
6、“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生读(板书:泣)
7、揭示悲剧原因。
8、、小结白描手法。齐读诗歌。 (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这首诗,让我们从一个老兵的从军和回家的经历中看到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战争给一个老兵、一个家庭所带来的深重灾难。那么,是不是只有一个老兵,一个家庭承担着这种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痛苦?(联系写作背景)(不是,不仅仅只有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同学们,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对人类的文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作为地球的一份子,我们要“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可是,近段时间,中国与日本的钓鱼岛之争,战争一触即发。最近,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对此韩国则联同美国、日本等频繁举行军事演习,朝鲜半岛正“逐渐接近战争”。 通过学习课文,你对此有没有什么看法?
3 / 4
word (五)作业布置
将你对老兵回家的经历的想象写在小作文本上。 附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喜
老兵 悲
(白描)泣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