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验7--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来源:六九路网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实验七 铋、铅含量的连续测定之蔡仲巾千创作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酸度的方法进行金属离子的连续测定. 2、掌握连续测定铋和铅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指示剂变色与酸度的关系, 并能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二、实验原理

Pb和Bi均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1:1络合物, lgKBiY = 27.94, lgKPbY=18.04, 两者lgK相差很年夜, 故可利用控制酸度的方法进行连续分别滴定.通常在pH=0.7~1时测定Bi, 在pH=5~6时测定Pb.

在Pb和Bi混合液中, 首先用HNO3调节溶液的pH=1,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 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Bi至溶液由紫红色突酿成亮黄色, 即为测定Bi的终点.然后加入六亚甲基四胺, 调节溶液的pH=5~6, 此时Pb与二甲酚橙形成紫红色络合物, 继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酿成亮黄色, 即为滴定Pb的终点.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50mL酸式滴定管1支;250mL锥形瓶3个;25mL移液管1支;10mL量杯1个;250mL烧杯1个;250mL容量瓶1个;概况皿1个;滴管1支;小滴瓶1个.

2+

2+3+

3+

2+

3+

2+

3+

2+

3+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2、试剂:0.010mol·LEDTA标准溶液(待标定); 0.10mol·LHNO3溶液;20%六亚甲基四胺溶液;0.2%二甲酚橙溶液;含Pb和Bi各约为0.010mol·L 的混合待测溶液;1:1HCl溶液;纯Zn片. 四、实验内容 2、Bi的测定

用5.00 mL移液管移取Pb和Bi混合液于250mL锥形瓶中, 加入10mL 0.1mol·LHNO3溶液, 加入2滴0.2%二甲酚橙指示剂, 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酿成亮黄色, 即为终点.根据滴按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V1计算混合液中Bi的含量. 2、Pb的测定

在滴定Bi后的溶液中, 滴加20%六亚甲基四胺溶液至溶液呈稳定的紫红色后(约5mL), 再加入5mL.此时溶液的pH值约为5~6.再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酿成亮黄色, 即为终点.根据滴按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V2计算混合液中Pb的含量. 五、问题讨论

1、用于滴定Pb和Bi混合液的EDTA标准溶液, 应用何种基准物质来标定?为什么?

2、EDTA标准溶液为什么要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3、滴定Pb时要调节溶液pH值约为5~6, 为什么加入六亚甲基

2+

2+

3+

2+

3+

2+

3+

-1

2+

3+

3+

2+

3+

-1

-1

-1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四胺而不加入乙酸钠、氨水、强碱等调节?

4, 另一份控制pH为5~6滴定Pb和Bi总量?为什么?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置

Pb2+和Bi3+混合液的体积V(mL) EDTA溶液的终读数(mL) 初读数(mL) V1 (mL) EDTA溶液的终读数(mL) 初读数(mL) V2 (mL) cBi3cVEDTA1V(mol·L-1) 3+

2+

3+

Ⅰ Ⅱ 5.00mL Ⅲ 平 均 值(mol·L-1) 相对平均偏差(%) (mol·L-1) 平 均 值(mol·L-1) 相对平均偏差(%)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