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学校管理机制 维护教师身心健康
——深圳学习归来有感
王岷芳
上周有幸参与了学校青年教师协会的外出学习机会——参观学习深圳教苑中学与深圳高级中学。除了感叹两所学校气势恢宏的教学楼,优雅美丽的教学环境以及过硬的课堂教学。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深圳高级中学的学校管理机制——建立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竞争体系,把一个年级分成两个级部,让老师们之间展开教学竞争,考试的成绩直接关系着教师的聘用。记得在当时交流的时候,就有同仁提出了关于竞争中的合作与公平问题:过分的强调竞争,有可能导致教师们认为每一个同行都是竞争对手,每位同事都是潜在的敌人。而在\"末位淘汰制\"这样巨大的压力下,教学成绩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化为教师内部的生存竞争。有的教师为了成绩自动地开始加班加点,而这样的举动对别的老师又是一个警告,于是,新一轮竞争的恶性循环开始了,这怎能不使教师疲惫的身体雪上加霜?这势必对学校的发展也产生致命的影响,对于深圳一个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特区,他们的学校也采取的是企业管理的模式——用竞争去激励教师,去进一步挖掘教师的潜力,这可能也是深圳高级中学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深圳”四大名校”的最主要原因,不可否认,这与深圳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特区这一大背景是分不开的。本人也想就这一点来谈谈对于学校管理机制的粗略看法。
最为中部内陆地区的教育强省的名校,目前许多教师还承受着工作、经济和身心三重压力。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关键在于张扬管理人性,让教师安心、舒心、热心、尽心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1、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教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些正是作为生命体的人的主要特性。学校管理要正视这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确立生命意识,关注生命,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民主管理。全球三大旅游公司之一罗森帕斯公司,以重视员工的人性化管理著称,提出\"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新原则。他们认为对员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公司,公司的管理既给员工带来快乐,也可以给员工带来沮丧甚至恐怖。员工们把糟糕的情绪带回家时,造成家庭不和,这种家庭矛盾又进一步恶化他的情绪,最后这种恶劣的情绪会发泄到顾客或员工之间,进而导致公司经济下滑。罗森帕斯公司的做法就是体现了管理的非理性主义方向。
学校领导要发扬民主作风,尊重、信任教师,确立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为教师创造展现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条件。要加强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建立起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在用人策略上坚持特色特用,为每个教职工创造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在评价上,摆脱狭隘的个人情感因素。使领导干部和教职工之间形成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精神,教职工之间形成团结、合作的群体关系。让教职工在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中,怀着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
学校领导要完善学校内部的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老师。同时创设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帮助教师将心理压力转化为激励性的动力,增强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2、 完善各种制度,用合理的制度来制约人,引导人,激励人
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制度的科学化、精确化,把评价制度制订得非常细致和繁琐,难于操作。管理的量化应该是宜粗则粗,宜细则细。我们都敢肯定用那些所谓的量化条理去考核魏书生、钱梦龙,他们都不会是优秀教师。过细的死板量化管理,只能是弄得教师不是潜心教学研究,而是诚惶诚恐地去应付那一张张的量化表格。评价制度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衡量教师的劳动成果,要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更要直观、易操作,重在鼓励。
建立规范的用人制度。有了合理的制度还要有正确执行制度的干部。用什么样的干部就是树什么样的旗帜。学校要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监督、评价等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管理程序。学校的腐败,特别是用人的腐败必然导致学校教育的失败。选用干部要有严格的程序,避免腐败因素搀杂其中。
3、 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结合,用优越的制度凝聚、吸引教师
学校的管理,说白了就是平衡不同层次教师的心态。必备的制度管理不可缺少,更重要的是推行情感管理。学校的制度管理过于僵化、死板、苛刻,必然导致职工怨声在道,必然影响师生的情感,进而影响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的管理者,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任何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必须考虑到\"教师心理\"这一层面,把大部分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底线,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行人性化管理。
学校应以人为本,守住人性。学校领导要关心、尊重教师,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教师具有了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塑造出优秀的经验教学成果。学校要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4、 依法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目前,中小学教师合法的权益得不到维护,主要表现在没有被关注身体健康状况、超时劳动得不到合法的报酬等方面。
5、 多元化的激励措施,合理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
管理是一个复杂过程,它既是科学又包含很大的艺术性,并不会因为某一措施的执行就一定会带来某一结果。所以,在进行激励时,一定要区分不同的人群。对人群的分析和划分有助于决策层判定采用啊一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从需求层次分析来看,人们的需求按等级次序排列有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及自我实现。例如,对于以生理需要为主的层次低、素质低的员工群体,关心的重点是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这一层次的员工主动、创新性的行为少,以单一指标进行业绩考核比较易于操作;对于关心自我实现的素质较高的员工群体,硬性淘汰制存在较大弊端。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都指出,在群体激励中,正面的激励远大于负面的激励。正面的激励措施很多,但都与\"情\"有关,即对员工行为的奖励和肯定、与业绩挂钩的薪金、升职制度、组织的认同感、地位、名誉等。关键是它的评价指标较多样化,对人的考核也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这种寓\"情\"于\"理\"的管理是国际上大企业较为流行的方式。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靠教师来完成,学校管理者应该采取一切措施来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
末尾不由又想起了深圳高级中学的校训第一条“学会生活”,我想说,不仅学生要学会生活,教师更应学会生活,只有会生活的教师才会培养出会生活的学生,而不是一部考试的机器,这也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