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研活动总结
这学期对于我们组的四位老师我来说,时间上感觉过的太快了,每天像上紧发条的机器,一来到学校就一分一秒的算计着,生怕浪费一点教学时间,耽误教学进度。时间紧任务重,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困难重重。四年级的基础不好,王老师在教学上紧抓,每一次测试成绩都有新的进步,一点也不落后。六年级孩子的数学作业直至毕业拿出来本本都是精品。在向她取经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了她得付出多少的时间和心血。再加上王老师又负责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工作也非常忙碌。经常需要调课上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老师把所有的课都补回来,还见缝插针的给孩子们多上一点课,一点也没有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突出。状况,真的很让人头疼。即使是这样,马老师也从不放弃他的学生,每天都辅导差生辅导到很晚,我有时候走得晚,都5:40了他还在辅导差生。付出就有回报,他带的四.五班的成绩这次期末考试进步了一个名次,让大家十分惊喜。我们和他一起感受四五班孩
子的进步,真的和他一样高兴。我自己呢?一方面费尽心思的搞好导学案的实验,把实验形成文字,积累成经验。这学期在学校的《导学案的制定和使用》开题会上做为实验老师第一个发言,获得了上级领导和校长的称赞。
这个学期,我们在李校长的鼎力支持下,在各位老师们的无私配合下,我们依然坚持不懈的进行导学案的实验。在复习时间这么紧的现实情况下,只要能用导学案的课我们就用,就冲我们组各位老师的这份执着和坚持,应该为他们点赞。
教研组集体备课是进行导学案研究的最重要的手段。即使不是教研时间,我们也抓住这三五分钟的点滴时间进行集体讨论,这学期我们重点研究两方面的内容。(1)导学案中共同关注的教学预设。(2)导学案在不同课型中的不同形式。
(1)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十分关注到的教学预设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怎样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思维?
2.如何让学生从探究的体验与数据分析中,发现事物的规律?
3.学生在讨论时,如何调动他们互相吸纳他人的意见与思维结晶?
4.师生在提问对答中,应该怎样激发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有了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对问题的提前预设,最后就有令人满意的教育生成。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并且安排得当。到最后正式讲课时,我们感受到学生在课堂中,有着非常主动地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2)现在我们的导学案,根据不同的课型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比如概念课,就给学生一份完整的导学案,根据导学案的内容学习。计算课和解决问题的课,可以课件(智慧课堂)与学案相结合,通过课件解决重难点内容,学案上更多的呈现练习题。图形课,微视频和学案相结合,微视频更能体现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更直观,而且可以反复看。随着我们研究的深入,导学案的呈现
形式越来越多种多样,相信它能在教科研的这座大花园中大放异彩,花香满园。
感谢大家的耐心倾听,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