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习性
紫荆,俗名满条红,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紫荆高可达15米,胸径50厘米,在园林中多以灌木形式应用。紫荆单叶互生,全缘,叶脉掌状,有叶柄,托叶小,早落。花于老干上簇生或成总状花序,先于叶或和叶同时开放;花萼阔钟状;花两侧对称,上面3片花瓣较小;子房有柄。荚果扁平,狭长椭圆形,沿腹缝线处有狭翅;种子扁,数颗。紫荆为落叶乔木,经栽培后常成灌木状。叶互生,近圆形,顶端急尖,基部心形,两面无毛。花先于叶开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花玫
-1-
瑰红色,小花梗纲柔。荚果狭披针形,扁平,沿腹缝线有狭翅不开裂;种子2—8颗,扁圆形,近黑色。紫荆性喜欢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蘖性强,耐修剪。
二、栽植管理(一)立地选择
紫荆栽植一般在春季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栽植需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处,穴内施腐熟堆肥作基肥。
(二)栽植种类
紫荆有两种。一种是平常说的紫荆,花色紫红,形如蝴蝶,景色奇特,艳丽可爱,当叶子还没长出时,枝条上花已盛开,所以又称“满条红”。另外一种叫洋紫荆,香港市花。花朵硕大,颜色紫红,花瓣五出,中有白色脉状彩纹装点其间。花期从十月开始,十一月中旬到次年一月最为繁盛,一眼望去,连树连枝,灿若云霞,直到二月才渐次凋谢。它的叶子质地如皮革,呈圆形或阔心形,顶端裂开成两半,裂的深度几乎为叶长的三分之一,形如羊的蹄甲,故又称为羊蹄甲。
(三)管理技术要点1、浇
水
紫荆喜潮湿环境,种植后应立刻浇头水,第三天浇二水,第六天后浇三水,三水过后视天色情况浇水,以保持泥土潮湿不积水为宜。夏天及时浇水,并可叶片喷雾,雨后及时排水,
-2-
防止水大烂根。入秋后如气温不高应控制浇水,防止秋发。入冬前浇足防冻水。翌年3月初浇返青水,除7月和8月视降水量确定是否浇水,4至10月各浇一次透水,入冬前浇防冻水。第三年使用同样方法灌溉,第四年进入正常治理,但防冻水和返青水要浇足浇透。如前提答应,4月中下旬和9月下旬浇一次透水,其他季节可靠生成长。有人以为紫荆耐旱,怕淹,实在紫荆是喜潮湿环境的,只不外不能在积水状态下生长。
2、施
肥
紫荆喜肥,肥足则枝繁叶茂,花多色艳,缺肥则枝稀叶疏,花少色淡。应在定植时施足底肥,以腐叶肥、圈肥或烘干鸡粪为好,与种植土充分拌匀再用,否则根系会被烧伤。正常治理后,每年花后施一次氮肥,促长势旺盛,初秋施一次磷钾复合肥,利于花芽分化和新生枝条木质化后安全越冬。初冬结合浇冻水,施用牛马粪。植株生长不良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5%尿素溶液。
三、病虫害防治
1、紫荆角斑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呈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扩展后,互相融合成大斑。感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常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死脱落;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尾孢菌、粗尾孢菌两种。一般在7至9月发生此病。多从下部叶片先感病,逐渐向上蔓延扩展。植株生长不良,多雨季节发病重,病原在病叶及残体上越冬。
-3-
防治方法:
1、秋季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
2、发病时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至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80%代森锌锌500倍。1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紫荆枯萎病:叶片多从病枝顶端开始出现发黄、脱落,一般先从个别枝条发病,后逐渐发展至整丛枯死。剥开树皮,可见木质部有黄褐色纵条纹,其横断面可见到黄褐色轮纹状坏死斑;该病由地下伤口侵入植株根部,破坏植株的维管束组织,造成植株枯萎死亡。此病由真菌中的镰刀菌侵染所致。病菌可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存活时间较长。主要通过土壤、地下害虫、灌溉水传播。一般6至7月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2、苗圃地注意轮作,避免连作,或在播种前条施70%五氯硝基苯粉剂3至5斤/亩。及时剪除枯死的病枝、病株,集中烧毁,并用70%五氯硝基苯或3%硫酸亚铁消毒处理。
3、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粉400倍,或用抗霉菌素120水剂100ppm药液灌根。
3、紫荆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初病斑红褐色圆形,多在叶片边缘,连片并扩展成不规则形大斑,至大半或整个叶片呈红褐色枯死。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小点;为真菌病害,病菌以菌
-4-
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植株过密,易发此病。一般6月开始发病。
防治方法:
1、秋季清除落地病叶,集中烧毁。
2、展叶后用50%多菌灵800至10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500至1000倍喷雾,10至15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
4、大蓑蛾:鳞翅目蓑蛾科飞蛾。幼虫在护囊中咬食叶片、嫩梢或剥食枝干、果实皮层,造成局部枝条光秃。
防治方法:(1)秋冬摘除树枝上越冬虫囊。(2)6月下旬至7月,在幼虫孵化危害初期喷敌百虫800至1200倍。(3)保护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
5、褐边绿刺蛾:俗称青刺蛾、褐缘绿刺蛾、四点刺蛾、曲纹绿刺蛾、洋辣子。属鳞翅目、刺蛾科;幼虫取食叶片,低龄幼虫取食叶肉,仅留表皮,老龄时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有时仅留叶柄,严重影响树势。我市一年发生2代,越冬幼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化蛹,成虫发生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发生期在6月末至7月,成虫发生期在8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发生在8月下旬至10月中旬,10月上旬幼虫陆续老熟,在枝干上或树干基部周围的土中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1)秋、冬结合浇封冻水、施在植株周围浅土层挖灭越冬茧。(2)少量发生时及时剪除虫叶。(3)幼虫发生早期,以敌敌畏、敌百虫、杀螟松、甲胺磷等杀虫剂1000倍喷杀。
-5-
6、透翅蛾:鳞翅目蛾亚目透翅蛾科的通称幼虫是钻蛀性害虫,喜在树木枝干内蛀食木质髓部,引起树液向外溢出。某些种类也蛀食树根或瓜果。树木受害后往往内部被蛀食一空,树势衰退,枯干致死。
防治方法:(1)秋后彻底消除虫卵,消灭其中幼虫。(2)6、7月份,经常检查,发现新枯萎枝梢,及时剪掉,消灭其中幼虫。(3)在粗枝上危害时,可注入敌敌畏或乐果50倍液。
7、蚜虫:蚜虫的成虫和若虫主要刺吸紫荆嫩枝的汁液。防治方法:
1、发生期喷40%的乐果乳剂、或25%的亚胺硫磷乳剂或80%的敌敌畏乳油毒杀若虫、成虫。2、保护和利用食牙虻等害虫天敌。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