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县域经济发展愈见重要。作为自治州级行政区域下的一个地级市,通辽市代表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备受关注。然而,在通辽市的县域经济发展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通辽市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 1.资源禀赋单一
通辽市的县域经济主要依靠采煤、油田开发和农业,能源和地质矿产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不同能源的开发周期的不同,过度依赖某种资源,就会导致经济发展的波动。 2.体制改革缺位
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然而,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不确定性,加之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的建设,使得县域经济发展可以突破的空间较小。 3.人才缺乏
通辽市的人口规模和社会经济条件都较一线城市存在差距,这也导致其相对缺乏人才优势。虽然近年来各地政策对人才引进力度大,但是通过各类调查和实地走访可以了解到,仍存在、不少人才沉淀于一二线城市,对通辽市的人才引进构成一定的障碍。 二、对策建议 1.加强资源开发
为避免过度依赖某种资源,通辽市应加大其他资源的开发力度,例如旅游资源、畜牧业等,在多元化的基础上保持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避免自然资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2.推行新型农业
通辽市应在发扬传统农业的同时,也应尝试新型农业的引进,例如“点对点”销售、农业互联网、地下水循环利用等,从农业的供给侧加强其经济贡献,在县域经济的整合中扮演重要角色。 3.创新人才政策
通辽市应开展更多创新人才政策,鼓励优秀人才来到通辽市发展并为其营造更优越的发展平台、薪酬待遇和生活环境。同时抓好培训体系建设,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通辽市应加强县域经济的体制建设。实行政企分开办,强化企业管理,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县域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体制创新,引领县域经济持续稳健发展。 5.加强城镇工业化建设
通辽市应发展城市工业,通过产业转型升级,缩小城乡差距。在产业链、人才、科技和资本等方面带动企业发展,实现城镇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有机统一。 三、结论
在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同于发达地区的发展优势被单一资源和政策转变不确定性等问题所遮蔽,因而提出以上对策,有助于通辽市县域经济脱颖而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县域经济提供借鉴和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