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讨 影响钢板浅圆仓储粮因素的探讨 ・55・ 影响钢板浅圆仓储粮因素的探讨 张鹏 刘 鹏 (中央储备粮天津东丽直属库我库于1998年建设了6栋高大平房仓和8栋 钢板浅圆仓,它们具有仓房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 300300) 2仓型对储粮的影响 等特点,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储粮工作,但是使用钢 板浅圆仓进行储粮在我国尚属探索阶段,它的储粮 技术需要我们自己探索和总结。 2002年钢板浅圆仓开始在我库使用,为了储 粮安全,首先对仓房仓壁进行改造,增强隔热保温 性能和加强仓房气密性,使其能够适用于长期储 粮;其次合理选择储粮品种,因为仓房的高度大, 落差比较大,不适合储存易破碎的储粮品种;最后 充分利用夏季“冷心”,确保储粮安全度夏。 1钢板浅圆仓仓型及其改造 我库钢板浅圆仓进出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吞 吐量大,占地面积小的特点,仓壁和地坪进行防潮 处理后,符合储粮要求。钢板浅圆仓呈一字排列, 东四座仓,西四座仓,中间部位是工作塔。每仓直 径均为22.86 m,装粮高度16.3 m,仓顶为圆锥 形,顶中心高6.097 m,仓顶为0.8/nlTl彩板,仓 壁钢板厚3 mm ̄-4 ITIITI。仓房顶部和仓壁部分只是 薄钢板,没有采用任何隔热措施,存在仓壁太薄、 温差大、有结露等状况,容易造成粮食损坏。 外壁做骨架、做外封板,中间填充聚氨脂发泡 材料。具体方法为:先在仓外壁50 mm---80 InlTl之 间设置一骨架,用角钢ISOX4斜向连接做支撑,外 面再用铆钉固定0.5 ml'n厚的镀锌板。在其中间填 充聚氨酯发泡材料(密度50 kg/ms、导热系数为 0.033 W/m・k)。仓顶隔热保温密闭采用聚氨酯发 泡材料,不需垄骨,直接喷涂30 mm ̄50 l'nln厚聚 氨酯。该种方法既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又起到了 密闭作用。按照《浅圆仓储粮技术规程(试行)》的 要求,对改造后的钢板浅圆仓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在500 Pa压力下,压力半衰期为90 s。 *收稿日期l 2O14—10—10 通讯地址: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铁跃进路华粮道l号 2.1选择储粮品种 2.1.1小麦的储藏特点 吸湿性强:小麦种皮较薄,组织结构疏松,吸 湿能力较强。 后熟期较长:品种不同,后熟期长短也不同。 较耐高温: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 耐储性好:小麦最大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耐储 性。 易感染虫害:小麦是抗虫性差、染虫率较高的 粮种。除少数豆类专食性虫种外,小麦几乎能被所 有的储粮害虫侵染,其中以玉米象、麦蛾等危害最 严重。小麦成熟、收获、人库正值夏季,此时是害 虫繁育、发生的阶段,入库后气温高,若遇阴雨, 就会形成害虫非常适宜的发生条件。 2.1.2玉米储藏特点 原始水分高:玉米主要产自我国北方,收获时 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处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 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所以玉米的原始水分一般较 高。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华北地区一般为15 ~ 20 ,在东北和内蒙地区一般为2O "-'30 。 成熟度不均匀:玉米的成熟度不均匀,这是由 于同一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不同,致使顶部 籽粒成熟度不够。成熟度不均匀的玉米,不利于安 全储藏。 呼吸旺盛:玉米胚部占籽粒总体积的1/3,占籽 粒重量的10%~12 。胚部含有3o 以上的蛋白质和 较多的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正常玉 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n倍。 玉米的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 易酸败:玉米胚部含有整粒中77 "-89 的 脂肪,酸败先从胚部开始,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 ・ 56 ・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5(3) 问题探讨 于胚乳。 易霉变:玉米胚部营养丰富,微生物附着量较 大,其带菌量比其他禾谷类粮食高得多。玉米胚部 是虫、霉先为害的部位。 2.i.3粮食入仓的破碎率与自然分级 由于玉米比小麦的颗粒大,自重大,钢板浅圆 仓进仓作业时,粮食由仓顶直接进入,所以粮食会 与地面或粮面剧烈撞击,容易造成粮食破碎。根据 物理学理论,自重越大,落差越高,下降速度越 快,破碎几率就越高。 钢板浅圆仓入粮时,仓身较高,粮食籽粒从高 处落下,下落的粮食流动会带动空气运动,在仓内 形成一个涡旋气流,由于涡旋气流的运动,将粮食 表面上细小的、较轻的杂质吹向仓壁。随着粮食逐 渐进入,粮面不断升高,在靠近仓壁的位置形成环 形的轻型杂质区域,而沉重的杂质基本集中在中间 的位置,形成柱形重型杂质区。 目前,我库储粮品种有小麦和玉米,由于这两 种粮食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人仓时的破碎率不 同,储藏特性差异明显,我库钢板浅圆仓储藏品种 选定为小麦。 3夏季储粮“冷心热皮”现象 我库新建的钢板浅圆仓建筑材料是导热性较高 的材料,但是硬件设施完善,仓壁、仓顶和地面都 已经做过改造,适合储粮。在夏季,接受长时间日 照辐射后,热量经过传导作用进人仓房,导致与仓 壁接触的粮食受热后温度上升 同时,经过仓顶传 导的热量聚于粮仓粮面空间而影响粮面温度,促使 粮面表层温度上升。由于粮食是热的不良导体,热 量在粮食籽粒间的传导速度是缓慢的。根据有关部 门实验分析,粮堆厚度越大,相同时间内粮食温度 变化越小;到达一定程度后,粮食温度变化就极其 微弱。而钢板浅圆仓的粮堆粮层高达13 m以上,表 层面积约400 m2,粮堆体积大,热粮层热量传导到 粮堆中心位置需要很长时间,这样粮堆中心温度上 升就十分缓慢,在夏季必然会形成粮堆四周热,中 心冷的“冷心”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库普遍存在。 3.1 “冷心”现象对储粮的有利方面 每年冬季对钢板浅圆仓中的储粮都要进行机械 降温通风,促使在仓内形成冷心。在夏季,保证使 粮堆中心附近的粮温保持在1O℃以下,四周平均 粮温在25℃左右,粮堆中心与四周形成温差。在 这种粮食温度梯度引起的蒸汽压梯度下,粮堆内为 微气流气体形成中心气体下沉,四周气体上升的自 然对流现象。在夏季的冷心现象限制了储粮害虫的 生存环境,害虫一般发生在热粮层部位。为此,我 库采用了粮面施药自然潮解缓释熏蒸,利用对流气 体,PH。沿粮堆内气体运动方向进行扩散。熏蒸 过程中,对全仓PH。浓度进行检测,其有效熏蒸 浓度达到14 d以上,可以保证熏蒸杀虫效果。 3.2 “热皮”现象对储粮的不利方面 首先,因储粮品种是小麦,表层、四周和内部 温差较大,粮堆的表层,即粮面以下30 cnl~ 50 cm左右的局部出现结露、发热甚至“点翠”现 象,粮仓四壁出现挂壁现象。粮堆发生虫害的主要 部位集中在粮堆表层等粮温变化活跃区域。为了解 决低温储粮粮堆在温度上升季节出现粮堆表层和四 周区域温度升高,局部结露发热和害虫危害的问 题,必须解决“冷心热皮”现象,才能保证表层粮 食的储存安全。 3.3仓房密闭隔热 采取相应隔热保冷措施,3月中旬高温来临前 对风道口采用隔热垫或其它隔热材料进行密闭;环 流熏蒸口各种阀门要及时关闭。 3.4运用机械通风技术.平衡粮温,减轻“冷心 热皮”现象 第一步是提高粮堆“冷心”温度,即冬季通风 的基础温度控制在一5"C左右。第二步,开春4月 初,平衡粮温,从而降低“冷心”与“热皮”之间 的温差,平均温度控制在5"C~1O℃。第三步,8月 末9月初,即在表层粮温刚刚产生吸湿层后,选择 夜间1O℃ ̄15 ̄C的低温天气进行机械通风,破坏吸 湿层,防止产生结露现象。同时,第二、三次通风 前,表层粮面进行人工翻动,有利于提高通风效果。 4结束语 实践证明钢板薄壁仓储存粮食需注意控制进粮 水分,一般不超过13 。虽然壁薄,外界温度易 传人,但粮食是很好的绝热体,只有15 cm以内的 粮温有变化。同时吸热快,散热也快。粮仓内由于 有测温装置,因此在控制室就可以进行检测。一旦 粮温有明显变化,便可及时处理。钢板仓受外界影 响,仓内外温差很大,储粮容易结露。因此在仓顶 设排气管道和安装轴流风机是非常必要的。在仓底 设机械通风装置,铺设通风管道,用移动式的风机 通风进行安全储粮。还可用移动式冷却通风装置使 粮温保持在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