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央水系景观管理方案

来源:六九路网


中央水系景观管理方案 8.3.1项目水系景观分析

由于人们对水景的向往,时下新建的住宅小区,水景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项目水景耗资千万,分担每平方造价600元,可见开发商对此也十分重视。

水景日渐普及,其维保安理问题,也逐渐为业界和广大业主所关注,我公司在考察

外地优秀楼盘并结合本项目特点提出以下管理办法:

水处理水质目标:达到国家《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B类及以上标准,且运行维护成本最低。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序号 标准值项目 分类 1 2 3 色 嗅 漂浮物 A类 B类 C类 不超过25色度单位 无明显异嗅 颜色无异常变化 不得含有任何异嗅 不得含有漂浮的浮膜、油斑和聚集的其他物质 1.2 不高于近十年当月平均水温2℃2) 0.5 不高于近十年当月平均水温4℃ 4 5 透明度,m ≥ 水温 6 7 PH值 溶解氧(DO),mg/L ≥ 6.5~8.5 5 4 3 服务与品质同步 1

8 9 10 11 12 13 14 高锰酸盐指数,mg/L ≤ 6 6 4 0.5 0.02 0.15 0.5 0.01(海水0.1) 10 8 0.5 0.2 1.0 1.0 0.1 生化需氧量(BOD5),mg/L ≤ 4 氨氮1),mg/L ≤ 非离子氨,mg/L ≤ 亚硝酸盐氮,mg/L 总铁,mg/L ≤ 总铜,mg/L ≤ 0.5 0.02 0.15 0.3 0.01(浴场0.1) 0.1(浴场1.0) 0.005 0.02 0.005 15 总锌,mg/L ≤ 0.1(海水1.0) 1.0 16 17 18 19 20 21 总镍,mg/L ≤ 总磷,(以P计)mg/L ≤ 挥发酚,mg/L ≤ 0.05 0.02 0.01 0.2 0.1 0.05 0.1 0.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 0.2 总大肠菌群,个/L ≤ 粪大肠菌群,个/L ≤ 10000 2000

根据景观水系的水质处理目标和运行维护成本控制要求,本项目将采用物理、生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处理。整个水系考虑综合水量平衡,实现整体大循环和局部流动相结合,弯曲轻快的表面流湿地溪流和恬静宽阔的中央水景区动静结合。运用人工湿地和水生态系统集成技术,构成风拂柳岸、水面清洁、鱼戏莲荷、流水淙淙的怡人水景景观。 8.3.2水系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服务与品质同步 2

①当水生植物不适于新的生存环境,调整种植新种类的水生植物。 ②随时去除植物残骸,防止产生污染或影响水流。

③注意随时控制水位,利用周期性换水、排水防止蚊子的生长。

④防止产生湿地堵塞,防止产生砾石介质堵塞,漂浮物的积累产生的堵塞。 ⑤采取割、捞、扫、排、灌方式全面营造一个良性的湿地生长环境。 ⑥当采取中水或低于IV级水作为补充景观水,并增加处理措施,可采取气浮水处理方式。

⑦在人工湖中注意合理设置造流及曝气装置,防止蚊蝇和保持水质净化。 8.3.3水系管理工作内容

日常管工作内容 理项目 水质特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征参数(1)检测频率为6次/年。冬季和春季为1次/2月,夏季和秋季为1次/检测 月; (2)依据水质检测结果能快速判断水质变化趋势,随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水质。 水生植(1)对枯死植物实施更新补植,以保证群落结构的稳定; 物的管(2)对残梗败叶即使清捞,避免沉积水底形成新的污染; 理 (3)及时收割沉水植物,避免导致沼泽化,同时可增加污染物输出量。 水生动(1)及时清捞动物残尸,并视具体情况适量补充; 物维护 (2)对总量过多、单一物种优势过于明显、雄雌比失调等现象,加以控制,确保生物链的结构稳定。 水位控(1)表面流湿地中,在春天降低水位以促进新枝生长 。在湿地运行的制 第1年, 隔一段时间使水位下调1次 ,湿地全面充氧,维持幼苗的正常生长。另可提高湿地中的溶解氧水平 。生长季节每月湿地排干1次 ,再立即将水位升高能将氧气充入湿地 ; (2)在潜流湿地床的水位管理如周期性淹水以及植物栽种不久后的淹水都有 助于控制杂草。周期性淹水和排水有助于打乱蚊子的生长周期,而控制蚊子数量。湿地出水水位要可调节,便于湿地的变水位运行,改善湿地的运行效果。 服务与品质同步 3

杂草处(1)人工湿地水热条件好且富含营养,杂草极易生长。控杂草, 优选理 的高效植株的生长占优 ,有助于改善整体外观; (2)部分保植草系有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 ,维系生态系统的平衡。杂草可通过调节水位(在种植后不久 ,采用表面淹水减少杂草)和人工拔除来控制 。尽量在湿地中不使用杀虫药剂。 冬季运冬季因为温度低而微生物活性降低,促进湿地为效果需要延长水力停留行 时间。冬天湿地中的大型植物可用作覆盖层来保护根围结构免于冰冻。从湿地类型来考 虑 ,潜流湿地的保温效果优于表面流湿地 。认为人工湿地在冬季运行有问题的人通常将湿地的处理效果全部归因于植物的作用,而植物的地上部分通常在冬季 会死亡 湿地堵(1)人工湿地中,漂浮物的积累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 。处塞 理和预处理程度不够容易导致大型植物床的堵塞。在水平潜流湿地中水流大部分以潜流方式通过活的根和茎造成的沟以及土壤孔隙。根和根茎的生长会扰动和弄松土壤 。采用阶段式进水可有效防止堵塞; (2)运行和维护潜流湿地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砾石介质的堵塞 。进水和出水堰的高度决定了表面流湿地的使用寿命 。 水面日(1)水面漂浮物的清理打捞、水质检测、水生植物的收割、各种水生生常管理 物的人工或生物调控; (2)制定相应的水系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树立小区居民自觉保护水系环境的意识; (3)对相关人员进行水系养保安理培训,制作工作手册; (4)配备专门的水系管理人员,定期维护,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长效管理。

8.3.4水系管理服务措施

服务 服务措施 要点 割 在合适的季节对已达到使用寿命的水生植物进行收割。 捞 在湿地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水生植物会落叶,随水流的流入会流入一些生活垃圾,要及时进行打捞。 对湿地走边缘植物落叶及生活垃圾要及时清扫,避免落叶及生活垃圾堵塞流水通道。 排 要及时的根据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天气情况和管理需要排除多余的水量。 灌 要及时的根据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天气情况和管理需要及时对湿地系统补水。 修 修补损坏的围堰,围堰的好坏决定了湿地系统效率的高低。

服务与品质同步

4

8.3.5水系管理难点与拟采取的解决方式

水系管拟采取的解决方式 理难点 蚊蝇滋保证水体流动和一定的溶解氧,消除死水区主要是在人工湖的死生 角,尤其是在水生植物密集区(水体流动情况很差)设置推流和曝气装置,将死水变成活水。资料表明,当水体流速达到0.09m/s时,溶解氧大于4.5mg/l蚊蝇的幼虫就无法在水中生长,蚊蝇滋生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水草的种植面积要大于水体面积的1/4~1/3才能发挥其净水作用。并放养一定的比例的鱼类和贝类也可控制蚊虫生长。对水生植物的种植和管理要有明确的操作细则,种植区的选择和设计很关键。采取圈养和种植槽措施的,一定要漫水15M以上,而且需要活水流进行交换。 景观水(1)在小区居民和相关人员中树立节水意识,本项目设计、施工上须源缺乏 有节水措施 (2)采用中水或低于IV级水(地表水标准)作为补充水的景观水,增加强制处理措施。在欧美和日本,强制措施一般都采用气浮水处理方式。气浮法也应用于含藻水处理。气浮法可以彻底除去水体中的85%藻类和悬浮污。另外气浮设备可以间断工作,即开即用。 (3)充分利用非常规水,则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非常规水是指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地表水、地下水的水源,它包括雨洪水、污水处理回用水、海水、微咸水等。充分利用非常规水,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必要手段。 雨水、洪水的利用,是城市充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不仅是指狭义的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还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迳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设计施工单位可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景观用水、绿地灌溉,或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直接增加入渗量。 死水 目前景观水多为封闭性和非流动性的死水特征。水质更容易腐败发臭,而且水藻在静止的水体中也更容易疯长。要净化水体首先需要在水中造流,使死水变为活水,以强化水体的自净作用。对水体充氧、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可以有效地消除水体的缺氧(厌氧)状态,避免黑臭等情况发生。国外有资料报道,当溶解氧含量在4.5mg/l以上时,水体就处于一个良好的好氧环境,不但会激发水中微生态的作用,而且这样的环境可控制蚊蝇滋生。在人工湖中合理设置造流和曝气装置对于水体净化和蚊蝇防治都有着明显的作用。 害虫与水生与池边植物相对来说没什么问题.如果能迅速发现并治理植物害疾病 虫,就能避免使用太多化学物质,一定要检查专用药物说明,看看它们在池塘边使用是否安全. 睡莲易受蚜虫或甲虫的伤害,把害虫摘掉或用水管将它们冲入水中,在那里它们会成为鱼的一顿美餐. 蛞蝓和蜗牛会攻击青葱等水边植物,特别是玉簪.晚上拿一个手电筒去服务与品质同步 5

把它们都摘下来,或者可以使用无毒的药物以避免毒害野生生物和水体. 水质污(1)自然水底。水池中打了3口深约3-4米的井,与地下水沟通。 染 (2)种植大量水生植物。水池种植了大量的水生鸢尾、睡莲、芦苇等水生植物,对水体过滤净化有作用。 (3)有循环装置,每天定期开放,这样使水体不缺氧,达到良性循环,每年养护成本较低。 (4)阳光可促进水中苔藻类的疯长,有效的除藻措施和滤除措施可以避免大量藻类的侵入.藻类可以通过配备的过滤等系统来滤除. 干旱 在干旱的天气延长的情况下,有必要保持一定的水位.如果用软管给池塘灌满水的话,让水从一定高度落下,这样有助于驱散氯气.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水位下降进,底衬不能露出来.在干旱的时期关上所有的喷泉或瀑布以减少水分损失,用掩蔽物覆盖部分水面也有助于保持水分. 安全隐清江山水项目中央水景约2万平方米,广阔的水域,不可避免的存在各患 种安全隐患,例如水中动力、照明的供电安全,铺装面的防滑防跌,喷流的速度、噪音等。 (1)规范设计。如设计的涉水池,多为儿童嬉戏的主要场所,在设计水下涉水池时,其深度应不超过0.3m,池底还须进行防滑处理,应避免种植苔藻类植物,对用于跨越水面作用的水面涉水池,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认真监督施工方做好基础处理,水面涉水的踏步石面积应不小于0.4m×0.4m,并满足连续跨越的要求。 (2)细节处理。水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都应精心处理,如河道中石质驳岸,包括上下平台、汀步、栈桥、栏索等,基础应夯实,安装应牢固,河道中的木质栈道、驳岸等木质材料,应精心选择,建议多选用经防腐和干燥处理的户外炭化木,既使是用于连接和固定木方的金属配件(如钉子、螺栓),也应严格采用不锈钢或镀锌材料制作的,另外对有潜水泵、水景灯饰的水景区域,还必须仔细检查每一段线管,严防绝缘破损导致水体带电。对一些装饰性设施,如喷泉喷头、景观灯等,最好设置防护装置,以免戳伤儿童。为确保水景设施的正常使用,我公司将选派专人对水景区域进行定期检修维护,做到防患于未燃。 (3)安全警示。在水景周围竖立警示牌、对非涉水区域,可考虑设置护栏等安全防范措施;根据具体区域及时间,合理安排或增加保安巡视等方式,尽量杜绝危险事件的发生。 (4)水质消毒。住宅区内的水景,主要目的虽是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观赏效果,但儿童戏水时误饮,小区内遛达的宠物偶尔的吸食等依然存在,因此对于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水质净化的水景资源,如污染严重,毒性较大,势必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水景水的消毒和防污染显得极为重要。笔者建议,在水质净化时,应尽量减少化学药剂及相关的毒性污染,在水景区域内特别是可涉水的水景区域,建议设置水质过滤装置,充分保持水的清澈和卫生。

服务与品质同步 6

8.3.6中央水景水循环自净方式的探索

——建立生态水循环处理模式 (1)设计理念

1)采用构建生态系统的方式,建立生态水景,模拟自然生态环境,达到水体自净的效果.

2)尽可能地减少建筑成本,设备成本, 日常维护成本,在水景要求和资源节约 及再利用绿色环保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3)达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2)生态水处理原理

中央水景周围的绿地因新陈代谢会脱落大量的残花败叶,这些污染物会经过风吹雨淋逐步汇集到景观水。同时绿地由于施肥、喷洒农药也会把一些氮、磷等营养盐排入湖中。所有这些都会或大或小地影响湖中业已存在的生物圈,见下图:

废水(有机物、氮、磷等无机物)

排泄物 腐生细菌 取走过量植物 水生植物(包括藻类) 鱼类等 浮游动物 取走过量鱼类 服务与品质同步 7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中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无机物,无机物又被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植物细胞;水生植物又可成为鱼虾贝等浮游动物的食物;浮游动物又被一部分鱼类捕食;鱼、虾的排泄物及死亡的水生生物的尸体又可被细菌分解成无机物,然后再继续循环下去,构成一条食物链。湖水经过生态系统营养成份的循环后得到净化,称为水体的“生物自净”。

每条食物链都有其一定的“自净容量”,当水体中的营养物超过“自净容量”时,正常的生物循环或生态平衡将被破坏,造成生物圈中某些种群的数量

剧增,常见的如藻类的大量繁殖。

大量繁殖的藻类不但会在水面形成密集的“水华”,影响水体观赏价值,同时藻类的老化、死亡又为腐生细菌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大量的细菌在分解藻类尸体时会耗尽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质恶化、鱼类死亡。 生态学原理处理水体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向水体投放优势菌种,特种鱼、虾、贝、藻类以及培植特定的水生植物来提高水体的“自净容量”;二是人为地从

水体中取出过多的水生植

物以及鱼类等动物,来保持水体中各种群数量上的均衡。两条途径相辅相成。微生物是整个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组成之一。根据水质情况,培育并筛选出生理活性强的微生物,保证其高效的活性,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持续性。

服务与品质同步

8

(3)生态水处理的优越性

1)无需过滤,大大减少设备投资,降低设备的运行费用和设备 的维修保养费。

2)无需专人管理,也能达到水质要求。

3)整个水体自身调节能力增加,对水质的波动可以通过自身的生态来进行调整。

4)营造出一个更自然更优美的天然水景。

(4)水处理方式和方法及优缺点

1).物理方式

景观水体净化的物理方法有机械过滤、疏浚底泥、光调节、水位调节、高压放电、超声波等方法,这些方法效果明显,但不易普及,难以大规模实施。

2)引水换水

由于没有从水质变差的成因上考虑,引水换水是不科学的。 由于一次性换水会造成水源的大量浪费,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另一个问题是污染转嫁(譬如将污水排放到了农村)。 3)循环过滤

在水景设计的初期,根据水体的大小,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的水泵,并且埋设循环用的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如果水体面

服务与品质同步 9

积较大,必定延长循环过滤的周期,使水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引水、换水相比较,虽然减少了用水量,但日常的电能耗费增加了,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 4)化学方法

投加化学灭藻剂,杀死藻类。久而久之,水中会出现耐药的藻类,灭藻剂的效能会逐渐下降,投药的间隔会越来越短,而投加的量会越来越多,灭藻剂的品种也要频繁的更换,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地增加,而这种污染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所以说用化学的方式处理水质,虽然是立竿见影的,但它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5)曝气充氧

目前曝气的方式主要有自然跌水曝气和机械曝气,自然跌水曝气充氧效率低,但无能耗,维保安理简单,在要求充氧量较大时一般很难满足;而机械曝气充氧效率高,选择灵活,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或水塘的充氧。为了保证鱼类的供氧,水体中溶解氧一般应大于3mg/l(亦即B类水质标准值),充氧机数量一般为10-15亩水面设一台曝气机。

曝气的方法只能延缓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 6)微生物方法

在景观水水质恶化的时候,投加适当的适量的微生物(各类菌种),加速水中污染物的分解,起到水质净化的作用。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惊人,呈

服务与品质同步 10

几何级增长,每一次繁殖都或多或少的会产生一些变异品种,导致微生物处理水质能力下降,而且很难控制其数量,其生长又受环境的影响很大,例如温度、气压等等。同时微生物的分解物,会造成藻类的大量繁殖,再次导致水质变坏。

因此用微生物处理水质,必须定期进行微生物的筛选培育、保存、复壮等等一系列专业处理过程,而且不能保证水质状况长期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

7)水生动植物系统

水生动植物系统在控制藻类的过渡繁殖,对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起到的作用尚需进一步试验,若处理不当,反而会因此造成水体的污染和富营养化。许多景观水体养鱼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后,鱼类的排泄物和植物的腐殖质落叶等,造成的均是混浊、发臭的水体。 8)投加PSB

投加PSB是一种新颖的处理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无需单独建处理构筑物,一次性投资省等特点。但投加菌种所需费用较高,处理费用相应会增加。同时由于光合细菌属光能自养菌,不含有硝化及反硝化菌种,因此,光合细菌对微污染水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高,但对氮、磷等植物营养物只能以COD:N:P=100:5:1的比例去除,去除率相对较低。导致湖泊、塘水等缓流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的大量流入,由于光合细菌不具有脱氮除磷的特性,因此,对于微污染水可采用投加光合细菌的处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

服务与品质同步 11

发生。

服务与品质同步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