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届广东兴宁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S

来源:六九路网
1.默写(

2.默写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6题作答,计6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②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③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④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⑤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⑥?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张养浩《山坡羊》) ⑦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⑧布衣之怒,———————— ,以头抢地耳。(《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2)、默写刘方平的《月夜》(4分)

3.古诗默写(共6分) (1)蒹葭凄凄,。(《蒹葭》) (2)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变化暗示社会发展规律的诗句是:“,。”

1.阅读《橡数之谜》,回答下题(15分) 橡树之谜

一个严寒的冬季,我和几个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年轻人,到原始森林去探险观光。为了躲避一头受惊扰而暴怒的黑熊,我们在惊恐中拼命地奔跑,等我喘着粗气停下来的时候,发觉自己掉了队,已是孤身一人。我在莽苍阴森、遮天蔽日的林海深处,迷失了方向。我在森林中兜转。 两天后,我拖着沉重的双腿走出了林海,走进了一片低矮的橡树林。我只觉得眼前突然一亮:我终于见到了完整的太阳!

见到了完整的太阳,见到了橡树,我的心中就燃起了生命的希望。我知道,橡树的果实——橡子,是可以食用的。小时候,我曾吃过橡子面制作的食品,不仅耐饥饿,口感也不错。我急不可耐地寻找橡子,可树上的橡子都被鸟儿和松鼠吃掉了,只留下空空的壳。我趴在地上,扒开积雪,挖地三尺,还是一无所获。

我绝望地靠在一棵枯死的橡树上。凛冽的寒风一阵紧一阵,吹得饥肠辘辘、精疲力竭的我一阵紧一阵地颤抖。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

对生命的渴望使我做出最后的努力。我使尽最后的力气,用匕首刮剥枯死的橡树树皮,想用它们燃起一堆篝火驱散寒冷。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被刮去树皮的树干上有许多小洞,每个小洞都镶嵌着一粒橡子——饱满成熟的橡子,珍珠般闪亮的橡子!

这真是大自然的恩赐啊,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我。我噙着泪,病狂地用匕首挖着小洞里的橡子。那树干,缀着一个个小洞,每个小洞,不大不小,不深不浅,刚好镶进一粒橡子,——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篝火在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洁白的雪地,橡树林显得分外绚丽。我用烤熟的橡子驱散了绝

望,恢复了体力,靠北斗星认准了方向,最后回到了驻地。

同伴们听了我的奇特经历万分惊讶,我的内心深处也沉淀着一个难解的谜。 前不久,遇到一位研究寒带原始森林的专家,他说:“拯救了你生命的不是什么神灵,而是森林中常见的啄木鸟。啄木鸟同许多在寒带森林定居的动物一样,每年秋季都要为自己贮存食物过冬。为了不使贮存的食物被其他动物盗走,它想方设法巧妙地在树上啄洞,把食物贮存在其中。”我惊呆了,好半天默然无语——当年拯救我生命的,竟然是啄木鸟! 专家还告诉我:“啄木鸟贮存食物只选枯死了的树,它们甚至比人类更懂得保护养育了它们的大森林。”

啊,我的橡树,我的啄木鸟,你们现在还好吗? (选文有改动) 【小题1】(4分)为什么说“见到了完整的太阳见到了橡树,我的心中就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小题2】(2分)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 【小题3】(3分)选文第⑥段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小题4】(4分)“难解的谜”是什么?其谜底又是什么? 【小题5】(2分)文中“我”的经历和啄木鸟的做法,分别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各答出一点即可) (1)“我的经历”给你的人生启示: (2)“啄木鸟的做法”给你的人生启示:

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题。 米树香香,糖树甜甜 乔娟

①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越来越怀念在真实泥土里生发出的无污染绿色蔬菜,在日月精华里慢慢长成的农家猪。当注水米、抛光米、含铬含铅米充斥市场,连吃碗米饭都成了奢望时,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爱幻想:如果有那么一种树,来自自然来自山,不喂饲料不喂药,不结苹果不结梨,结出大米白又白。你会认为我在异想天开吗?且慢嘲笑,在地球的某一角,真有这样一种天然纯生专结大米的树。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着一种棕榈科植物,它并无美丽的身姿,开花也不好看,但超务实、超有爱:专门向人提供赖以生存的口粮——大米。不用费心想什么绕口的名字,就叫它米树好啦。 ②米树终年常绿,10年就可长到20米,舒展开的叶子比双人伞还要大,足足有6米。当然,与宽叶相配的是它那直径足有8米的粗壮树干。长这么粗并不是单纯肥胖,人家粗,粗得务实,是专为大肚能容而生的。那胖胖的树干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这种淀粉就是当地土著居民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西谷大米。你会问,明明是淀粉,怎么变成大米了呢?是这样:土著人把米树砍倒后,将树干锯成均匀的一段段,再把每个段落劈成两半儿,用竹制斧头把段落内的淀粉刮出来,放在水桶里用劲儿搅拌,待淀粉沉到桶底,撇去最上面的水,把沉淀好的淀粉晾干,就变成了洁白均匀晶莹剔透的颗粒物——西谷大米。用它做成的米饭,清香可口,软糯滑爽。

③大米好吃却不易得。米树20年的寿命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它和我国南方的竹子一样,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它死后,不管活着时体内存有几百公斤淀粉,都会在死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段干瘪空虚的树干兀自挺立。所以在当地,米树开花是让人心慌的事,一定要抢在时间前面,抢在米树开花前收集淀粉。只要把握得好,一棵米树足足可以得到400斤西谷大米,很高产。

④有米树就应该有糖树,香香甜甜相伴永远。大自然超级给力!加拿大真有糖树。叫槭树,又叫糖槭树,是加拿大的标志和国花,堪称国宝,所以加拿大又叫“槭树之国”,加拿大的国

旗、国徽图案上都有槭树叶子。这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树不仅外形美丽,还超有“内涵”,它为人们送来甜蜜。每到春天,工人们就在高达40米,寿命500年的糖槭树树干上打孔,孔内插上管子,这样,白色的树汁就会慢慢流到桶内。用这种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色泽亮黄,香甜如蜜。它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⑤我国独具慧眼,早在1958年,庐山种植园就引进了糖槭树,继而在湖北、辽宁、北京、南京、长沙等地引种成功。如果有朝一日再引进米树,吃着树上结出的大米,喝着树上流的蜜水,我们的生活就更完美了!(选自《知识窗》2014年第7期)

【小题1】文章第①段用生动的文字,从食品安全问题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 【小题2】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米树或糖树的三个突出特点。(3分)

【小题3】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4】下列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2分) A.米树终年常绿,有10年的寿命,可长到20米高,舒展开的叶子可达6米宽,树干直径可达8米粗。 B.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的米树,每一棵都给人们提供足足400斤的西谷大米。C.米树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所以在当地,一定要抢在米树开花时收集淀粉。D.用“槭树之国”加拿大的槭树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4分)

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 _________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_______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8分)

有欲留客饮者,有酒无肴,搜囊止得八文钱,窘甚。老奴承①言易②办,以六文买二鸡蛋,一文买韭菜,一文买腐渣。第一肴,韭面铺蛋黄,奴捧上曰:虽不成肴,却有取意,名为“两个黄鹂鸣翠柳”。第二肴,韭面砌蛋白一圈,奴曰:是名“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肴,炒腐渣,奴曰:其名“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肴清汤浮蛋壳,奴曰:是名“门泊东吴万里船”,奴爱此诗,勉凑成此,幸勿哂③。客大奖赏。 【注】①承:顺着,听从②易:简单③晒:嘲笑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奴承/言易办B.老奴承言/易办C.老奴/承言易办D.老奴/承言/易办【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有欲留客饮者()(2)是名“一行白鹭上青天”()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奴爱此诗,勉凑成此,幸勿哂。

【小题4】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老奴是个怎样的人?(2分)

1.(浙江杭州201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2.(山东东营20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4分) 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小题1】.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小题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

3.(山东日照2011)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题1】.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2分)

【小题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3分)

4.(广西桂林2011)

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共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小题2】.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 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1.作文(50分)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团结、友爱、互助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社会素养。只有拥有这些优秀的品质,社会才能融洽和睦、协调发展。请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较名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