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年2月2日周报精华版

来源:六九路网
 有人说:日子一旦规律了起来,忙碌起来,你就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是的,寒假班来了,我们要忙起来了!但是,我们要做一个有思考力的老师,而不是个知识的小贩。除了备好课外,我们还要多多接触一些东西,因为只有外在的一些刺激才能让你的思考更合理、更深刻,甚至改变你的一些看法。

最近看了一个今年最火的教育纪录片《盗火者》,以往的教育纪录片大多是一些批判和指责,而这个不同,这个能让人感觉到一种温度,能让你有一种内心的触动!尤其是看到课堂风暴和一些课外新教育模式的探索后,我一直在思考怎样让课堂既充满思想性又充满趣味性呢?接着我突然想到青少年科普新经典——经典数学系列《要命的数学》,于是我迫不及待立马在网上购买了一本,并急不可耐的看完。乖乖不得了啊!这本书用孩子的视角、孩子的笔触以及鲜活有趣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数学的知识,看完之后你的第一反应必然是:原来数学也是这么的有趣~ 但是家长希望孩子在学而思收获什么呢?于是在开课前我又赶快做了个调查问卷:其中一项就是“您希望孩子在学而思获得什么?对学而思的课程和老师有什么样的期许”,从收集的结果来看,无一不指向了——爱上数学、开拓思维!

一、从教师的角色定位谈 教师专业

之前有人说:教师应该是水,一是希望教师能滋养孩子心灵,二是强调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后来有人说:教师应该是一泓泉水,是活水。为了是强调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身。从而知识不在是权威,教师成为师生平等中的首席。再后来又有人说: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自来水,意在强调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举一反三,自助建构知识。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说

法:教师不是一个买矿泉水的人,教师应该是一个纵火者!!!启发孩子思维的火花,让知识成为孩子埋在心里的种子,所谓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一个能让孩子积极思考、勇于思考、大胆思考的教师是好老师。因为创造总在思维框架之外!

二、从学生心理、学习行为谈 教师专业

作为教师(哪怕是一个兼职教师),都不可能仅仅专注于教学。必然要与学

生心理、学生行为习惯产生关系。比如你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怎样鼓励孩子、当孩子学习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解决、家长向你询问解决孩子一些不良习惯时候怎么回答?这些都需要思考。如果我们都凭借自己的主观想法甚至感觉去回复同一个家长的问题,那么家长必然要崩溃了。因为很有可能意见相左,甚至矛盾。这些问题上是否也需要专业呢?

三、从学科钻研角度谈 教师专业

从事哪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必然要对这个学科有感情,觉得它美妙。这是其一。其二就是要了解这个学科的发展史,因为知识的源远流长意味着更新和不断演变,我们慢慢追溯到源头,你就会发现这个学科的价值在哪里?比如《要命的数学》中就讲到十进位制是最伟大的发明。看看进位制的演变后,我们就会特别认同这一点。其三是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其四就是归纳整理题型,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并寻求更好的讲解它的办法。分享一招(在《要命的数学》里偷学的),讲质数那一章节时,我们要是把质数现在对应上汉字,以一种侦探破解秘密的方式练习质数,我想那也是极好的。

四、从“教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谈教师专业

首先教师应该是语言丰富的人,这不仅仅是指教师要乐于分享、乐于引导和传授,教师还应该拥有着鲜活生动形象的语言。比如在课堂上孩子回答问题后,你一个学期的回答都是:好,很好,不错,请坐。好像也不能良好的鼓励效果。其实教师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容易被周围美好事物感动、被自己感动的人。再次教师是一个未长大的孩子,有着一颗童心。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还有很多,请自行脑补~~

最近养成了一个“毛病”:每当我有一些想法,并把它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时候,这时我的脑海中的两个小人总会蹦出来,一个说:还挺不错的,挺有道理的。另外一个就会狠狠的给他一巴掌并怒吼一句:so what!!(那又怎么样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