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
枣庄镇中心小学
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寄托了父母生活的所有希望。在父母眼里,孩子如蕴藏无限生机的种子,积聚了他们太多的理想和信仰。父母把这粒种子埋在生命的春天,期待飞花吐翠,果实累累。然而,生活让一部分父母漂泊异乡,导致不少孩子留守家乡。这些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照管,他们的安全,教育和情感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留守儿童将成为社会发展的牺牲品、成为被贻误的一代。为了使留守儿童接受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就必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作为其中之一的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制定详细可行的管理措施,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经。我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1、给留守学生爱的温暖。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没有爱就不会有留守学生教育的成功。留守学生因缺少亲情而更渴望教师的关爱。教师对他们的爱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于成绩欠佳的留守学生,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友善的接近、朋友的热情,长辈的爱怜、睿智的严厉走进他们的心灵,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鼓起他们扬帆远航的斗志。对于情感失落、抑郁寡欢的留守孩子,学校和教师要有爱心、耐心、恒心,要真诚地关心他们,营造宽容、仁爱、平等、尊重的氛围和人际关系,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尊重、被接受、被欣赏,从而促进他们以积
极和心理状态轻松愉快地学习。
2、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留守学生档案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开学初,学校要了解留守孩子的家庭成员状况、经济状况、父母去向及其相关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并重点记录留守孩子父母和临护人的联系电话、通信地址、家庭情况,每年还要根据升学及其他情况及时补充、变更档案。
3、实施“结对子”帮扶活动。
不少留守学生因为长时间见不到父母,有的性格孤傲、放荡不羁,有的沉默寡言,情绪低落,致使学习成绩波动甚至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安排教师、班干部等和留守学生结成师生、生生间的帮扶对子,随时掌握留守孩子的思想情况和生活状况。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帮扶。
4、加强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设立知心话信箱。 针对留守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我校不仅开好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辟了心理健康教育专栏,还专门设立了“知心话信箱。”开展“老师我想对您说”、“给家长一封信”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5、重视家访。
家访的形式不拘一格,教师多是本地人。可以利用田间地头,赶集或路上偶遇等机会随时随地进行,了解一下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并
介绍一下他们在校的情况,做到信息通畅。
6、设立亲情电话。
留守学生与父母、老师与留守学生家长沟通的主要方式是电话。学校可以公布办公室电话及各班教师的电话号码,供监护人或家长及时与学校联系沟通。
枣庄镇中心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