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来源:六九路网
【课题项目】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杜云明,盖丽娜(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通过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引入教学、实验和实践实训环节实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探讨和总结了创新创业能力构成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能力培养作用,最后给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执行要求。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50-02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法的过程中,掌握课程知识,并相应地提高自身的能力。

首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2.任务解析。在定制好任务后,教师要对制定出的任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务做简单的讲解介绍,明确本节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及重形势的严峻,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点、难点,指出完成任务涉及到的内容,提供相关完成任务关注。并且随着城乡产业化的改革,对未来社会的劳动者的思路,引导学生了解任务,确保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能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具备劳动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够完成任务。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弯路,教师要以“暗箱”备新工艺和技术的实行以及新产品的创造和开发能力,也式给以学生暗示。在学生了解完成任务所需掌握的知识就是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其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后,教师要对任务作进一步分析,设定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养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就业压力大步骤和注意事项,作进一步的完成任务的尝试。

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劳动者的学历和素质层次越来越3.任务解决。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培养能力的关键,该高,仅仅高校毕业生就业就很困难。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解决任务的方式可以是在教师的适势下,高等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当讲解和提示下,学生探究模拟协同完成,也可由学生自新创业能力,引导和帮助他们进行创新创业,是一种有效主协作学习独立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尽力传授学生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途径;最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

基本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接触更高层次的养能够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高等教育是国家进行

技能和更深度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对基本操作进行多次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为我国做出了积极的、“模仿”“,熟能生巧”进而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但是要注全面的贡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实现创意模仿的尺度,让学生在简单模仿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新体系变革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国创新性地探索更高层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家创新型事业的建立和发展。

构建一个任务框架,包括课程的学习目标、大致的任务范二、“任务驱动”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围、具体的操作要求、结果的评价标准等,但不能通过设定(一)在实际教学和实验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一个具体的任务而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束缚。在以往的实验用

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观察,而通过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1.任务制定。任务制定是任务驱动法的关键。在大学根据教师定制的任务,亲自去找寻相关资料并加以理解和生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进行任务的制定要注意任务目标消化,用自己的理解演示对相关问题的阐释。在寻找问题的适度性,不能过高或过低,另外还要注意实施目标过程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会不停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有意识地培中要具有梯度性。由于学生在各个方面都会表现出很大养自己相应的能力。完成任务的方法通常有四种:搜集资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任务要从多角度、多料、模拟实验、分析结果和总结讨论。通过分组并让这四种层面并且有梯度的进行,为大多数甚至所有学生创造在完方法轮流在小组内执行,能够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任务过程中提高能力、发挥潜能的条件。任务驱动法明任务驱动法指导下的实验课避免了以往学生被动、简单模显的特点是有目的的定制任务和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仿的弊端,使学生成为实验课程学习和操作的主体。

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尤其是在实验课程4.任务评价。解决任务后,对任务驱动法下解决结果中,以往的实验课都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然后学生自行的评价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非常重要的指标。所操作,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而以在任务结果评价的过程中,要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规定明确的实验任务,并对任务进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考核。需要学生多思考、多总行分析,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然后在教师暗示性的引导结、多实践,在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的优缺点,明下,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寻找解决问题办

确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将所学知学[N].光明日报,2004-06-02.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科科学研究计划项目[5]白福臣.德国大学的研讨课教学模式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sz123118)的研究成果

坛,2008,7(11):254,249.作者简介:尹士闪(1977-),吉林榆树人,石家庄铁道[6]王春春.美国文理学院新生研讨课的特点及启示———以麦克莱斯特学院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0,(2):57-63.大学教务处,讲师;王智(1970-),石家庄铁道大学教务处,讲师。

-250-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课题项目】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自身能力。任务驱动法更加

三、创新创业能力构成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能力培注重学生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注重每个学生的参养作用

与,使学生在亲身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提高能力,由被动接1.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要从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自己擅长的行业中开始,作为内行人进行领导和管理,能进行任务评价时,教师不能只关注任务完成的结果,而应够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在高校创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能力提高上,对学生能力上的进步予新创业教育中,在任务的驱动下,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以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

系统的理解和记忆,对行业和岗位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有5.总结反馈。任务驱动法教学要求教师在完成一组或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能力。

一个任务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和以往旧知识2.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问题联系起来,构建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风险是时时存在的,这就要求创业者具有很强的分析和记忆和掌握。教师要联系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企业规避风险,确保企业顺利生存并发况,对教学任务的重难点及规律经验进行总结,可以通过展下去。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任务的提出和解决,实际上点评学生作业或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等形式进行。

是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二)在实训实践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和亲身的探索,切实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校实训实践课程中,任务驱动能够培养学生创新3.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理论知识是基础,但是不能创业意识,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实训过程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创业者也必定不会成中任务制定需要注意:(1)任务制定要与学生未来岗位挂功。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每一次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学钩。实训实践课的任务制定能够帮助学生对未来从事的工生都要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积累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作岗位或创业的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促进学生主动且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进行相关的演示。这一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制定任务前,要充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提高知识的分了解岗位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的实训环境和水平,保证实践运用能力。

学生有效完成实训任务。在任务驱动模式实训环节中,注4.团队沟通及协作能力。创业项目的成功实施不是一重的是学生未来创业工作能力的培养,如图一所示:让学个人单独努力的结果,而一定是整个团队共同合作的结生通过顶岗实习的实训环节,模拟真正的创业工作环境,果,从项目的考察、调研到具体实施运营,是一个持续并且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实现实境育人的目标;(2)需要团队力量的过程,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分工合作,共同任务形式以作业为主。在作业任务形式下,学生会更加积努力完成,需要创业者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号召力。极地完成实训任务,完成作业情况由教师进行评分,作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组内学生在该部门该岗位实训实践成绩的重要指标,这样能够分工协作探讨,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能够很好地促进学从根本上保证学生达到实训要求;(3)理论知识学习和实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践操作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除了强调学生完成实践操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执行要求

作,还要注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不断地进行高校在进行各个环节的任务驱动教学时,还要结合当理论知识的补充学习,保证实训的顺利完成。

前社会就业形势、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和高校整体知识体系及技能考核等情况进行,重点对学生的各种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为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出一些贡献,为社会培养出专业型、创新型、应用型、协作型人才。

参考文献:[1]祝春梅,宋文军,李淑慧.略论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4).[2]袁金艳,刘文慧.任务驱动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6(3).[3]徐琼“.任务驱动法”在课内实验课的实践[J].教育与职业,图一工作能力培养流程图

2011,(3).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重点教研项目(JYA2011-093)

上接266页)

滞后、教学评价不合理等问题,在未来的教学中,只有积极[2]金群立.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设定多元化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09):42-45.教学评价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提高学生体育素养,[3]余先继.浅谈体育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教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育科研),2012,(03):18-22合型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作者简介:黄淑金,(1968.12.09-),女,汉族,籍贯:福[1]王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J].西建屏南,学历:本科,单位:福建省屏南职业中专学校体育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11):11-12.组,讲师,研究方向:中职体育教学。

-251-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