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应对2016高考全国卷之传记专项训练传记答案

来源:六九路网
试卷答案 1.

(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A项,文中有‚徐光宪就是后者的境界‛,因此选项中‚两个层面所表现出的人生境界‛表述错误。C项,‚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是在交通大学实现的‛张冠李戴,第一个高峰应该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这一时期实现的。E项,‚稀土产品价格暴跌‛说法不严密,文中说的是‚国际单一稀土产品价格暴跌‛。)

(2)①求知若渴,从小树立坚定的目标,并为之刻苦学习;②热爱祖国,放弃国外的锦

绣前程,毅然回国,在核燃料萃取化学和稀土工程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③讲课细致认真,备课充分,关心学生。(每点2分,共6分)

(3)①揭示了他上交通大学是‚为了省钱‛这一原因,照应了前面其‚家道中落‛的现

实;②以租界内学习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他和他的同学们学习热情的高涨;③在这期间,他做了大量的习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校期间年年得第一,突出其学习成绩优异,也为后文写其卓越贡献做了铺垫。(每点2分,共6分) (4) (共8分,意思对即可)

这句话表现了徐光宪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正是因为自己热爱科学、热爱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才能带着喜欢和乐趣,不断努力地探索,最终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人如果能结合国家的需要,积极投身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中去,就能够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在自己的领域里收获属于自己的风景。 2.

(1)B项得3分,C项得2分,A项得1分,答D、E两项不给分。(A项中‚全方位多角度‛不准确;D项中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不正确文中有‚侯仁之是不会‘坐听涛声’的‛;

1

E项中‚于是他改变了学医的志向‛不准确,‚由于他那篇文章的影响,使侯仁之改变了学医的志向‛是强调顾颉刚的影响。)

(2)①老师们从学业以及思想精神上对他的影响和熏陶,(仅答出‚经得起名利的诱惑,抗得住命运的拨弄,耐得过长久的寂寞,以坚韧的精神求学治教‛得1分,这是老师们影响的表现,不是概括的内容;)②研究历史上的古籍文献,联系结合现代地理学的知识,不断研究历史地理学理论;③不辞辛劳地考察,比如从1961年到1964年,他每年暑假都要到西北考察。(每点2分)

(3)①照应前文,有力地证明了‚在每个人生的转折点,似乎都有一位老师的身影在等着他‛‚老师们对他的影响,自然不仅仅局限于学业,更有思想与精神上的熏陶‛这些观点。②这一段详细地写了侯仁之在苦闷彷徨中有学医到改攻历史的思想抉择过程,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典型性;③丰富了传主形象,突出了侯仁之在国家危难之际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要拯救国家唤醒民众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每点2分) (4)①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减轻人们身体的病痛;学历史,可以看清社会的弊病,进而古为今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改变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利于社会长久地发展。(2分)②侯仁之放弃医学,投至顾颉刚门下,改攻历史,在历史地理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他的努力下历史地理学正式成为中国大学课程;他在城市历史地理及沙漠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探索,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他因促使中国参加世界遗产公约组织,而被誉为‚中国‘申遗’第一人‛。(联系文本举出两个改攻历史后例子即可得3分) ③联系鲁迅、孙中山等名人,言之有理即可。(3分)

2

3.

4.

3

5.

(1)参考答案:D项3分,B项2分,E项1分,A、C不得分。

答案解析:A项错误,遗漏了原文‚及其现代意义‛等信息。C项错误,原文是‚钱穆以这样最直接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宣布‛。E项钱穆之所以在香港这个殖民地上办学,不仅仅是尽自己的责任,根本原因是借办校之机,倡导中国文化,让青年人具有精神支柱,别忘了要做中国人。

(2)参考答案:1、钱穆坚持一生穿中式长袍;2、钱穆在燕大教书时,不读英文的水电费催缴单;3、认为燕大各楼名字应该用中文,并为北大未名湖起名。4、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别忘了要做中国人。(3点即可得6分) (3)参考答案:上联写钱穆平生治学宗旨及书斋岁月,希望通过历史研究,重铸民族精神,重新发扬广大民族灿烂文化;下联写钱穆前半生之选择及心怀故土乡魂的深情,表现了钱穆先生一生奔走大陆、香港、台湾,却始终不忘故土家园的情怀。这样一副挽联,是对钱穆一生最为深情和较为准确的概括。(上下两联的分析各3分,共6分) (4)参考答案: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以下答案任选一个即可,如两方面都谈到,酌情给分。

①钱穆的思想和观点值得肯定。在当时的世界形势下,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体现的是经世救国的责任心。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潮流中,我们应该坚守和捍卫本民族文化,比如穿中式服装,起名要用汉字,过中国传统节日等,这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例如,现在有些企业喜欢为自己的产品起外国名字,这就是一种丧失本民族文化的体现。 ②钱穆的思想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他的思想和行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但世界在发展,文化也要有交流发展,我们要用更开阔的视野、更宽广的胸怀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吸取外来文化和文明的精华。比如他坚持使用汉字,现在英语成为世界性

4

语言,完全不懂不看英语也不行。

(观点2分,结合全文分析2分,联系现实举例并分析4分,共8分) 6.

(1)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A他们并没有为陈忠实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B‚当了 20年的农村基层干部‛错;D原文是‚除了当农民种庄稼,似乎别无选择‛。)

(2)①从自身条件来说,当时的陈忠实仅仅高中毕业,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文学创作的功底还比较薄弱;②身处农村,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之下,用来创作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③没有人可以请教,全凭自己摸索,甚至要忍受种种嘲讽与打击;④成功的机会很小,但他还是选择了这条充满艰辛的道路.(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幸运:①《三里湾》引发了陈忠实人生中的第一次崇拜,那是对文学和作家的崇拜,激发了他对写作的浓厚兴趣;②《桃园风波》是他写作的开端,正是有了这个开端,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③他最终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成功。

不幸;①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陈忠实努力自修,自我奋斗,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②在当时的环境中,要坚持自己的文学梦,不得不忍受外人的讽刺、嘲笑,甚至亲人的反对;

③每次接到退稿信,他确信自己属于非天才类型,感到矛盾而又痛苦甚至悲哀.(每点2分,共6分)

(4)①陈忠实的经历启示我们,②要走向事业的成功,需要认定目标,要有坚定的信念,充满自信;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④要排除万难,为人生理想做矢志不渝的奋斗。(一点2分,注意每个答题点都要结合材料)

7.(1)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

5

B.还因为身在异国他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大师。 D.‚富有爱心‛错。E.‚文笔细腻‛错。

(2)①一位令人景仰的古建大师。②乐业敬业,能吃苦耐 劳,有不断探索和求知的科研精神。③和蔼谦逊,平易近人。④关心年轻人,乐于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毫无保留地传授学问,给予期望。⑤有一颗扶危济困的仁爱之心。(6分)(第一点1分;后四点答出任三点给5分)

(3)①参观考察吴哥寺等寺庙兴趣盎然,可见罗公热爱古建,工作时的精神状态饱满。②拍摄圣剑寺,在烈日酷热中挥汗一个多小时等待最佳拍摄时间,可见罗公工作态度之认真。③整个考察过程中,罗公在艰苦的条件下比起‚我们‛走得最多,爬得最高,可见体魄强健。(每点2分,共6分)

(4)罗哲文是名副其实的一代大师。(2分)理由:①罗哲文在古建筑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一位大学问家、大智者;(2分)②罗哲文具备强大的人格魅力,能强烈感染影响周围人,他不以大师自居正是一种质朴无华、虚怀若谷的大师风范;(2分)③罗哲文的敬业精神带动丁一大批人自觉自愿地献身于古建事业之中,让这项伟大的事业得以持续和成功。(2分) 略 8.

(1)(5分)

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6分)

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

6

居正写传。 每答出一点给2分。

(3)(6分)

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每答出一点给2分。 (4)(8分) 第一问(4分):

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每答出一点给2分。 第二问(4分): 观点一:同意。

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每答出一点给2分。 观点二:不同意。

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个性。 每答出一点给2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