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2_端口聚合实验解读

来源:六九路网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警示 1. 实验报告如有雷同,雷同各方当次实验成绩均以0分计。 2. 当次小组成员成绩只计学号、姓名登录在下表中的。 3. 在规定时间内未上交实验报告的,不得以其他方式补交,当次成绩按0分计。 4. 实验报告文件以PDF格式提交。

院系 学号 学生 软件学院 12330072 狄志路 班 级 电政一班 实验分工 狄志路 组长 狄志路 设计方案,实现操作,撰写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端口聚合实验 【实验目的】理解链路聚合的配置及原理。 【实验内容】

(1)完成实验教程第三章实例3-5的实验,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及实验思考。(P99-102) (2)端口聚合和生成树都可以实现冗余链路,这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3)你认为本实验能实现负载平衡吗?如果不能,请讨论原因并设计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要求】

一些重要信息信息需给出截图,注意实验步骤的前后对比。 【实验记录】(如有实验拓扑请自行画出,) (1)【实验名称】

端口聚合提供冗余备份链路。 【实验目的】

理解链路聚合的配置及原理。 【背景描述】

假设某企业采用两台交换机组成一个局域网,由于很多数据流量是跨过交换机进行转发的,因此需要提高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为此网络管理员在两台交换机之间采用两根网线互连,并将相应的两个端口聚合为一个逻辑端口,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技术原理】

端口聚合(Aggregate-port)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从而增大链路带宽,解决交换网络中因带宽引起的网络瓶颈问题。多条物理链路之间能够相互冗余备份,其中任意一条链路断开,不会影响其他链路的正常转发数据。

端口聚合遵循IEEE 802.3ad协议的标准。 【实现功能】

增加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 【实验设备】

S3760(两台)、PC(两台)、直连线(4条) 【实验拓扑】

按照拓扑图连接网络时注意,两台交换机都配置完端口聚合后,再将两台交换机连接起来。如果先连线再配置会造成广播风暴,影响交换机的正常工作。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SwitchB

F0/1 F0/2 F0/1 F0/2 F0/5

SwitchA F0/5 【实验步骤】

步骤1.

(1) 按照上图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图

注意:利用“图标管理”功能配置的交换机用c2691的IOS进行模拟。 (2) 配置模块

交换机(Switch A),如下图所示:

交换机(Switch B),如下图所示:

PC1机,如下图所示:(注意:各PC机间的本地端口和远程端口号应不同)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PC2机,如下图所示:

步骤2 .标注端口及配置信息:

源设备 SwitchA SwitchA SwitchA SwitchB

源接口 F1/1 F1/2 F1/3 F1/1 介质类型 Fastethernet Fastethernet Fastethernet Fastethernet 目标接口 NIO-UDP F1/2(SwitchB) F1/3 (SwitchB) NIO-UDP 目标设备 PC1虚拟机 SwitchB SwitchB PC2虚拟机 步骤3. 交换机Switch A上的VLAN配置

右键点击交换机Switch A图标,选中“console”,等待交换机初始化后,开始进行如下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查看配置好的vlan信息,显示如下图:

步骤4 . 交换机Switch B上的VLAN配置

右键点击交换机Switch B图标,选中“console”,等待交换机初始化后,开始进行如下配置:

查看配置好的vlan信息,显示如下图: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步骤5. 交换机Switch A上的端口聚合配置 查看f1/2接口状态信息

查看f1/3接口状态信息

将接口f1/2-3加入到端口聚合链路1中,如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查看此时f1/2接口状态信息

查看此时f1/3接口状态信息

查看端口聚合链路1的接口状态信息,以及绑定到此接口的物理端口号,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步骤6. 交换机Switch B上的端口聚合配置 查看f1/2接口状态信息

查看f1/3接口状态信息

将接口f1/2-3加入到端口聚合链路1中,如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查看此时f1/2接口状态信息

查看f1/3接口状态信息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查看端口聚合链路1的接口状态信息,以及绑定到此接口的物理端口号,如下图所示:

步骤7.通过VPCS虚拟机,为每个PC机配置IP地址

虚拟机名 PC1 PC2 IP地址 192.168.2.1 192.168.2.2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255.255.255.0

步骤8.

用Ping命令检查主机间的连通性,PC1和PC2可以互相ping通,显示如下图: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步骤9.

(1)选择断开链路SwitchA(F1/2)—> SwitchB(F1/2),保留链路SwitchA(F1/3)—>

SwitchB(F1/3),测试PC1和PC2间的连通性;

PC1向PC2发送数据包,直到用Crtl+C来中断,如下图所示:

在发送第65个数据包(即icmp _ seq=65)的时候,重新连好链路Switch A(F1/2)

—> Switch B(F1/2),一段时间后链路状态恢复正常,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2)选择断开链路SwitchA(F1/3)—> SwitchB(F1/3),保留链路SwitchA(F1/2)—> SwitchB(F1/2)应该会出现和上述类似的结果。

在发送第65个数据包(即icmp _ seq=65)的时候,重新连好链路Switch A(F1/2)—> Switch

B(F1/2),一段时间后链路状态恢复正常,如下图所示:

由上述(1)、(2)可知,断开一条链路后,PC1和PC2相互可以ping通,但会出现延时且链路状态不稳定的情况。将断开的链路重新连接后,链路状态恢复正常。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思考题

(1)如何验证聚合端口的负载平衡方式 用PC1 ping PC2,然后断开聚合端口中的F0/2端口,再次实验断开F0/1端口,时发现有个物理端口进行转发,一个端口断开时会将流量切换到另一个端口上,引起了链路的暂时中断。

(2)什么情况下链路聚合会起分流作用。

当数据流量大于单条链路带宽时,链路聚合同时存在多条路负载分担,起分流作用。

(2)端口聚合和生成树都可以实现冗余链路,这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生成树协议是交换机通过某种特定算法来逻辑阻塞物理冗余网络中某些接口,打破物理环路,建立一个无循环的逻辑拓扑。

而端口聚合是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 前者主要是算法,逻辑上的,后者是物理层面实现冗余链路。

(3)你认为本实验能实现负载平衡吗?

可以。因为端口聚合可以在组内的端口上配置,使流量可以在这些端口上自动进行负载均衡。

学号 12330072 学生 狄志路 自评分 85

【交实验报告】

上传实验报告:ftp://222.200.180.109/ 截止日期(不迟于):1周之内 上传包括两个文件:

(1)小组实验报告。上传文件名格式:小组号_ Ftp协议分析实验.pdf (由组长负责上传) 例如: 文件名“10_ Ftp协议分析实验.pdf”表示第10组的Ft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2)小组成员实验体会。每个同学单独交一份只填写了实验体会的实验报告。只需填写自己的学号和姓名。

文件名格式:小组号_学号_姓名_ Ftp协议分析实验.pdf (由组员自行上传)

例如: 文件名“10_05373092_张三_ Ftp协议分析实验.pdf”表示第10组的Ft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注意:不要打包上传!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