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 (5分) (2011·东营) 填空。 (1)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心里矛盾。 (2)
陈与义《登岳阳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从时空跨度上叙事状态,抒写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强烈的愤懑和万般的无奈。
(3)
李清照《武陵春》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沉重。 (4)
“________”“________”,《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以”所作的这两种回答,可以让我们领悟到什么是文学的审美特征。
(5)
有的家长寒暑假让孩子出去打工,正如《醉翁亭记》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目的大多不是他们“挣钱”,而是要他们去体验和感悟。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2.
(
10
分) 寒 食①
孟云卿
第 1 页 共 9 页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节令,清明前一天。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地为纪念介子推,每年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俗称寒食节。
(1)
首句中的“满”字写出了二月江南怎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
3. (21分) (2019·海曙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
孝文且崩时,诚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
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①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② , 无切肉,又不置箸。条候心不平,顾谓尚席③取箸。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候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快快者非少主④臣也!”
第 2 页 共 9 页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注】①丞相:周亚夫在文帝时封为条候,景帝时任丞相。②胾(zì):大块的肉。③尚席:管宴席的官员。④少主:指新立的太子刘彻,即后来的汉武帝。
(1) 为下面语句断句,限断三处。 顷 之 景 帝 居 禁 中 召 条 侯 赐 食。 (2) 为下面句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亚夫因谢病________ ②条侯免冠谢________ A.道歉,认错 B.辞去,拒绝 C.感谢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毅弓弩,持满。 ②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4) 请联系上下文,结合句中语气词,分析人物的情感。 ①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②此快快者非少主臣也!
(5) 《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细读选文,试举一例加以佐证。
4. (20分) 阅读课外选文《唐雎说信陵君》,完成小题。 唐睢说信陵君①
信陵君杀晋鄙② , 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③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日:“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日:“无忌谨受教。”
(选自《战国策》)
第 3 页 共 9 页
【注】①信陵君:魏公子无忌,战国时期魏国人,魏安嫠王同父异母的弟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②晋鄙:魏国大将。③赵王:赵孝成王。
(1)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2) 在这篇文章中,唐雎向信陵君提出了什么意见?是否合理?
(3) 唐雎劝说信陵君的方式与《唐雎不辱使命》中与秦王的对话方式有什么不同?
(4) 从信陵君的回答“无忌谨受教”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唐雎对信陵君的劝说中,在为人处世方面又有哪些收获?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
5.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跟着月亮走吧 朱成玉
①我12岁那年,家里很不顺,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先是祖父去世;然后父亲在工作中受伤,中指被车床绞断;随后是哥哥闯了祸,和几个小混混一起偷铁被派出所抓去,被拘留还要遭罚款;紧接着是姐姐被一个男人欺骗了感情,整天精神恍惚。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②父亲在医院里并不知晓家里发生的其他变故,母亲刻意提醒我们,因为祖父的去世,父亲心情一直没有缓过来,所以家里的事情必须对他隐瞒,让他安心养伤。
③母亲把亲戚朋友甚至邻居家借了个遍,总算凑够了钱交了罚金,毕竟偷盗数额较小,派出所一通教育之后,就把哥哥放了回来。母亲并没有立即打骂,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让他自己思过。哥哥双膝跪着,心却直挺着,倔强地噘着嘴不肯服软:“我去偷东西,不也是寻思给弟弟妹妹买点儿好吃的吗?”
④“就是饿死,也不能白拿别人东西,何况是偷!”母亲终于爆发,气得脸色惨白如月,“人要清清白白,你就在这月亮地儿好好反省反省吧。”
⑤那晚的月亮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⑥姐姐遭遇情感变故后,把自己困在屋子里,拉紧窗帘,整天不出来。母亲担心姐姐闷坏了身子,变着法子想
第 4 页 共 9 页
让姐姐走出忧郁的囚笼。
⑦母亲为姐姐做了很多好吃的,我去喊姐姐吃饭,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母亲实在逼急了,闯进姐姐的屋子,一把扯开窗帘,月光被抖落一地。
⑧“你还这么小,难免会遇到不好的人。这有啥?以后的路长着呢,难不成你就把自己困在这黑屋子里,一辈子不出去了吗?”母亲轻语安慰,“丫头,你看,那月亮还有缺有圆呢,何况是人。以后你就知道了,你这点儿小事儿啊,咋说呢,喏,看见窗外炉子上那大锅菜了吧,它就像那大锅菜里的一头大瓣儿蒜,菜都算不上,就是借点儿味。”
⑨许是母亲的比喻生动,姐姐竟挤出了一个笑窝窝,继而号啕,母亲把她拥在怀里:“哭吧,哭出来就好了。咱不能闷着,你看月亮多好看,你怎么舍得不去瞅上两眼呢!”
⑩姐姐心里的缺口,慢慢地就被那月亮的银辉注得满满的了。
⑪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要去医院给父亲送吃的,很远的路,我和母亲走走停停。
⑫歇脚的当口,我看见母亲对着夜空轻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在对上苍许着愿望,又仿佛是在向无边的黑夜倾诉着憋闷和委屈。眼角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母亲毕竟是女人,太多的事让她有些难以承受,可是她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⑬乌云一层层压过来,有些让人窒息,母亲也一直沉默着,让人不免担心一个闪电会不会将我们引爆。我想牵个话头出来,可是张开的嘴却被一阵风塞住。
⑭忽然间,天上的乌云裂开一个缝隙,月亮像获得自由的鸟儿,“嗖”一下窜出来!一绺一绺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母亲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黑蘑菇’总有散开的时候。月亮出现,一切就有了转机和希望。”于是催促我说,“快,咱一直跟着月亮走。”
⑮跟着月亮走吧。
⑯这些年,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母亲总是喜欢在月亮地里对我们进行说教,母亲的“月光疗法”对我们健康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殊不知,母亲才是最温暖、最贴心的那缕月光,我们一生都栖息在她的光华里。
⑰母亲用强大的母爱叮嘱我,一切烦忧都不必介怀,跟着月亮走吧,自会走到柳暗花明处,自会走到鸟语花香间。
(1) 文章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2) 请结合语境分析第⑭段中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 5 页 共 9 页
(3) 请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晚的月亮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4) 这篇文章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6. (21分) 阅读《鲁迅自传》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1)
鲁迅按________ 的顺序,分四段分别叙写了自己的________ 、________ 、及创作和著述的情况。
第 6 页 共 9 页
(2)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教员,第二年就走出, 到绍兴中学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以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想一想词语“第二年就走出”“第三年又走出”“到底被拒绝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含蓄地交代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
作者为什么学医,又为什么弃医从文?(用原文回答) (5)
谈谈你对鲁迅人生道路选择的看法以及你所得到的启示。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7. (12分) (2017·老河口模拟)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1)
【补写对联】学生会将要组织开展“国学经典品读”活动。为营造活动氛围,组织者打算拟写一副对联作为宣传语。假如你也是组织者之一,请你扣住活动主题,补写出对联的下联。
上联:品国学涵养正气 下联:________ (2)
【设计版块】班上要办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展,小明设计了自己的手抄报版块,请帮他再设计两个版块,以使手抄报内容更丰富。
版块一:名人嗜读趣事 版块二:读书方法汇编
第 7 页 共 9 页
版块三:________ 版块四:________ (3)
【探究材料】写出对下面三则材料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明末大学问家张溥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接着把书稿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焚,反复七次,直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
材料二: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复习,他称之为“三复四温”式阅读法。
材料三: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
(4)
【提出建议】免费办理借书卡、开办星期六讲坛、派出流动借书车……这是襄阳市图书馆近年来为引导市民爱上阅读实施的一系列便民措施,请你为襄阳市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再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8·泰州) 请以“拼在一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第 8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答案:略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2、答案:略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3、答案:略 4、答案:略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5、答案:略 6、答案:略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7、答案:略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答案:略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