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来源:六九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8卷第2期 辽 宁 高 职 学 报 V01.8.No.2 一 型 Apr.2006 文章编号:1009--7600(2006)02—0l21—02 浅谈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刘凤辉 (营FI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FI 115000) 摘 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在肯定其主流是健康的前提下,分析了自 卑心理、不满情绪、成就感较低等不良心理倾向的主要表现,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 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师;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通过对全省四所高职院校近300名教师 12,理健 教师群体应该是由道德高尚的人组成的。如果教师发 水平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并采用症状白评量表 生了心理方面的问题,对学生和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 (scL一90)和自尊量表(SES)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 就会在社会上引起比较大的反响,就会影响这个被喻 表明,有15,78%的被调查者存在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 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题。人们一般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关注, 二、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却恰恰忽视了在教学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群 几年来的心理健康咨询情况表明:高职院校教师 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个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对高 与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比较起来,在心理健康水平和自 职教育的顺畅发展至关重要。 尊水平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 一、关注教gili,t;,理健康的意义 SCL一90测试结果显示: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 1、青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在教学活动中 除焦虑外,高职教师在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距, 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囚此.教师的心理和人格 各因子分均高于普通本科教师。心理问题(中度以 对他们影响甚大,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甚至扭 上)检出率比较高的因子为人际敏感、强迫、敌 曲,就会一定程度会直接导致学生m现心理问题和 对、抑郁、偏执,就高职教师整体来看,其心理 心理障碍。 素质的主流是健康的,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2、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会诱发学生 三、高职院校教Oili, ̄'理问题成因分析 的积极情感,对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 第一,由于对自身能力怀疑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很 自卑,是由于害怕失败或缺乏信心而导致自己瞧不起 多学生喜欢乐观、幽默、正直、富有激情、不带偏 自己的心理状态。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来自普通专科 见的老师,甚至因为欣赏某个老师,而对这门课程 学校和成人高校,也有一部分是中专或职高“升格” 产生r浓厚的兴趣,正可谓“亲其师,信其道”。 后,由中学教师直接转为大学教师。这种“角色”的 3、心理素质是教师素质的关键性因素,教师 转变使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低学历、低职称的教师和 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 年龄较大的教师在心理上一时难以适应,缺乏自信心。 映和指标,是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直接体现。如果 他们通常怀疑自己的学识水平是否胜任大学教师 _ I作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 岗位,表现在教学中不敢大胆仓t 新,在学生面前缺乏 行为。使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意识、教学态度大 自信。 打折扣,也会使教学效果和师生关系受到破坏。 第二。对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广泛认可而产生的“不 4、教师职业之所以在社会中有比较高的声誉,受 满”的情绪。一是工作成果没有得到社会、学生的广 到广泛的尊重,除了教师本身的知识技能以外,很重 泛认同而带来的不满。目前。我国传统的人才观对高 要的一点是因为教师能够“为人师表”。社会普遍认为 职院校还不能完伞认同,一个用人单位对这些学校的 lI叟稿f-I期:2006—03—O9 作者简介:刘风辉(197o__),男.辽宁营口人,讲帅、硕 上。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2 辽 宁 高 职 学 报 第8卷 教学质量和毕业生水平持怀疑态度,同样对高职院校 克服平庸度日、无所作为的心 ,促进他们努力钻研 的教师也就难以以可。而同时大学生又非常注重教师 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的学历背景和学术水平,高职院校教师绝大部分是省 第二,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J-作,建立完善心理 内普通本科学校毕业的,在学术上一般也没有专长和 咨询和保健体系。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组织,应泼加 值得炫耀的资历和成果。所以,对学生而言普遍没有 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如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崇拜感”,有的学生甚至还对教师水平产生了质疑, 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学校要配 这些都使高职教师感到委屈和不满。二是工作过于劳 箭接受过心瑚学专业训练的人员为改善与提高高 累而引起的 满情绪。由于高职学校招生受市场供求 职教师的体质与心理健康提供指导;建 教师心理 的制约,所以开设新兴专业的频率比普通高校怏的多, 健康监洲网络系统,对他们进行长期的跟踪实验 一些教师必须经常讲新课;有的学校要求年轻教师必 监测;健全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制度,制定 理教 须要当辅导员或兼职行政』 作等,这些都极大在增加 育的措施和保健方案等等。 了 l 作量,许多教师穷于应付,身心俱疲,而相对普 第三,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增长知识,树。 自信 通高校待遇又偏低.他ffj自然流露出不满的情绪。 心。学校应制定切实_Ⅱ『行的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 第■,f】1于: 作带来的成就感不高,造成自尊水 去重点大学攻读硕土和博:卜学位,并在具体政策卜给 平较低。自尊,从心理学J二讲是个体要求他人尊重自 予倾斜;选派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去重点大学进行 己的言行,维护一定荣誉币"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意识 短期访学,及时接触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丰富知识 倾向,是一个人尊重需要的反映。高职院校教师尤其 储备,提高学术素养,增长见识,树立自信心,克服 是男教师和年轻教师往往有更强成功欲望,希望在事 自卑心理。 业上有所建树,他们普遍要求学校在基础条件和管理 第四,加大自身的宣传力度,树立高职院校在社 机制上,能为他们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比较丰厚的物 会匕的新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学校应 质待遇,需要自身素质不断得以提高。但现实匕他们 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媒体,如电视、杂志、报 在社会地位和声誉上不如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师,而在 r1J等,大力宣传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收入卜甚至不如高中教师。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又大多 中的重要作用,大量报道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使社 L作在基层单位,难以体会到一般大学教师的成就感。 会』 泛了解高职教育的人/j-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加 四、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的对策 强对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的回访,使学生质量得到市 第一,尽快进行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 场和用人单位的肯定,以此增强考生报考高职院校的 制。应确定以岗定编,以编定人的基本原则。并根据 吸引力。 不同教学岗位的工作强度确定岗位工作系数,由符合 总之,在根本上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使广 条件者公开竞聘,改“职称评聘”为“职称评定,岗 大教师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己的事业是大有可为的,这 位聘任”。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学历和高职称教 会极大增强教师事业心和使命感,使他们充分体验到 师,特别注重招纳富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的“双 辛勤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 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师中增强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l】高明书.教师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蔡志红.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1):29—31 【3】刘学兰.高校教师面临改革压力与心理调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l,(1):l16—121 【4】董振娟.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J1.继续教育研究,2003,(2):104—106. On Teachers’Psychological Health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Count Measurement LIU Feng-hui (Yingk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Yingkou 115000,China) Abstracts: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based on status of teachers’psychological health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veral harmful psychological trends,such as self-contempt mind,dissatisfaction emotion,lower achievement feeling,etc.fire all discussed in the paper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affirming most of their mind being healthy.Some count measurement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is also put out too.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ers;psychological trends;count measure (责任编辑,营1:1职院:王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