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来源:六九路网
童年趣事 主题作文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引导学生领会题眼,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感受童年的欢乐和情趣。要突出“趣”字。

3、记事的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要有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有关童年趣事的资料。

2、师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童年》大家都会唱这首歌吗?(会)那我们跟着一起唱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 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先说一说,再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 “说”作文。让学生分小组各自讲述自己童年时的趣事,推选出讲得最有趣的事作为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三、 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学生念范文《巧吃西瓜》。(学生人手一份)。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我听着《童年》这首歌,便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我四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热极了。妈妈带着我上街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到了家,妈妈刚把西瓜放到八仙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吃西瓜呀?” “你这只小馋猫,爸爸在田里干活,一定很热,等他回来,我们一起吃。”妈妈笑着回答,走进灶头间里去了。 我盯着西瓜,舔了舔嘴唇,又跟妈妈吵着要了一回。可妈妈就是不同意,于是我撅起嘴,动开了脑筋。一会儿,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那时候,我人矮,没有八仙桌高。于是,我悄悄地把椅子移近八仙桌,又小心地爬上椅子,用小手把西瓜轻轻一推,西瓜慢慢地向桌边滚动了。这时,我赶忙跳下椅子,并叫了起来:“妈妈,西瓜要滚下来了!”话音刚落,没等妈妈走出灶头间,西瓜“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掉成好几瓣。 妈妈捡起西瓜,一边埋怨,一边叫我赶快吃掉几块。我高兴极了,边吃边露出得意的样子:妈妈这下可上当了。我偷偷地朝妈妈一看,见她没发现什么破绽。于是,我咧开嘴笑了。 “笑什么?”妈妈奇怪地问道。 “西瓜又凉又甜,真好吃!”我调皮地回答。其实,我的心里最明白。 现在回想起来,可真觉得有点好笑。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分组讨论,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范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交待清楚明白吗?

(2)范文中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真实具体吗?

(3)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有趣吗?

四、通过上面的“说和看”,师生共同总结出写好记事类文章的方法:

第一、时间、地点、人物,交待清楚明白。

第二、起因、经过、结果,叙述真实具体。

写经过要抓住主要事件,一点一点写具体。注意详略安排;最后当然是要把事情最终怎么样或最后如何处理等情况写清楚,不然就会犯虎头蛇尾或有始无终的毛病了。

第三、要观点明确,感情真实深入。

每一件事在脑中留下记忆的同时,都会引起人的情感变化,或者思考、或者联想、或者醒悟,把这些写出来,才能显示作文的意义,写得深入。

五、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通过总结大家已经知道如何把这件“趣”事写好,现在就让你们实践一下,写片段作文。

1、解题。展示作文题目《童年趣事》及作文要求,题眼为“趣”,时间是“童年”。帮助学生理清文题,为写好文章做准备。

2、确定自己的素材后将最有趣的片段写下来。

3、展示写作成果,请几位同学朗读自己的片段,同学互相评议。

六、课后作文:《童年趣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