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期终考试题型:
1.
名词解释
2. 计算题
3. 简答题
4. 问答题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 引论
一、实验心理学的含义:
二、心理实验中的三类变量(定义、举例说明)三、实验中主试与被试的关系
第二部分 心理物理学方法
1
一、 传统心理物理学方法
(一)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
(二)阈限测定实验的三个特点
(三)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极限法、平均差误法、恒定刺激法。 实验程序
实验结果的记录(阈限的确定与计算公式)
三类误差及其检验方法
(四)三种心理物理法的优缺点比较
二、心理量表
(一)心理量表的分类(定义、举例说明)
(二)量表的制作方法(举例说明)
差别阈限法
2
数量估计法、
分段法
三、信号检测论
(一)信号检测论的统计学原理
(二)两个指标(β与C、d’)计算与影响因素(三)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如:图片再认)
(四) ROC曲线的定义与用途
第三部分 反应时间
一、 反应时间的定义
二、反应时间的相减法
基本逻辑
典型实验
3
三、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法
基本假设
加因素法的逻辑
加因素法的典型实验
四、 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
刺激变量的影响
机体变量的影响
第四部分 视觉实验 一、视觉实验中的变量分析
二、视觉适应
暗适应的特点与测量方法
明适应的特点
4
中间视觉(Purkinje现象)
三、视敏度及其影响因素
四、CFF及其影响因素
五、颜色视觉
(一)颜色视野和光谱敏感性
(二)颜色对比与颜色适应
(三) 颜色常性
颜色常性测量举例
布伦斯维克比率
邵勒斯比率
(四)颜色的标定
1、孟塞尔颜色系统
5
2、标准色度系统
颜色方程
色度图的应用与有关计算
第五部分 听觉实验
一、听觉实验中的变量分析
二、听觉的二个基本属性:音高与响度
(一)声音强度测量的单位:分贝
(二)音高
音高单位
音高量表及其制作方法
纯音音高与频率、强度、周相的关系(三)响度
6
响度单位
响度量表及其制作方法
纯音响度与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的关系
等响曲线与等响级曲线
三、听觉掩蔽
听觉掩蔽现象
掩蔽效应的测量:听阈偏移量
纯音对纯音的掩蔽
白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四、听觉疲劳
(一)听觉疲劳
(二)暂时性阈移及其影响因素
7
第六部分 知觉
一、知觉实验中的变量
二、埃墨特定律
三、立体视敏度(深度视锐)及其计算
四、运动知觉
1、真动知觉及其影响因素
2、似动现象的定义与四种类型
3、诱动现象
第七部分 记忆
一、 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一)艾宾浩斯的贡献
(二)系列回忆法
8
(三)对偶回忆法
(四)重建法
二、内隐记忆
(一)什么是内隐记忆
(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三)内隐记忆测验方法
名词解释
1. 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
2. 差别阈限法
3. 数量估计法、
4. 操作者特性曲线(ROC)
5. 开窗实验
9
6. 暗适应曲线
7. 反应时间的相减法
8. 反应时加因素法
9. 颜色对比
10. 颜色常性
11. 布伦斯维克比率
12. 邵勒斯比率
13. 颜色方程
14. 分贝
15. 口美
16. 口宋
17. 口方
10
18. 等响曲线
19. 听觉掩蔽
20. 暂时性阈移
21. 深度视锐
22. 似动现象
23. 埃墨特定律
24. 对偶回忆法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