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诗词
(一、二年级)
2019.7
目录 一~二年级(100篇) 序号 1 江南(江南可采莲) 2 3 4 5 6 7 8 9 敕勒歌(敕勒川) 咏鹅(鹅鹅鹅) 风(解落三秋叶)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春晓(春眠不觉晓)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洛阳访才子) 悯农(锄禾日当午) 篇 目 作者(出处) 汉乐府民歌 《乐府诗集》 骆宾王 李峤 贺知章 王之涣 孟浩然 孟浩然 李绅 李绅 胡令能 李白 李白 李白 李白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白居易 孟郊 柳宗元 贾岛 王安石 杨万里 杨万里 唐寅 高鼎 查慎行 庾信 王勃 虞世南 宋之问 贺知章 王翰 备注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10 悯农(春种一粒粟) 11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 12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13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14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15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16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17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18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19 池上(小娃撑小艇) 20 劝学(击石乃有火) 21 江雪(千山鸟飞绝) 22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23 梅花(墙角数枝梅) 24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2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26 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 27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28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 29 春节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 30 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 31 画(远看山有色) 32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 33 传统节日(春节到,人欢笑) 34 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 35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乱烟笼碧砌) 36 蝉(垂緌饮清露) 37 渡汉江(岭外音书断) 38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39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40 山中(长江悲已滞) 41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42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43 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 44 鹿柴(空山不见人) 45 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46 杂诗(君自故乡来) 47 相思(红豆生南国) 48 观猎(风劲角弓鸣) 49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50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51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 52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53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 54 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55 月夜(今夜鄜州月) 56 遗爱寺(弄石临溪坐) 57 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 58 忆江南三首(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59 夜雪(已讶衾枕冷) 60 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 61 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 62 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 63 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 64 条山苍(条山苍) 65 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 66 剑客(十年磨一剑) 67 题诗后(两句三年得) 68 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 69 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 70 春游曲(万树江边杏) 71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 72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73 行宫(寥落古行宫) 74 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75 陶者(陶尽门前土) 76 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 77 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 78 小池(深院无人锁曲池) 79 采桑子其二(春深雨过西湖好) 80 采桑子其三(画船载酒西湖好) 81 采桑子其四(群芳过后西湖好) 82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 王勃 卢纶 孟浩然 孟浩然 王维 王维 王维 王维 王维 王昌龄 李白 李白 李白 杜甫 杜甫 杜甫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 司空曙 刘长卿 颜真卿 韩愈 韩愈 柳宗元 贾岛 贾岛 贾岛 刘禹锡 王涯 韩愈 高适 元稹 李商隐 梅尧臣 王驾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 王安石 4 4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6 6 6 7 7 7 7 7 7 7 7 7 7 8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84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 85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86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 87 咏华山(只有天在上) 88 蚕妇(昨日入城市) 89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90 小池(荷锸庭中破嫩苔) 91 京师得家书(江水三千里) 92 今日诗(今日复今日) 93 题画(村落晚晴天) 94 苔(白日不到处) 95 偶步(偶步西廊下) 96 惜时(三春花事好) 97 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 98 弟子规(总叙,入则孝,出则第,谨,信) 99 《三字经》节选(人之初,性本善……文中子,及老庄) 100 笠翁对韵·卷一(一东)
苏轼 范仲淹 范成大 杨万里 寇准 张俞 李清照 陆游 袁凯 文嘉 袁枚 袁枚 袁枚 无名氏 赵翼 李毓秀 《三字经》 李渔 7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9 9 10--11 12
1、江南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 《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咏鹅 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 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 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6 登鹳雀楼_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9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 悯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1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2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3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
14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5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16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7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8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9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0 劝学 唐 :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21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2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3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4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2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
26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27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8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29 春节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 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炖猪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30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31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2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忙夏暑相连。 秋处路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 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33 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34 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35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3
36 蝉 隋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43 留别王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37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8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39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40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41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2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44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5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6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47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8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49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4
50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51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52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53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54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55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56遗爱寺 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57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58忆江南 其二 唐: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59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60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61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5
62 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63春雪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64条山苍 唐代:韩愈 条山苍,河水黄。 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65渔翁 唐代: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66 剑客 唐代: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67 题诗后 唐代: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68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69竹枝词 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70 春游曲 唐: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7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72别董大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6
73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79采桑子 其二 宋:欧阳修 春深雨过西湖好, 百卉争妍。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蝶乱蜂喧, 晴日催花暖欲然。
74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75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76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兼无叶里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77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78小池 宋:欧阳修 深院无人锁曲池, 莓苔绕岸雨生衣。 绿萍合处蜻蜓立, 红蓼开时蛱蝶飞。 兰桡画舸悠悠去, 疑是神仙。 返照波间, 水阔风高扬管弦。
80 采桑子 其三 宋: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 玉盏催传, 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 俯仰流连, 疑是湖中别有天。 81 采桑子 其四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82 书湖阴先生壁 _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8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7
84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5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86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87咏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88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89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0小池 宋:陆游 荷锸庭中破嫩苔, 清沟一派引泉来。 剪刀草长浮萍合, 无数游鱼去复回。
91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92今日诗 明代:文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 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 努力请从今日始。
93题画 (清)袁枚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94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95偶步清: 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96 惜时 无名氏 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 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
8
97论诗_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98 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9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99 三字经 作者:王应麟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於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10 曰火水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与丝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彀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11
100笠翁对韵 卷一 (一 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