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JS/ZY-AZ-22)
1 总则
1.1 为加强工程建设期间的环境风险管理,规范天津地铁建设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估管理工作,保障施工安全,积极防范和遏制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设优质工程,依据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天津地铁工程的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各阶段均应开展工程风险评估工作。本办法主要适用于土建工程实施阶段的风险评估工作,可供其他建设阶段的风险评估参考。 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评估应当遵循科学、客观的原则
1.4 本办法适用于天津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所建设管理的地铁工程和枢纽工程。 2 术语
2.1 风险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工期延误等不利事件的可能性及其损失的组合。
2.2 损失是指工程建设中因不利事件导致的负面影响或不良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工期延误、耐久性降低等。
2.3 风险事件是指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工期延误等各种不利事件。
2.4 风险因素是指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包括各种主观或客观的潜在原因或影响因素。
2.5 风险评估对象是指需要进行工程风险评估的工程项目,包括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
2.6 风险识别是指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和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进行确认和分类的过程。
2.7 风险估计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损失进行综合分析和估算的过程。
2.8 风险分级是指在风险识别、风险估计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风险等级标准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2.9 风险接受准则是指各方对不同等级的工程风险可接受或可容忍的水平。 2.10 风险控制是指为规避、降低风险提出处置对策建议。
2.11 风险评估是指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分级和风险控制。 3 一般规定
3.1 施工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前依据周边环境调查报告完成环境风险评估工作。 3.2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自然灾害风险、地质条件风险、工程周边环境、邻近管线及工程自身风险等内容。
3.3 施工单位进行风险评估之前,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风险设计文件,并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风险专项设计交底。
3.4 施工单位进行风险评估之前,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并由勘察单位向施工单位交底。
3.5 施工单位在开展风险评估之前,应认真熟悉风险设计文件、地质勘查报告、工程周边(沿线)建(构)筑物调查报告等文件。
3.6 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开工前的风险评估工作,设专人负责。
3.7 风险评估是工程开工前的必要条件,是开工条件验收的一项主要内容。 4 风险评估流程
风险平路流程如下图。
第2页
5 风险评估方案 5.1 评估前的资料收集
a)设计文件(含风险专项设计); b)建设场地岩土工程勘查报告; c)周边环境调查成果资料;
d)项目所在地类似工程的建设经验、事故案例; e)其他必要的文件资料。
5.2 评估人员应当按照《周边环境调查管理办法》的要求,完成周边环境地调查
第3页
收集资料 前期准备 现场踏勘 勘查设计交底 评估方案 评估方案编制 风险识别 风险估计与评价 评估实施 风险分级与清单编制 风险处置措施建议 评估报告编制 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审查 专项处理方案编制 专项方案 专项处理方案审查 方案实施 实施专项处理方案 报告。
5.3 建设单位要组织勘查、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勘察、设计交底,提供详细的资料文件及必要的解释说明。
5.4 风险评估方案应当包括工程概况、评估目的、评估依据、风险分级标准、评估对象与范围、评估时间安排、评估方法、评估程序、评估成果形式,技术力量配备与质量控制要求等。
5.5 风险评估方案编制完成后,监理单位要组织勘察、设计、相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进行审查论证。 6 风险评估实施
6.1 风险评估应在分析工程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首先进行风险识别,编制风险识别清单。
6.2 风险识别应当针对工程地质、工程周边环境、工程技术方案等因素进行。 6.2.1 工程地质风险识别应重点从不良地质条件、特殊土层、地下水、勘察资料深度及可靠性、对工程施工的不利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6.2.2工程周边环境风险识别应重点从周边环境的类型、重要程度、复杂性及安全现状、周边环境与新建工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6.2.3 工程技术方案风险识别应根据拟采用的施工工法,从工程的规模、平面位置与尺寸、断面尺寸、埋设深度、围(支)护结构、地下水控制、土方开挖方式、土层加固、特殊工程部位等方面进行分析。
6.3 风险识别可采用检查表、专家调查、工程类比、事故树和归纳等方法。 6.4 风险估计应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合理、简洁和可操作的风险估计模型,采用适当的估计方法,估计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损失。 6.5 风险估计可采用专家评议、专家调查、工程类比、事故树、概率统计、风险矩阵、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敏感性分析等方法。
6.6 工程风险分级应在风险识别和估计的基础上,对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损失等级进行判断,依据《天津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进行等级划分,并编制风险分级清单。
6.7 工程风险等级清单应包括:标段名称、风险评估对象、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风险等级等内容。
第4页
6.8 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按下表处置原则,结合工程实际,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
风险处置原则
风险等级 特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处 置 原 则 尽量规避此类风险;制定专项处理方案;加强工程监测和风险管理 制定专项处理方案;加强工程监测和风险管理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加强工程监测和风险管理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工程监测和风险管理 7 风险评估报告
7.1 施工单位完成风险评估后应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7.2 风险评估报告内容
a)工程概况; b)评估目的与依据; c)评估内容与范围; d)评估程序与方法;
e)风险界定、识别及风险识别清单; f)风险估计与评价; g)风险等级标准;
h)风险分级排序及风险等级清单; i)风险处置措施建议; j)风险评估结论; k)有关附图、附表。
7.3 风险评估报告要组织专家论证,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和建设公司备案。 7.4 工程风险评估报告专家论证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a)风险评估依据的合法性; b)风险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c)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d)工程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的合理性; e)风险处置措施及建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5页
f)风险评估结论的可靠性。
7.5 依据经过论证、审批后的评估报告,制定专项处理方案。 8 附则
8.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评估工作,除应符合本指南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8.2 本指办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8.3 本指南由天津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质量安全部负责解释。
第6页
附表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工点风险评估样表
工点名称 风险评估对象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风险状况描述 工程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基坑工程 ××隧道工程 第7页
第8页
附表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线路风险评估汇总样表
风险分级汇总 标段或工点名称 特级 ××站 ××区间 Ⅰ级 Ⅱ级 Ⅲ级 特级、Ⅰ级风险描述 特级、Ⅰ级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备注 第9页
第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