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哪项最能反映上文的主要观点?( ) A.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领域 B.国有企业必须认真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 C.解决国营企业富余劳动力是深化改革的关键
D.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提供条件 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7、某地发生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则该地的岩石种类有可能是( )。 A.火成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8、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教师的事情,自己可以不管孩子。对此,教师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引导家长一同做好教育工作 B.责怪家长对孩子教育不负责任 C.放弃合作,自己好好教育学生 D.给予理解,家长教育能力有限
9、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义务教育制度。 A.九年 B.十年 C.十一年 D.十二年
10、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
A.《春秋》 B.《国语》 C.《史记》 D.《汉书》
11、因经营管理不善,某学校办的校办产业负债二十多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这一债务应当承担偿还责任的是( )。
A.政府 B.校办产业 C.学校 D.校长
12、下列乐器中,不属于中国传统乐器的是( )。
第 1 页 共 5 页
A.横笛 B.风笛 C.箫 D.埙
13、对搜索引擎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搜索英文资料,Google较为合适 B.搜索中文资料时,百度的资源更丰富
C.网络提供的多种搜索引擎在查询范围、检索功能等方面各具特色 D.搜索时,输入的关键词越多越好
14、下列文章属于议论文的范畴的有( )。
A.消息、发言、政论文、调查报告 B.文告、消息、学术论文、调查报告 C.社论、杂文、文艺评论、学术论文 D.杂文、社论、调查报告、文艺评论 15、下列选项所描述的内容,包含在“只有经历过无数失败,才能懂得成功艰辛”的是( )。
A.没有经历过无数失败,就无法懂得的艰辛 B.如果经历了无数失败,就可以懂得成功的艰辛 C.不懂的成功的艰辛,是因为没有经历无数的失败 D.即使没有经历无数的失败,也可以懂得成功的艰辛 16、下列与“素质教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博雅教育
B.全面发展教育 C.应试教育 D.终身教育
17、小学生高某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不慎受伤,经教育行政部门调解,高某父母与学校就事故处理达成了协议。但事后学校拒不履行协议。对此,高某的父母能够采取( )。
A.依法提起诉讼 B.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C.依法提出申诉 D.依法申请行政仲裁
18、9岁的杨强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受伤,家长诉至法院,要求学校赔偿。此案中应承担举证责任的主体是( )。
A.学校 B.家长 C.体育老师 D.杨强
19、英国科学家指出,在南极上空,大气层中的散逸层顶在过去40年中下降了大约8公里。在欧洲上空,也得出了类似的观察结论。科学家认为,由于温室效应,大气层可能会持续收缩。在21世纪,预计二氧化碳浓度会增加数倍,这会使太空边界缩小20公里,使散逸层以上区域热电离层的密度继续变小,正在收缩的大气层至少对卫星会有不可预料的影响。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 A.太空边界缩小的幅度会逐渐加大 B.温室效应会使大气层继续收缩 C.大气层中的散逸层顶会不断下降
D.正在收缩的大气层对卫星的影响不可预料
20、同学们正在听孙老师讲课,乐乐却偷偷扯了一下糖糖的头发,糖糖疼得大叫。孙老师立即大声呵斥道:“乐乐,你不想听就出去! ”“乐乐太坏了,以后同学们都别跟他玩。”孙老师的做法( )
A.合理。维护了教师的权威 B.不合理。侮辱了乐乐的人格 C.合理。保护了糖糖的健康 D.不合埋。破坏了课堂学习氛围
2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B.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C.古代诗歌按内容分为叙事诗、山水诗、科学诗、咏物诗四类 D.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 22、11岁的小明在放学的路捡到一部价值2000元的智能手机,拿回家自用,小明的行为( )。
A.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B.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C.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D.没有违反相关法律 23、某公立小学塑胶跑道不达标,导致有些学生身体不适。应对该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A.学校行政部门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24、下列选项所表述的内容,包含在“只有历经磨难,才会更深刻的明白人生真谛”的是( )。
A.如果历经磨难,一定能更深刻地明白人生真谛 B.只要历经磨难,就能够更深刻地明白人生真谛 C.想要更深刻地明白人生真谛,就必须历经 D.不想更深刻地明白人生真谛,就不必历经磨难 25、《多宝塔碑》是颜真卿的( )作品。
A. 楷书 B. 行书 C. 草书 D. 隶书
26、我国古代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下列选项中,
第 2 页 共 5 页
属于“三更”的时段是( )。
A.19:00-21:00时 B.21:00-23:00时
C.23:00-(次日)1:00时 D.(次日)1:00-3:00时
27、在Excel中,要通过扇形面积反应每个对象的一个属性值在总值当中所占比值大小,应该选择的图表类型是( )。
A.柱形图 B.折线图 C.图
D.XY散点图
28、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曾实行过“变法”,以期通过变法改变国家增强国家实力,在下列变法人物中,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是( )。
A.管仲 B.商鞅 C.王安石 D.张居正
29、张某利用未成年人在街头乞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张某的行为( )。
A.应当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B.应当由司法机关提起公诉 C.应当由未成年人主张自我权利 D.应当由社区组织予以制止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某校班主任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
李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李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李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李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
(1)李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李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2、王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他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其实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是一种折磨。他想,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肯定不轻松。
一天下午放学前,王老师突然想,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会怎么样呢?就叫“自设作业”吧。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学生时,学生很惊讶,作业还有自己设计的吗?同学们感到既新鲜又激动。
第二天,王老师带着期盼和不安的心情打开了那一份份作业,着实吃了一惊!有“老师,我考考您”,有“小发明介绍”,有“诉说我的烦恼”,有“我喜欢的名人名言”,有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有显示个性的硬笔书法,有的干脆是一幅自画像……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王老师激动不已!这些作业是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设计的,那里有学生的坦诚和率真,有学生的希望、喜悦、烦恼的困惑,还有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对是非的判断,这其中闪烁着创造和智慧的火花,是师生之间与心的交流。
当下午放学前王老师把作业本发下去时,同学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进书包的习惯,而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品位着老师批改的一字一句。借此时机,王老师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以后的日子,“自设作业”竟在许多学生的作业中生了根。王老师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某班制订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
请你针对案例中制订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第 3 页 共 5 页
1、德瑞克•朱伯特、贝弗利•朱伯特夫妇是著名的野生动物纪录片的制作者,在长达30年野外动物生活的拍摄生涯中,拍摄了25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8次获得艾美奖。
有人曾这样问朱伯特夫妇:当肉食动物在捕杀弱小动物时,你们也眼睁睁地看着,不去帮忙吗?
朱伯特夫妇回答:是,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无动于衷”。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第 4 页 共 5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D 2、D 3、C 4、D 5、D 6、B
7、 答案:C 8、 答案:A 9、A
10、【答案】A 11、B 12、B 13、D 14、C
15、参考答案: A. 16、B 17、A
18、 答案:A 19、B
20、 答案:B 21、C 22、D
23、参考答案:B 24、【答案】C
【解析】想要明白人生的真谛,就必须经历磨难 25、A
26、【答案】C
【解析】一更夜从黄昏始 19-21点;二更定昏人不静 21-23点;三更23-次日凌晨1点;四更1-3点;五更3-5点。 27、C 28、B
29、[答案]A
[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2)李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李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李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我认为: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作业,学生很惊讶,感到既新鲜又激动。但学生“自设作业”的结果表明了学生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完成原本他们自身和老师认为无法完成的任务。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构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表明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其主体程度较低,范围较窄,在写作业中学生往往比较被动,因此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3.学生是独特的人,应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让学生“自设作业”,可以展示出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学生的作业丰富多彩,王老师将其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3、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其实质就是通过合格加特长的标准和策略培养人才。因此,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特长的发展最好与相关方面的发展和谐并进。但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又有所区别。和谐发展是学生对全面发展的具体选择。作为学生整体来说,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但作为学生个体来说,只能以特长为龙头带动相关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基础相对宽厚而特色鲜明的人才。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略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1)李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