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60例外科急腹症临床护理体会论文

来源:六九路网
160例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外科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外科急腹症患者160例,对其细致观察,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60例外科急腹症患者,141例痊愈,术后并发症6例,另有13例产生继发病变,行后续治疗痊愈。结论:密切观察病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极大地促进外科急腹症病人的康复。 【关键词】急腹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29-02

外科急腹症:指需要外科紧急处理的腹部疾患的总称。腹腔脏器的急性炎症、穿孔、出血、梗阻绞窄易引起此病。外科急腹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不当易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因此,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对我院外科急腹症的护理体会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外科急腹症患者160例,女72例,男88例,年龄1~82岁,平均46.54岁;其中116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44例患者非手术治疗。 1.2 临床观察

1.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的变化。体温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炎症的发展过程,血压和脉搏的

变化是患者血容量的参考指标,同时注意观察有无脉速、细脉等早期休克的症状。

1.2.2 腹痛性质和程度的观察[1] 患者腹痛呈持续性钝痛多为炎症;腹痛呈刀割样,询问病史时能说出发病的具体时间,多为腹腔内腔脏器穿孔破裂。梗阻性疾病所致的阵发性绞痛,起病急而剧烈,但有短暂的中间间隙期,并伴有恶心呕吐;出血性疾病多有腹部外伤史,腹痛和进行性出血症状并见,有广泛腹痛和腹膜刺激征。上腹中疼痛多为溃疡病;右上腹疼痛多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感染;左上腹疼痛多为急性胰腺炎、脾破裂;右下腹痛主要是急性阑尾炎,其次是输尿管结石。在观察中还应注意腹痛部位是否有转移、扩散或放射。

1.2.3 腹部体征的观察 主要是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的程度及其范围的观察,听诊肠鸣音亢进为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为腹膜炎。

1.2.4 胃肠道症状的观察 腹痛伴有血性大便多见于肠套叠和绞窄性肠梗阻;血便恶臭多为坏死性肠炎;腹痛剧烈,停止排便和无气体排出并频繁呕吐,物别是呕吐物如粪便臭时提示肠梗阻;腹痛伴有尿频尿急或血尿时,多见于泌尿道疾病。 2 结果

本组160例外科急腹症,一次性痊愈者141例,占88.13%;6例患者有并发症,占3.8%;继发病发后续治疗痊愈患者13例,占8.13%。

3 讨论

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外科急诊以急腹症最为多见,急腹症患者发病都很急重,病情变化快,难以诊别,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护,会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做好急腹症患者需求的护理,全程、系统、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工作相当重要,主要内容如下:

3.1 由于患者的心理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加上对手术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安的情绪,都会影响手术治疗与术后康复。因此要密切关注病人的心理变化,耐心与患者沟通,保证患者的心态积极向上。

3.2 注意用药护理安全。术后患者切口疼痛,要积极帮助其解决,少数患者不能耐受,必要时酌情使用适量的镇静剂。对于诊断不明的急腹症,在病因未明确之前,禁用镇静、止痛类药物,以免掩盖病情[2],耽误治疗;禁用泻药、灌肠、局部热敷等以防止病情的扩散,注意补液,及时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3.3 做好切口护理,避免感染。帮助患者采取卧位,切口处辅以弹性绷带,减少腹部用力,降低患者腹内压,以避免切口裂开。必要时采取胃肠减压,以减轻消化道的积气、积液,缓解消化道梗阻。 3.4 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生活干预和饮食指导。术后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避免肠粘连。保证患者的基本营养需求,给予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同时指导其进行有氧运动,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综上所述,对外科急腹症的护理,要及时、具体地分析和评价,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采取规范的急救护理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孝平.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723-728. [2] 张巧玲.外科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25):1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