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瓜菜
试验研究
乙烯利和氯吡脲在黄瓜制种中的应用
孔维良,李愚鹤,黄洪宇,张利东,李加旺
(天津科润黄瓜研宄所•蔬菜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2)
摘要:为了提高黄瓜杂交制种种子产量,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上的应用实践,研究了乙烯利和氯吡脲对黄
瓜杂交制种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ilSCKZSOmgiU1乙烯利于母本4叶1心时喷施效果较佳,种子产量 提高了 45.8%;3~6mg.l^氯吡脲于授粉后浸蘸瓜,效果较佳,产量增加30.0%,化瓜率由对照的34.1%降低到 8.0%。乙烯利和氯吡脲的研究应用可为黄瓜制种实践提供技术支撑。关键词:黄瓜;制种;乙烯利:氯吡脲
Application of ethephon and chlorpyrifos in cucumber seed production
KONG Weiliang, LI Yuhe, HUANG Hongyu, ZHANG Lidong, LI Jiawang
(Tianjin Kernel Cucumber Research Institut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ble Germplasm Innovation,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ble Breeding Enterprise, Tianjin 300192, China)
Abstract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of cucumber hybrid seed, the effects of ethephon and chlorpyrifos on
cucumber hybrid seed product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raying 150-250 mg • L'1 ethylene at 4 true leaf period worked best , and the seed yield increased by 45.8%. When the pollinated cucumber was dipped in 3-6 mg • L'1 chlorpyrifos,the yield increased by 30.0%,and the undeveloped cucumber rate decreased from 34.1% to 8.0% compared with control. It coul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cucumber seed production in practice.Key words: Cucumber; Seed production; Ethephon; Chlorpyrifos
黄瓜通常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一年生蔓性或攀 缘性异花授粉植物,花一般为单性花叭在自然界要 依靠昆虫授粉才能结出种子。在黄瓜种子生产中, 主要有3种方式:人工杂交制种、化学杀雄自然杂 交制种和利用雌性系制种,人工杂交制种是目前生 产中应用的主要方法。在人工杂交制种生产中,雇 工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越来 越多的机械应用到制种当中:拖拉机配套的施肥 机,整地用的旋耕犁及开沟做畦机,搭建网室用的 挖坑机,喷施农药用的烟雾机、电动喷雾器,绑蔓用 的绑枝机[2],滴灌技术及机械化采种技术的应用™ 等,都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 减轻了雇工难的压力。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在 生产和改善蔬菜品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 目前在黄瓜制种生产中除化学去雄利用乙烯利和 赤霉素诱雄外,很少有关注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
黄瓜制种中的应用研宄。乙烯利是一种能够控制 瓜类雌花分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4_6]。氯吡脲具有 促使黄瓜膨大、增加糖含量、减少种子数量、带花采 摘等作用[4]。所以在黄瓜制种中如何正确使用植物 生长调节剂,起到增强黄瓜植株抗逆性、提高黄瓜 种子产量和质量等,有待于进行试验研宄。
‘津优315 ’黄瓜的母本植株生长势强,抗性好, 雌花节率较密,杂交制种授粉期不能达到集中授粉 的要求,杂交制种化瓜多、种子产量低。为解决生 产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杂交种子产量和质量,我 们利用‘津优315 ’黄瓜母本研宄探索乙烯利和氯吡 脲处理技术,以提高黄瓜杂交制种种子产量和质 量,为黄瓜良种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天津科润黄瓜研宄所选育的‘津优
1.1材料
收稿日期:2018-11-28;修回日期:2018-12-2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丨8丫?00丨00805-3);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16010)作者简介:孔维良,男,助理研宄员,主要从事黄瓜良种繁育工作。E-mail: kongweiliang2002@126.com 通信作者:李愚鹤,女,副研宄员,主要从事黄瓜遗传育种工作。E-maihliyuhel981@126.com
.42
.
第10期孔维良,等:乙烯利和氯吡脲在黄瓜制种中的应用
试验研究
315’的母本‘10Y-3-7-9’。1.2方法
试验于2017年秋季在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武 清实验场大棚内进行。黄瓜杂交制种中的母本 10Y-3-7-9,高垄栽培,大行距110 cm,小行距50
乙烯利处理调查10〜18节的授粉雌花数、单株 结瓜数、单株种子产量、千粒重、发芽率等。氯吡脲 处理调查单株结瓜数、化瓜率、单株种子产量、千粒
重、发芽率等。
cm,株距25 cm,667 m2定植3 300株左右,常规管
理,从第10节开始授粉。
试验方法是乙烯利浓度为50、150、250 mg • L' 在4叶1心期喷施植株1次,喷施方法以喷湿全株 叶片且没有水珠滴下为宜;氯吡脲浓度是1、3、6
2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A1~A4不同处理间10~18节雌花
2.1乙烯利处理对黄瓜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节率分别是 83.1 %、98.3%、100.0%、66.7%,实际生 产中,雌花节率越高越有利于集中授粉坐果。不同 处理间平均单株结瓜数差异明显,单株结瓜数由
mg-L'在授粉结束后浸蘸己授粉种瓜1次(一般是 浸蘸第3到第6条种瓜,瓜长20 cm以下的,当天 授粉的种瓜不做蘸瓜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共8 个处理(表1),每处理3次重复。
_________________表1试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处理编号
药剂 乙烯利乙烯利乙烯利
处理方式
A1〜A3,分别比对照增加24.8%、35.2%、64.0%。对 照的化瓜率为47.2%,乙烯利处理后由A1~A3,化 瓜率分别比对照降低了 13.6%、19.4%、31.0%,由此 可见,乙烯利处理可有效防止化瓜,增加单株坐瓜 数。单株产量对比照分别增加8.0%、25.3%、 45.8%,乙烯利处理质量浓度为250 mgW时667 m2 产量最高,可达67.2 kg。虽然乙烯利处理种子千粒 重有所降低,但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饱满度。
随着乙烯利处理浓度的增加,畸形瓜率也逐渐 增加,但是通过调查,畸形瓜单瓜内种子粒数最高 可达170粒以上,平均也在100粒以上,所以不影
A1A2A3A4A5A6A7A8
50150250
蒸馏水
CK
氯吡脲氯吡脲氯吡脲
136
蒸馏水
喷雾雾喷雾雾喷瓜瓜喷瓜瓜_ 蘸蘸蘸
CK
表2
处理编号
乙烯利处理对黄瓜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化瓜率/
畸形瓜率/
单株种子 产量/g
千粒重/
单瓜种子 粒数
发芽率/
/?(乙烯利)/ (mg.L.1)50150250CK
单株授粉 雌花数
单株结瓜数
10〜18节
雌花节率/%
%33.6 a27.8 b16.2 be47.2 c
%0.00 a1.34 b12.82 b0.00 b
A1A2A3A4[注]
4.70 a4.68 a4.89 a4.73 a
3.12a3.38 b4.10b2.50 c
15.09 a17.50 a20.37 ab13.97 b
g
26.29 a25.71 a25.29 a30.23 b
%98 a99 a99 a99 a
回头瓜无少多无
184.0 a201.4 a196.5 a184.8 a
83.1 a98.3 b100.0 c66.7 d
同列数字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响总产量,反而会增加总产量。回头瓜也是随着乙 稀利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多,对总产量也是促进作 用,在实际生产中也是有利的。
本研究中‘津优315’母本是雌雄同株型,秋季 大棚种子生产中其雌花节率为66.7%左右,人工授
粉时间长,单株坐果低,杂交种子产量低,制种成本 较高。一般秋季大棚制种从第10节开始留瓜授 粉,利用乙烯处理母本,使其在10~18节内节节为 雌花,可缩短人工授粉时间,降低用人成本,还可定 向选留种瓜,提高单株坐果率,从而提高种子产量。 2.2氯吡脲处理对黄瓜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浓度氯吡脲处理的单株平均 结瓜数、化瓜率、产量均明显区别于对照,A5〜A7处 理的单株结瓜数分别比对照增加29.5%、33.2%、
37.0% ;对照化瓜率为34.1% ,氯吡脲处理后由
A5~A7分别比对照降低18.0%、22.0%、26.1%;处理 后单株产量由A5-A7比对照增22.4%、25.7%、 30.0%,说明氯吡脲处理明显提高了母本的结瓜数 及产量,降低了化瓜率。不同处理间种子千粒重、
发芽率与单瓜种子粒数差异不明显,这说明氯吡脲 处理对黄瓜杂交制种种子质量影响不大,对提高产 量有很大作用。
3讨论与结论
李晓丽等171在旱黄瓜制种中的应用研宄结果表
明,乙烯利处理显著提高了单株连续授粉坐瓜能 力,与本试验结果相似,但其试验结果中乙烯利处 理质量浓度是80〜100 mg.L1,于母本苗期2叶1心
•
43
•
试验研究
表3
处理编号
中国瓜菜
氯吡脲处理对黄瓜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单株结瓜数
化瓜率/%
单株种子 产量/g
千粒重/g
发芽率/%
第32卷
p(氯吡脲)/ (mg-L1)1.53.0单株授粉 雌花数
单瓜种子粒数
A5A65.96 a5.86 a5.00 a5.14a16.1 a12.1 ab20.03 a20.58 a23.60 a22.68 b100 a97 a169.75 a176.54 aA76.05.75 a5.29 a8.0 bA8
CK
5.86 a
3.86 b
34.1 c
和4叶1心喷施2次效果最佳,与本试验不一致的 原因可能与试验材料及喷施次数不同有关。韩建 明等[8i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浓度与方法与李晓 丽等研宄相似,但其处理结果对制种产量影响不 大。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秋季大棚制种试验条件
下,乙烯利质量浓度150~250 mg _ L ',于母本苗期4 叶1心时喷施1次,可使其在18节以内节节为雌 花,缩短授粉时间,提高单株坐果率,制种产量提高 25%以上,可用于‘津优315’黄瓜秋季大棚制种生 产实践。
通过田间试验得到乙烯利处理质量浓度为 250
时,只能在苗期(5叶期)以前使用,苗期
(5叶期)以后使用影响黄瓜植株正常生长,造成减 产,5叶期以后只能使用质量浓度150 mg丄1进行 处理。使用时间为傍晚或早晨,不可重复施用。乙 烯利处理浓度与地区气候和品种密切相关,在北京 地区,喷用乙烯利的质量浓度以255~300 mg • L-1较 合适;广州地区,乙烯利质量浓度以100 mg• L;1为合 适;沈阳地区,乙烯利质量浓度250〜500 mg丄“为 合适;一般在1片真叶期喷1次,3~4片真叶期再喷 1次[|]。因此,其他地区使用前应先进行试验,找出 最适合的浓度。
目前氯吡脲应用及研宄文献多见于黄瓜生产 中,主要作用有促使黄瓜膨大、增加糖含量、减少种 子数量、带花采摘等作用,在黄瓜制种生产中未见 有报道。本研究中的氯吡脲在黄瓜制种中的试验 结果表明,3〜6 mg.L\"氯吡脲蘸瓜处理可显著提高 制种产量,对种子质量无不良影响,可用于‘津优 315’黄瓜秋棚杂交制种生产实践。氯吡脲蘸瓜处
•
44
•
21.28 a23.47 a100 a171.40 a16.37 b
24.74 c
99 a
171.42 a
理,田间操作用工量较大、有一定难度,在施用方式 上还有待于进步研宄创新,接下来将进行喷雾效果 试验,解决田间操作中的问题。由于氯吡脲不具有 内吸传导性,用氯吡脲处理的部位为整个小瓜或半 个小瓜(瓜头部);浓度不能随意加大,否则容易出 现种瓜内种子数降低现象;药液应随配随用,施药 后6h如遇雨应予以补施;使用时间为傍晚或早晨, 不可重复施用w。建议其他地区使用前应先进行试 验,找出最适合的浓度。
初步研宄认为,在秋季大棚制种条件下,乙烯
利质量浓度150〜250 mg.L-1,于母本苗期4叶1心 时喷施1次,效果最佳;氯吡脲3~6 mg.L-1蘸瓜处 理可显著提高制种产量,对种子质量无不良影响, 可用于‘津优315’黄瓜秋棚制种生产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小佳.蔬菜育种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9.
[2] 邓强,陈正武,孔维良.机械在黄瓜种子生产中的应用[J].吉林 蔬菜,2012(2):59.
[3] 孔维良,李愚鹤,张利东等.滴灌技术和机械采种技术在黄瓜 制种上的应用[J].中国瓜菜,2015,28(6): 68-70.
[4] 邢光耀.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黄瓜上的应用[J].长江蔬菜,
2014(9):56-57.
[5] 曹齐卫,孙小镭,王志峰,等.乙烯利对秋季黄瓜雌花分化的影 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4( 1): 34-35.
[6] 陈豫梅,陶雪娟,覃柳仙,等.乙烯利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 8): 3386-3387.
[7]
李晓丽,宋晓飞,任学军,等.乙烯利在黄瓜杂交制种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 1372-1373.
[8] 韩建明,范丙友,张春奇,等.乙烯利对黄瓜杂交制种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0( 10) :24-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