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好!
我叫李柃熹,来自四川师范大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欣赏》第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
本课讲述的主要知识点: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功能,美术的分类,人和美术的关系,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等。
课文部分:为本课教学内容之梗概,共分10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述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人与美术的关系。 第2自然段,介绍美术的功能。
第3自然段,概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
第4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结合作品分析概述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即第一步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第二步对内容理解和体验,第三步对内容的探究和领悟。
第10自然段,替代学生提出欣赏时遇到的多种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求知的欲望。 二、教法
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
记录、观察、理解、记忆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 1、讲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1
学生活动 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那么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时,该如何欣赏呢? 2、展示图片:罗丹的《思》、米勒的《拾穗》、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齐白石的《虾》 3、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 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 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欣赏的问题. 那么怎样欣赏美术作品呢,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欣赏的意义是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二)讲授新课
1、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 教师活动 (1)讲述:说到欣赏美术作品,首先我们应该要知道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 (2)展示多张图片 (3)提出问题:A、试把这些图片进行分类,并说出各个图片分别代表哪种艺术门类? B、你还发现你生活中还有那些美术作品,它们属于那种艺术门类? 教师点评: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那么结合你们刚才的回答,总体而言,美术作品都被归为空间艺术的范畴。在这下面,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和内容等分别作更细致的划分。 依照美术作品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划分出了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的“具象艺术\",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意象艺术\"和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的“抽象艺术”。 2、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教师活动 提问:现在,我们学知道了美术作品的分类,那么美术作品该怎样欣赏呢?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和具有乐趣. 设计意图 欣赏图片、勤于思考、就问题自然展开勇于回答问题。 本课教学. 从学生的愿望出发,加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归纳总结学生答案,提出系统的步骤,使学生头脑中知识清晰化 设计意图 就问题自然展开本课教学。 从学生的愿望出发,加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做好准备,继续思考,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怎样才能成为欣赏美术作品的内行呢?(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2
教师点评: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高中生,面对琳琅满目的美术作品却不知该如何欣赏,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您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结合刚才同学们讲的,欣赏美术作品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①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 ②对内容的理解、体验; ③对内蕴的探究和领悟。 (1)安排任务:下面同学们可以运用以上三个步骤再结合课文试理解分析一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齐白石的《虾》. (2)展示图片 原来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学生思考) 归纳总结学生答案,提出系统的步骤,使学生头脑中知识清晰化 尝试运用老师所示的三个步骤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尝试运用对比的方法,对照课文中的图片及分析。) 学生活动 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运用所学方法,尝试解决具体问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独立思考的能力 3、学习美术欣赏的意义 教师活动 (1)以上我们学习了美术作品的分类和怎样欣赏看课本,找答案 美术作品,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欣赏呢? 主要是美术作为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具有三个方面的社会功能,即: 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2)展示安格尔的《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3)安排学生阅读课文,总结以上的三个概念 (4)提问说明以上三个概念的主要内容 提问:美术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内涵分别是什么? 教师点评:人的审美能力是与其知识和道德相联系的直觉能力,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人的审美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意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美伴随终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4、问题与讨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
播放课件: (1)你能举例说明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吗? (2)请从本课其他作品中再选一幅作品,尝试分析其形式和内容。 让学生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后,将本组的主要观点记录下来,准备汇报。(分组建议:①按现有的行列分为6或7组;②每组自选作品或教师分配.) 将本组的讨论后的主要观点公布给大家 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尝试解决具体问题。 教师安排公布讨论结果: 下面,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将本组的讨论结果公布一下。 (三)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 交流欣赏经验,促进共同提高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老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美术美术鉴赏的 概念、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以及美术鉴赏的意义等,使我们从宏观上认识了美术以及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能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此基础上,平时多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 板书设计:(由于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以下这些板书内容主要呈现在课件里) 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绘画、认识功能 雕塑、教育功能 建筑、审美功能 设计、 书法、 摄影
二、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三、学习美术欣赏的意义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