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目标:
通过对腊市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各种心理的调查与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调查时间:2015年9月——2016年1月 调查地点:腊市中心小学
调查对象:腊市中心小学所有留守儿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个案访谈 实地考察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和人际关系等。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健康的重要内容。随着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他们大多缺乏父母关爱,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通过这个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我认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于是就查找相关的的资料,设计了一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卷, 对学校的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 份,其中男生 份,女生 份。本问卷共有22个小题,每个题目后都有不同个等级供选择。根据他们所选与心理健康有关活动的频率来分析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部分结论是根据问卷进行个案访谈和实地考察得出来的。以下是对此次问卷调查的具体分析。 学习适应性
题目 你的学习热情怎么样? 你觉得考试对你重要吗? 你觉得学习压力大吗? 你希望上课被老师关注吗? 这些是从学习上来反映留守儿童心理的。数据显示,他们学习的热情偶尔的频率比较高,大多数同学能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感受到
41.2% 25.3% 11.8% 11.8% 0 41.2% 17.6% 41.2% 11.8% 23.5% 41.2% 23.5% 无 29.4% 偶尔 47% 经常 17.6% 总是 5.9% 学习压力大,渴望被关注。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少数的留守儿童还是比较好学的,但大部分同学对学习的热情不是很高,这是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环境安全感
题目 心情好吗? 你会不会和长辈吵架? 你和父母关系好吗?
数据显示,只有小部分人会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或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很少有人觉得别人想占他便宜。这说明腊乙村的整体社会环境还可以。他们都是本村人,在自己的地盘上理所当然应该感到安全,
无 偶尔 经常 总是 但有近一半人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大部份人心里总觉得有事发生。这又说明他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还不够满意,觉得不够安全。 通过实地观察,我发现腊乙村的地理位置对维护儿童的安全不利,腊乙村唯一的小学——阿明希望小学校门前就是镇上的一条交通要道,经常有大矿车经过,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矿车撞到。一些贪玩的留守儿童还喜欢在水边玩耍,由于没有大人的时刻监管,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淹死,这种悲剧也确实发生过。安全是我们生存的前提,是生存的最基本保障。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素之一。希望社会给留守儿童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自我意识
题目 总感到有人在背后议论我 当别人看我或议论我时感到不自在 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不在乎别人怎么议论自己,当别人看他或议论他时没有感到不自在,这是一种坚持自我、有自己主见的表现。留守儿童的父母经常不在身边,他们也常遭到别人的非议,
41.2% 29.4% 11.8% 17.6% 无 41.2% 偶尔 29.4% 经常 17.6% 总是 11.8% 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不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看法。正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当然前提是自己是对的。同时,他们有更多人的想法与别人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这也是一种个性的体现,良好的个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 人际交往意识
题目 你有几个很好的朋友 我对父母时而亲热时而冷淡 从与同学的交往信息来看,他们很喜欢交朋友,与同学的关系处理得很融洽,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时而亲热时而冷淡的现象占相当一部分比率,这可以理解同时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平时就靠仅有的几个电话联系,他们之间的联系是相当有限的。
乐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爱。这是因为他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因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与人为善的人能够与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际关系和谐,心情当然就比较舒畅,心理会处于健康状态
64.7% 11.8% 17.6% 5.9% 无 52.9% 偶尔 35.3% 经常 5.9% 总是 5.9% 中。具备健康心理的小学生,善于理解、尊重、信任和帮助他人,以真诚、谦让的态度发展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 通过对腊市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各种心理的具体分析,我发现我校留守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积极的心理,也有消极的心理,特定的环境和家庭背景及自身的因素导致他们消极的心理略多一些。
“留守儿童”是一个很大的基数。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是21世纪建设的主要力量。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关注和呵护,这一点也是我们社会以前所忽略的。青少年的人格健康发展又是心理健康发展的核心。如果他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等他们成人之后,社会有可能要对他们由于心理问题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付出的更多。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发挥政府的职能做好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使社会、父母和教师真切意识到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完善和健全农村教育体制和相关的监督体制,保重教育的公平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制度性。还要完善和健全大学生义务支教体制,建立长期有效的制度,充分挖掘和发挥宝贵的大学生资源,从而真正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协作。让我们大家共同携起手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使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健康、快乐、幸福的童年。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