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20—2021 学年(下)厦门市初一年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考生注意:1.全卷分三个部分,共 23 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 朔气传金柝, (2) (4)
(3) 造化钟神秀,
。(《木兰诗》)(1 分)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 分) 。(杜甫《望岳》)(1 分)
,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1 分)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1 分) 。(陆游《游山西村》)(1 分) 。(赵师秀《约客》)(1 分)
,
”。(2
(5) 浩荡离愁白日斜, (6) 山重水复疑无路, (7) 有约不来过夜半, (8) 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1 分)
(9) 《陋室铭》中以古代贤人自比,表现自己格调高雅的句子是:“ 分)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 B.诗歌写得有味道,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矮决定的。 C.诗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出类拔萃,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特别缺乏的,不是聪明,而是努力不够,意志不坚。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7 分)
燕子归来,万物算是真正有了春的眉眼。
①zhàn( )蓝的天空下,柳枝轻拂,如春风梳开的一根根绿②biàn( )子,山冈的发髻插满朵朵桃红,一条又细又窄的溪流隔开了屋舍和田地,屋瓦青灰,炊烟乳白,三两只燕子从扶犁春耕的农人头顶侧身飞过,燕语呢喃,让春天有了别样的韵味。大地(甲) (A 朗润 B 滋润),这群乌黑油亮的小精灵,好似 。它们打开翅膀拥抱一草一木,也拥抱着抬头送出笑脸的乡亲。它们和父老乡亲问好,并自由(乙)(A 翻腾 B 翻飞) 在歌声里,每一个音符都生着桃红的酒窝,就像花朵爬上春天的枝头轻声耳语。
(1) 文中①②处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①处 ②处
(2) 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2 分)
甲处
乙处
(3) 文中多处运用修辞手法,活泼生动,请在横线上补写一个符合语境的比喻句。(3 分) 二、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4~5 题。(6 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第 1页(共 6 页)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诗歌首句“路漫漫”既写出了路途遥远的事实,也为后面诗人的情感抒发做铺垫。 B.诗歌第二句中的“龙钟”是年老体衰的意思,眼泪打湿了双袖,可泪水仍旧未干。 C.诗歌第三句中“逢”字照应题目,赶赴边塞途中,诗人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 D.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明快,充满了边塞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5.“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16 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
①②③【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 .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④中立不倚:不偏不倚。 ⑤虚受:虚心接受。
④
——白居易《养竹记》(节选)
【注释】①本:根。 ②固以树德:凭着牢固的根可以树立品德。 ③善建不拔:善于建树的人不会动摇。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濯清涟而不妖 濯: (2)宜乎众矣 ..(3)竹似贤 .
似:
(4)夫如是.
宜: 是: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B.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C.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D.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 分) (2)竹性直,直以立身(2 分)
9.甲乙两文所赞美的“莲”“竹”有何相同的美好品质?请简要概括。(4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0~14 题。(20 分)
复活半刀泥明前茶
分)
①跟随半刀泥的传承人老万去淘古瓷片,绝对要早起。早春,凌晨五点半,东方的云彩上刚吐出一线深橘红,瓷器早市就开张了。老万竖起他的招风耳,守着摊贩将古瓷片从麻袋里倒出来的那一瞬间,在密集的哗哗声中,忽然,他耳朵上的茸毛竖起:“停,停一下!” 摊贩住手,老万眼尖手快,从一堆瓷片中捡出好几片来,他摊开它们,一一询价,摊贩早就摸准了他的脾气,直接把猛地看上去没啥花样的两片捡出来,递到老万手上:“都晓得你搞半刀泥都着魔了,还跟我装。这样,480 块钱一片,你要刻出好花样,给我留一个茶盏,我来买。”
②老万露出无奈的笑,付钱,背过身去却一脸的愉悦,开始边走边哼唱虞姬的唱词:“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他一边哼唱,一边举起瓷片对着初升的太阳望。我终于瞧见了瓷 片上暗藏的乾坤:瓷片对光一照,里面的虚实纹样都透了出来,果然有梅枝,有雀鸟,是“疏 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第 2页(共 6 页)
③老万说:“半刀泥技法的老祖宗,就是宋瓷,准确地说,就是这种南宋青白瓷。当年, 匠人以刀作笔,在干燥后的素坯上刻画出一面深一面浅的凹面与线条,就像书法中的浓墨与枯墨一样,有深有浅,再施釉后高温烧成,这种刻法,让青白瓷对光一照,上头刻绘的莲花、 竹叶、昆虫和小鸟,都好像是纸窗上的投影,既活灵活现,又像浮动在空虚中,好比月光下的幻影。我淘了几百片宋瓷,再也瞒不了人。摊贩们也敬重手艺人,给我时价打八折,让我买得痛快。”
④我不免好奇:“宋瓷倒出来的声响与众不同?”老万说:“当然,就算与宋同时代的 金,留下的瓷片倒出来也会哗哗作响,宋瓷细腻坚牢,倒出来是‘呯呯’声,听音可辨,这 就像生西瓜和熟西瓜的差别。”
⑤青白釉上的半刀泥工艺,原本早已失传,是老万的师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依靠翻阅史料、捡拾残瓷,一个人悟出门道后慢慢恢复的,这门工艺的难处就是:要让青白瓷发出美玉才有的透光感,坯要极薄,刻刀要在极薄的坯体上游走雕刻,还要一刀下去,刻出深浅有别的凹面来,考验的不仅是审美与刻工,还有匠人控制紧张感的能力。“我跟师傅初学时, 一拿起刻刀来就忍不住喉头‘咕咚咕咚’作响,师傅说,一感觉到自己在咽口水,手上的劲就有可能使偏了,所以,心无旁骛很重要,你一心一意去感受那些块面,那些线条,刻莲花时能闻到莲香,刻小虫时能感受到触须的弹动,能感受到秋虫的喜怒哀乐,你沉浸其中,就会忘了手上的刻刀有千钧重,忘了咽口水,你就逐渐上道了。”老万说。
⑥这个悟道的过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二十年前,师傅带着小万,四处去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看扎灯,观玉雕,玩剪纸,瞧得最多的竟是皮影戏。皮影人偶的戏服、冠冕、动作,透过暖暖的光线投射到屏幕上,忽然让小万看到了各种运刀的可能性:挑、剔、 顿、挫、拉圆、捺方,露峰起笔、侧锋运笔、出锋收笔。看完皮影,再回去看宋代的残瓷, 更是豁然开朗,连千百年前匠人运刀时,心中是畅快还是愁苦,都一目了然。
⑦二十年过去了,小万成了老万,也开始收徒弟。老万把自己收藏的瓷片归了档,学着 师傅的样儿,让徒弟观瓷片,写两个月的心得体会,再来跟他使刻刀。
⑧他两年前收了一位京都大学的老教授当徒弟。老万约他谈了三次,看了日本教授的书 法作品,同意了。拜师当天,老教授对着比自己小九岁的老万平心静气行大礼,敬茶,老万 挺直脊背,泰然地受了礼。他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受这份礼,而是代表所有掌握了半刀 泥技术的工匠在受这份礼,包括那些在宋瓷片上留下清雅、自在、随性之刀笔,却已经消失 在历史云烟中的无名匠人们。 (选自《文汇笔会》,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老万竖起他的招风耳是为了能辨别出宋瓷的声响。 B.第②段中的省略号在文中表示省略了哼唱的唱词。 C.老万自己悟出门道后,终于复活了半刀泥的工艺。 D.第⑤段老万说的话点出了学习半刀泥工艺的要领。
11. 根据下列时间提示,概括与老万有关的内容。(3 分)
二十年前,老万 (1) ;两年前,老万 (2) ;早春时节,老万 (3) 。
12. 结合上下文品析词句。(6 分)
(1) 第②段中的加点词“乾坤”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 分) (2) 品析文章第④段中画线处对老万的语言描写的妙处。(4 分)
13. 第⑥段写到:“这个悟道的过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说 如
何理解这句话。(4 分)
14. 老万、老万的师傅以及“消失在历史云烟中的无名匠人们”身上都有一种可贵的“匠人 精神”,请结合本文简要谈谈你对“匠人精神”的理解。(4 分)
第 3页(共 6 页)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12 分)
打哈欠为何会传染?
①Hello,请大家盯着左边这张图,看看能不能坚持3秒?多数朋 友在3秒内已经开始打哈欠了。有些人甚至一看到“打哈欠”三个字, 都会情不自禁地打起哈欠。看来,哈欠的传染性大家都深有体会。
②有人认为,打哈欠是颓废的表现。其实不然!在打哈欠的短短几秒钟时间内,人闭目塞听,全身神经、肌肉得到完全松弛,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得到休息,对人体起到了重要的生理保护作用。此外,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精力恢复充沛。口腔肌、面部肌和颈肌的紧张活动,能促使头部血管的血流速度加快,这一切均使脑细胞的供血状况得到改善。同时打哈欠也是一种催眠的方法,人困乏的时候哈欠不断,提醒人体大脑已经疲劳,需要睡眠休息。
③那么,打哈欠为什么会“传染”呢?
④事实上会传染的可不止打哈欠,人类很多行为都具备“传染性”,只是大家没意识到。在交流过程中人们会自然而无意识地复制别人的一些表情、动作、情绪和行为方式,这种特有的复制现象称为“无意识模仿”。而打哈欠的“传染性”也是无意识模仿的产物。无意识模仿会让我们像变色龙一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社会心理学又把人类的无意识模仿称为“变色龙效应”。有研究者专门做过实验,让被试者与实验员进行自然交谈,过程中实验员适当增加摸脸、抖腿等动作,被试者也会随之做出摸脸、抖腿等动作。整个交流过程中,被试者完全察觉不到自己发生了模仿行为。
⑤在研究中,神经学家发现,在人类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里,埋伏着一种名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当人类看到某种动作或表情时,视觉会通过神经反射刺激大脑皮层,此时镜像神经元被激活,促使人们模仿这些行为或表情。不过,大部分人类幼崽并不会被“传染”打哈欠,因为打哈欠是大脑高级意识和智力负责的一种复杂社会行为,只有四岁以后的儿童才有能力辨别这一动作,并且互相“传染”。同时,这种无意识模仿也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实际收效,“变色龙效应”只能让你跟着别人打哈欠,却无法让你因为挨着学习好的人,就能考试 100 分。
⑥有研究认为,打哈欠“传染”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移情能力。移情能力又称共情能 力,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一种能力。在英国利兹大学的一项实验中,研究上参与 实验的学生回答一个移情能力的问卷,并和一位“带领者”在房间里相处十分钟,而“带 领者”会在这段时间里故意打哈欠。实验结果显示,越容易被打哈欠“传染”的人,他 们的移情能力答卷得分也越高。无独有偶,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研究者也在实验中观察到,自闭症患儿对于别人打哈欠更加无动于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打哈欠“传染”与移情能力存在联系这一观点。所以,在不太能够对他人感同身受的情况下,人们很可能也不会受他人打哈欠的影响。因此,打哈欠的“传染”在亲人之间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朋友、熟人,最后是陌生人。当面对的人越亲密时,我们的同理心越强,也就越容易跟着对方一起打哈欠了。
⑦看完本文,你是不是打了不止一个哈欠了呢?
15. 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
A.跟“打哈欠”一样,人类还有许多行为也具备“传染性”。 B.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一种变色龙效应。 C.打哈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大部分人类幼崽不会被传染。 D.“变色龙效应”使得挨着学习好的人坐的学生考试能得 100 分。
第 4页(共 6 页)
16. 阅读文章第②段,简要概括“打哈欠”对人体的作用。(4分) 17. 请运用文章内容,向老师解释产生下面现象的原因。(5分)
下午第一节课,大家拼命抵抗睡意侵扰,努力进入学习状态。这时,一个人打了个哈欠, 随后“哈欠”病毒迅速蔓延,越来越多的同学不由自主地打起哈欠。渐渐地,整个教室便“听取哈欠声一片”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8~20 题。(10 分)
【材料一】“靠脸吃饭”不只是说说而已,人脸识别,已经正式走入你我的生活!
什么是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是一种依据人的面部特征,自动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 别技术,又称为面像识别、人像识别、面部识别等。
人脸识别主要通过镜头拍摄,采集人脸图像,给出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脸部器官 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含的身份特征,将其与已知的人 脸进行比对,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
为防止各类仿“真人”的图像、视频等冒充真人,在各种生活应用场景中,人脸识别还 会根据脸部关键点的动态变化来判定是否为“真人”,以确保应用的安全性。
【材料二】当前,人脸识别已成为人工智能浪潮中最火热的技术之一。人脸识别设备将 大规模走出实验室,走入各行各业,方便了生活、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因此逐渐成 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如何?《2020 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发展监测报告》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以下是近六年我国人脸识别市场销售量 及价格变化情况调查:
【材料三】生活场景中的人脸识别
18.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A.这里的“靠脸吃饭”指的是生活中许多方面需要应用人脸识别来解决问题。
第 5页(共 6 页)
B.人脸识别主要是将人脸与已有的人脸图像做比对,根据面部特征进行判别。 C.人脸识别已大规模走出实验室走入各行各业,成为人工智能最火热的技术。 D.刷脸进动车站需站在指定区域内并放置好身份证和车票并面对摄像头刷脸。
18. 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近年来我国人脸识别市场的销售量及价格变化情况。(3分)
19. 李明五一节外出旅游,在动车站进站口刷脸时,机器提示他将身份证放在验证台,脱掉口罩、面对摄像头眨眨眼睛。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解说这一流程的主要原理。(4 分)
(六)名著阅读。(6 分)
20. 《海底两万里》是长篇小说,适合采用精读与跳读的方法,请根据下列内容,判断应选 择哪种阅读方法。(2 分)
(1) 与主线脱离较大的,讲海底生物分类的内容,可选择( );
(2) 在主线情节中的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以及描写奇妙海底世界的部分,可选 择( ) 21. 有位同学阅读《骆驼祥子》时发现,人、景、物的意外出现或突然消失可能成为情节突 转的路标。如祥子手中出现的闷葫芦罐儿,给祥子的生活和努力增加了新的动力;六月十五 的烈日与暴雨导致祥子接连生病、体质下降,虎妞积蓄被消耗……
请列举两个因人物突然出现或消失而导致祥子命运改变的情节。(4 分)
三、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60 分)
“我经过/南山某个车站/偶然遇见/三月的小雨/眨眼/把整片桃林点燃”
小诗背后的故事:那天去西丽没带伞,浑身湿透了,偶然发现桃花开了,淋湿糟糕的 心情缓解了。
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麻烦,但只要你心怀欢喜,就能发现可以享受的趣味。那些真切 和细微的幸福与满足,让你平凡的日子闪闪发光。
请以“我这样,挺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题目,扣题作文;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 600 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2020-2021 学年(下)厦门市初一年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 分)要点与评分:填空每处 1 分,有错、漏、添、乱序者,该处不得分。 (1)寒光照铁衣(2)念天地之悠悠(3)阴阳割昏晓(4)飞来山上千寻塔 (5)吟鞭东指即天涯(6)柳暗花明又一村(7)闲敲棋子落灯花 (8)不问苍生问鬼神(9)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2.(3 分)A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7 分) (1)(2 分)要点与评分:一处 1 分。答案:①处 湛②处 辫
(2)(2 分)要点与评分:一处 1 分。答案:甲处 A 乙处 B
(3)(3 分)要点与评分:运用比喻 2 分,喻体与燕子形态相符,符合语境 1 分示例:早春的天空抽出的一串串音符
二、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4-5 题。(6 分) 4.(3 分)B
第 6页(共 6 页)
5.(3 分)要点与评分:能点出挂念亲人而不想让亲人担心 1 分,报国与思亲难以两全得 2 分。(意思相近即可)
示例: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不想让亲人担心,报国与思亲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16 分) 6.(4 分)要点与评分:解释正确,每个 1 分。 (1)洗(2)应当(3)好像(4)这样7.(3 分)C
8.(5 分)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
(1) 我只喜爱莲花(1 分)从淤泥中生长出来(1 分)却不沾染污秽。(1 分)(请注意倒装句的翻译)
(2) 竹子本性正直(秉性直),(1分)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凭着正直的本性可以立身)。
(1 分)
9.(4 分)要点与评分:能概括出一点美好品质得 1 分,概括两点得 3 分,概括三点即可满分。(自己概括或者正确引用原文句子都可以,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要点:甲乙两文中“莲”“竹”共同的美好品质有①志向坚贞、高洁(出淤泥而不染、竹节贞);②本性正直(外直、竹性直);③豁达虚心(中通、竹心空);④品德端正,决不趋炎附势(不蔓不枝、中立不倚)
参考译文:
竹子像有贤德的人,为什么呢?竹子的根很牢固,凭着牢固的根可以树立品德;君子看 见它的根,就会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本性正直,凭着正直的本性可立身;君子看见它 正直的本性,就会想到处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内心是空的,凭着心空可以体验道 的存在;君子看见它的空心,就会想到虚心受教的人。竹子的节很坚贞,凭着坚贞的节可以 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会想到磨炼名节、无论危险还是平安都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 此,所以君子大多都会种上竹子作为他们庭院的充实物。
第 7页(共 6 页)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0-14 题。(20 分) 10.(3 分)C
11.(3 分)要点与评分:每处 1 分,概述大意相近即可。
参考示例:(1)跟着师傅四处感受光影艺术,努力悟道;(2)收了一个日本徒弟,坦然接受徒弟大礼;(3)到古瓷市场淘到心爱的古瓷片。 12.(6 分)(1)(2 分)要点与评分:符合语境,大意相近即可。示例:乾坤在文中指天地(或世界或样子)。 (2)(4 分)要点与评分:写出拟声词作用 1 分,写出类比(或比喻或比较)的作用 1 分, 写出整体语言描写的作用 2 分。酌情给分。
示例:拟声词“哗哗”“呯呯”生动地写出了在老万这样的行家耳里,宋瓷的独特音质。用生西瓜和熟西瓜的类比(或比喻或比较)形象地点明了两者内在质感的差别。此处的语言描写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老万的内行和对宋瓷的喜爱。
13.(4 分)要点与评分:说出“难”的地方 2 分,点出“容易”的原因 2 分。酌情给分。示例:这个悟道的过程难在半刀泥工艺考验的不仅是审美与刻工,还有匠人控制紧张感
的能力,需要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勤学苦练。但只要肯用心,多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就可以获益良多,豁然开朗。
14.(4分)要点与评分:能理解“匠人精神”的内涵(勤奋专注、精益求精、不断钻研、严要求、不藏私,说出 2 点即可)2 分,能联系文本简要分析 2 分。酌情给分。
示例:为了复活半刀泥的手艺,老万和师傅翻阅了大量史料,自己花钱捡拾残瓷,四处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为了更好地传承手艺,他们要求徒弟勤学苦练、一心一意,用心感受。 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对于优秀民族工艺的热爱和传承的担当,勤奋专注、精益求精、不断钻研的精神,以及对徒弟严要求、不藏私的品质就是“匠人精神”。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12 分) 15.(3 分)D
16.(4 分)要点与评分:每点 1 分,共 4 分。大意相同即可得分。
参考要点:①对人体起到了重要的生理保护作用;②能使精力恢复充沛;③能使脑细胞 的供血状况得到改善;④能催眠(提醒人体大脑需要睡眠休息)。
17.(5 分)要点与评分:能点明“镜像神经元”促使打哈欠得 1 分,点明“无意识模仿” 或“变色龙效应”得 1 分,指出“移情能力的体现”得 1 分,结合现象简要分析,得 2 分。
参考示例:老师,因为有一个同学打了哈欠,“镜像神经元”促使边上看到的同学无意 识模仿了这位同学打哈欠,如此传递下去,便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不由自主地打起哈欠,这 是一种变色龙效应。同时,这也是我们移情能力强的体现,同学之间的关系较为亲密,同理 心强,所以很容易就跟着打哈欠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8-20 题。(10 分) 18.(3 分)C
19.(3 分)要点与评分:答出一点给 2 分,两点 3 分。
示例:2015-2020 年,我国人脸识别市场销售量每年都有较大幅度提高(或销售量逐年提高);2015-2020 年,我国人脸识别设备的销售价格逐年下降(或呈逐年下降趋势) 20.(4 分)要点与评分:两个方面,每个 2 分,大意相近即可。
示例:将李明身份证放在验证台,脱掉口罩是为了获取图像,建立识别坐标,与储存的 图片进行对比验证,判别二者脸部特征是否相符(2 分);让李明眨眨眼是为了以脸部的关键点的动态变化来判定是否为真人(根据眨眼的动作来判定是否是真人)。(2 分) (六)名著阅读。(6 分)
21.(2 分)要点与评分:每题 1 分。 (1)跳读(2)精读
第 8页(共 6 页)
22.(4 分)要点与评分:写出一处得 2 分,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要点:①虎妞难产而死,为了办丧事,祥子不得不卖车,他的生活再次陷入困顿。②小福子绝望自杀,让祥子走向彻底的堕落;③车夫老马晕倒在茶馆,老马祖孙的境遇让祥子对买车的梦想产生了怀疑。④曹先生突然离开,祥子不得不回到人和车厂,继续以前的生活;
⑤孙侦探突然出现,敲诈了祥子买车的钱,让他的买车愿望再次落空……
三、写作(60 分)
23. 作文评分量表(满分:60 分) 等级 项目 一(好) 60-54 二(较好) 53-48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22-20 较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 三(中) 47-37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19-16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 四(较差) 36-25 不符合题意 中心不够明确内容空泛 思想不够健康 感情不够真实 15-11 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 不成篇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15-11 五(差) 24-0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10-0 无文体特征结构混乱, 不成段 语言很不通顺,错别字很多,病句很 多,字迹潦草难辨 10-0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内要内容充实容求 思想健康 25 感情真挚 分 分 25-23 值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 表要语言流畅达求 字迹工整 25 分 分 25-23 值 丰富 发要有文采展求 有创意 5 分 分 5 值 22-20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19-16 略显丰富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内容较好 有一个较独到之个别语句较精彩 处 个别地方有新意 4 3 2 1 卷面 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标点明显错误的,每 3 个扣 1 分,最多扣 2 分;书写 5 分 潦草难以辨认的,最多扣 3 分,整个卷面最多扣 5 分。 说明:(一)作文评分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级评分法评分,先评“基础等级”后评“发展等级”。(二)基础等级评分“基础等级”从“内容”和“表达”两个层面各分为 五等,五个等级中的各项评分不要求完全对应。 ..
(三)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更根据“特征”3 项 13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 丰富:(1)材料丰富(2)论据充足(3)形象丰满(4)意境深远
2. 有文采:(5)用词贴切(6)句式灵活(7)善于运用修辞手法(8)文句有表现力 3. 有创意:(9)见解新颖(10)材料新颖(11)构思新巧(12)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3)有个性特征(四)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最多扣 3 分;没有题目扣 2 分;每 1 个
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 2 分;标点明显错误的,每 3 个扣 1 分,最多扣 2 分。 (五)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五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第 9页(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