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徐州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来源:六九路网
徐州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张

【内容摘要】徐州市高校院所的科研工作整体不平衡。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徐州市高校院所科技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与高

校院所完成的科研任务相比,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要加强政府主导,完善保障措施;面向市场,精心选题

立项;改革地方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成立科研成果的推广机构或中介机构;开发高校工业园区,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建立大学科技园;加强校企横向联合,优势互补,疏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加大

科研投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等。

【关键词】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成果转化

【作者简介】张媛,徐州技师学院商贸旅游学院副院长,高级讲师

一、徐州高校院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一)科研项目。

1.科研项目大而全,但不适应地方市场需求。许多科研项目是由上级下达项目指南,有些项目在出台前只考虑大而全,项目的针对性不强,市场需求不够,特别是在围绕地方经济建设方面选题缺乏创新性、应用性和市场性。由于项目选题不能紧贴市场,研究出科研成果,市场价值偏低,也就无法达到转化的目的,也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失去地方政府和企业支持的可能性。

2.在科研项目研究中,存在造假拼凑、经费套取,学术腐败等现象。有些科研项目的主持人由于利益熏陶,为了评聘职称或套取经费,进行项目申报,项目获批后却不能履行,不能深入实践去搞项目成果,而是东拼西凑,编篡数据,弄虚作假,其成果不能应用到实践中。

3.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较低。徐州市高校院所,科研实二、应对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面临问题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企业财务会计外包工作。要清楚地认识到将财务会计工作外包出去能够带给企业的优势有哪些,除此之外,也应该对此工作中所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要注重对外包机构的选择,严格筛选出最适合企业的专业机构,在保证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外包成本,要合理地筛选外包项目,对于那些可能对给企业发展带来问题的核心资金信息要牢牢地掌握在企业自己的手中。(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了保证企业和外包专业机构的健康发展,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考察那些专业机构的资历,对那些滥竽充数、鱼目混珠的外包机构直接取缔;要明确相应服务的收费标准,坚决避免胡乱收费、扰乱正常竞争市场的行为;强化对财务外包从业人员的认证过程,明确他们的业务范围,建立完善的财务外包人员职业道德体系。

(三)提高财务外包服务质量。为了能够提高财务外包质量,企业与外包机构应该加强交流,企业应该尽可能地向这些外包机构提供详细的财务信息,减少这些外包机构工作

力不均衡,有些学校人才集中、设备先进、环境优良,为科研

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但也有些高校院所,科研实力不强、项目科技含量较低、科研经费不足、研究的科研成果质量不高,限制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二)科研成果学术性和实验性较多,应用性不强。

1.实验性成果多于产品性成果。徐州市不少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都是在实验室取得的,与实际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使得科研成果的成熟度不够,达不到产品型的效果,影响科研成果的转化。

2.学术性成果多于应用性成果。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由于学校环境等因素,在职称评聘等方面需要一定的科研成果来支撑材料,因此以论文或著作或课题等形式来体现工作业绩指标,科研成果主要体现在学术性上,而应用性不强。

3.地方和企业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科研成果的转化,特别是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其配套设施等需要一定的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失误。企业也应该主动配合这些外包机构了解企业内部的财务环境,积极主动地提供财务信息。总之,优化财务外包服务质量需要企业和外包机构的共同努力,只有当他们之间能够和谐、融洽地进行交流,才能保证外包质量。

三、结语

探究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有利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得财务会计外包专业机构的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杜丽春.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导入财务外包模式的决策分J].唐山学院学报,2005,3析[[2]崔凯.浅谈企业财务会计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东方企业文化,2015,20措施[[3]申宝清.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6,1

·233·

金支持,所以有些地方和企业,存在资金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使不少科研成果研究束之高阁,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

1.转化意识不强。有些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结题之后,不能为成果寻求市场,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不强,可转化的应用性成果不去向外推广,有些科研人员甚至为了利益,不愿意将研究的成果去转化出让,失去了科研成果应有的作用。

2.管理体系不完善。有些高校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中,没有形成一定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欠缺,无法用制度去约束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相关部门不去指导,不去关注,不能主动去为成果找出路,影响了研项目的完成质量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3.考评激励机制不足。对一个科研项目的研究,需要一定的考评和激励机制,这样有助于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些部门缺乏考评和激励机制,科研成果转化后,往往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利益分配过程中,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与得到的回报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知识产权是科研工作者付出的体现,是受法律保护的。但由于对知识产权认识不足,保护意识不强,许多科研成果被侵权占用,损害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经济利益。

(四)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

1.缺乏成果转化机构。现阶段,许多科研成果转化缓慢或无法转化,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推广科研成果的转化,致使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和广度不快不深,政府和科研单位要重视这一问题。

2.成果转化渠道还不通畅。科研成果转化的渠道不多,成果转化就无从谈起,高校院所和企业的互动和合作不够,无法全方位向社会和企业去宣传和推广最新的研究成果,企业也无法了解科研成果的作用和带来的效益,影响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和普及。

3.成果转化经费不足。高校院所由于科研经费有限,无一些企业也是法大力支持这些市场前景好的成果实现转化,受到资金的限制,无法将科研成果引进企业。加上成果转化机制的不健全,缺少经费和资金投入途径,使不少科研成果失去转化条件和机会。

二、徐州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策略(一)政府主导,《实施〈中完善保障措施。国务院在印发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建设机制灵活、形式多样科技;”。《规定》成果转化机构,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服务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通过转让、许可或作价投资等方式,向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转移科技成果。因此政府要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起引领的主导地位,做好搭建平台、投入资金等保障政策。

(二)面向市场,精准选题立项。高校院所要重视市场调研,在选题的时候,去寻求那些针对性强、创新性突出、适应性强、市场潜力大的攻关课题,使立项课题尽量与企业的实

际需要相结合,选题时还要注意本地区及行业经济发展的动

态,关注地方科技发展规划,分析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需求和投资方向。

(三)加大对项目研究的投入。项目研究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政府及科研部门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投入,特别是对一些重大项目,要保证经费的运转,多渠道争取经费,特别是争取企业参与和投入,共同研究,互惠互利,保证科研项目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四)建立科学规范的科研管理体制。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科研成果的转化就会一片混乱。做好成果转化归档、专利申报、成果推广、技术网站和数据库,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划制度,包括内部管理制度、条件保障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监督检查制度、激励措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等。

(五)疏通渠道,建立成果转化机构。相关高校院所及政府的相关科研管理部门成立科研成果的推广机构或中介机构。及时将科研成果推向社会和企业,同时,也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搜集企业需求的技术难题,协调好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关系,为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经济和法律服务等。

(六)设立专项基金,保证成果顺利转化。要设立一定的为一些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经济保科研成果转化基金,

障。科研部门要设立专项基金,政府也可以建立政府资助基金,企业也可以提供资助基金来引进科技成果,也可以在社会上去募集成果转化基金,保证成果顺利转化。(七)开发科技园,孵化科技成果及其转化。兴办高校科技园区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较为普遍的做法,也是高校科技产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的一种形式,科技园可以大量吸引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在园区创办科技开发公司,这些科技开发公司通过和高校科研能力结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通过科技园,还可以吸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的聚集,形成培养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

(八)校企联合,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成果转化渠道之一,产学研结合,就是把企业生产、知识的学习、产品的开发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符合科研成果转化的目的,也是科研成果转化的捷径。通过资源整合,共同开发,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也可以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入股或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展开校企产学研合作,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

科研成果转化对发展徐州经济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对徐州高校院所科研实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为企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目前,徐州地方高校院所在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虽然有些问题已经在逐步解决,但有些问题的解决还任重而道远。在具体采取的措

还需要政府、高校院所、企业转变观念,跟上经济施落实上,

形势发展的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全面实行,提高科研成

果转化率,提升徐州高校院所科研实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参考文献】[1]王旖旎,杨槟煌.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和策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1

·2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