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县乡村旅游优势与气候舒适度分析
来源:六九路网
成都市双流县乡村旅游优势与气候舒适度分析 罗 琴,蔡霞 (双流县气象局,四川成都610200) 摘要:利用成都市双流县1971w2000年逐日气象资料,通过年、月、旬、日人体舒适指数计算,对双流县乡村旅游气候资源进行 了统计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双流县4月、5月、9月和1O月是最舒适的月份,平均每年舒适天数有232d。属第一类生态旅游圈,气 候条件非常适宜乡村旅游开发。它为地方政府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气象支撑。 关键词:乡村旅游;舒适指数;气候 中图分类号:F59"2.7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141(20o9)0r7一O665—02 LUO Qi.,CAI Xia (Shuangliu Meteorological Agency,Cheng,tu 610200,Cllina) Ahslract:Taldng advantage ofthe Shuaw.1iu’s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1971 to 2OO0.this a击cle calculated the human c, ̄-nfomible index in days,months and to statistically analyze and evaluatethe Shuangliu’stourism res0lⅢ℃esin climate.It showedthatApril,May,September and Analysis olr Comt'ortable Index in a and Superiority otRural Tourism Resm'ees in Shuangliu C,mty,a柏嗡dIl City October weI℃the moet comfortable months in Shuangliu County.Each year.there were 232 comfortable days which ̄ongeato the first category ofeco —tourism circles Oil average.Sothe climate conditionswere suitableforthe development oftheruraltourism.Therefore,this report could providethe ui'ce in advancing the rural tourism strengthen]y. meteorological supports for the local govemn ̄nt to Ill ̄ke full use ofthe climate ̄1 :Rual tourism;conffortable index;climate 1双流县乡村旅游资源优势 1.3旅游资源优势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外,主要取 决于本地的农业气候及旅游资源。双流地处川西平原东南边 缘、岷江中上游,境内山、丘、坝皆备,风景秀丽,气候温和,旅游 资源独具特色。 1.1区位优势 双流地处成都中心城市南部地区,三面环绕成都市区,县 双流县境内拥有JiI西地区唯一保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筑群 落——黄龙溪古镇。它位于岷江流域、成都西南锦水河畔,依 山傍水,风光旖旎。近年来,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 件和农业旅游资源,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旅游节日,见表1。 2OO8年双流县全面启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造集农业综合生 产、科技示范、产品加工、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各具特色的 20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表1双流县乡村旅游资源 节日名称举办时问-城距成都市区lOkm,全县幅员面积1067km2,人口92万人。境 内有西南最大的航空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铁路、公路纵 贯县境,交通便利。是全国百强县之一。 1.2农业气候优势 双流全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长, 春早秋晚,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年平均气 温为16.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5℃,最热月(7月)平均 气温25.1℃,年均降水量875.2mm,年均日照时数1067h,年均 相对湿度84%,年平均风速1.1m/s,无霜期平均长达290d。 双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耕地面积4.8万 ,目前已建 成1万hm2无公害枇杷基地、0.54万hm2优质梨生产基地、3.67 万hm2优质蔬菜生产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冬草莓生产 l(J ̄E)地点至戛 再 0.337/ 0.477/ 首届采摘期 草莓节12.29—-次4Eol一∞合江镇 丰香梨花节∞.06一次年4—6大林镇 丰水税杷节4. —05—31 麻羊节12.18-12—20 红提葡萄节o8一I8—08.28 2006年11月一次年4月 卿年 7 Jl-lO ̄l 太平镇大五星 1万 2∞1年4/1- ̄tg611 黄甲镇 麻羊 i07/J ̄/,2000年 一 永安镇红提葡萄敷公顷 .67ll 20D6年7__8月 2旅游舒适度气候分析 气象、气候与人类旅游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不 同的气象和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环境。 基地,常年种植面积已达O.35万lm ,产量6.5万t,产品产销 率达98%以上,年实现产值2.6亿元以上。2OO6年I1月17日,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郑重宣布:四川双流的 冬草莓产业现状达到了“中国冬草莓之乡”的誉名要求,被列为 人类旅游活动受气候和景观变化的左右,在同一地区出现淡、 旺季变化。人体舒适度是衡量单个人体或一定人群对外界气 象环境感受舒适与否及其程度的指标,它反映气温、湿度、风等 气象因子对人体的综合作用。舒适度指数是指描述气温和湿 “中国冬草莓之乡”…。 收稿日期 ̄2009—05—22;修订日期-'2009—06—21 度对人体综合影响的指标之一,它表征人体在某种温湿条件下 对该环境的适应程度,可以用人体舒适度和舒适度指数来反映 气侯与旅游的关系。 2.1逐月舒适指数的计算 ・第一作者简介:罗琴(1967一),女,四川省成都人,工程师。主要从 事应用气象研究及行政管理工作。 665・ 利用双流县1971-2000年逐13平均气温、逐日平均相对湿 度资料,根据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舒适指数计算公式,对该县逐 年各月的舒适指数进行计算与分析。舒适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D=H一0.55×(1一F/100)×(H一58)…………………(1) 最舒适的月份,而且与“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相吻合。较 舒适的月份是6月,因此作者认为4月、5月、9月和10月是双 流最好的旅游期。 式中,D为舒适指数,H为月平均华氏温度,F为月平均相 对湿度。其中,月平均华氏温度可由公式H=T×9/5+32计 算,T为月平均气温。舒适指数分级方法见表2。利用公式(1) 和双流多年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气温计算月平均舒适指数 见表3。 表2舒适度等级 舒适指数 <40 4o__<45 45一<55 55一<60 6o_-<70 等级 —4 —3 —2 —1 0 舒适感 极冷 寒冷 偏冷 凉爽 舒适 舒适指数 70一<75 75一<80 80一<85 >85 等级 1 2 3 4 舒适感 温暖 偏热 闷热 极热 l Z , 4 5 6 T 8 9 l0 ll 】 图l双流1971--2000年月平均舒适指数年变化 2.2逐句舒适指数的计算 同样利用公式(1)计算双流多年旬平均舒适指数,结果见 表4。图2为双流多年旬平均舒适指数等级年变化图。舒适度 表3双流月平均舒适指数(1971--2000年)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等级越接近横轴,说明舒适感越好。由表2、表4和图2对比分 析可见,双流3月下旬—6月下旬人体舒适感为凉爽一舒适一 温暖,非常适合外出旅游;6月下旬以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普 遍感觉偏热甚至闷热,不宜进行旅游活动;到9月上旬气温逐 舒适指数 43 46 53 61 68 73 76 76 69 54 46 等级 一3—2—2 0 0 1 2 2 0 0 —2—2 舒适感 寒冷偏冷偏冷舒适舒适温暖偏热偏热舒适舒适偏冷偏冷 廿籁昌f蜊船霸 由表3作双流逐月平均舒适指数年变化,见图l。由表2、 ∞∞∞ 0 表3及图l对照分析可知:双流县旅游最舒适的月份是4月、5 渐下降,人体感觉温暖;9月上旬一11月上旬人体舒适感又为 温暖一舒适一凉爽,变得适宜旅游;从11月中旬到次年3月中 月、9月和10月,达4个月之久。其中,5月和l0月不但是双流 旬,气温下降,相对湿度较高,人体感觉湿寒,不宜外出旅游。 表4双流旬平均舒适指数(1971--2000年) 3 表5人体舒适度等级划分 —一2 等01 级一1 厂—+、 \ / 厂— /月 。下1 制下l 制 冲。下l 制 。 —’. 2 3 4 -—图2双流1971—2O00年甸平均舒适指数等级年变化 2.3逐日舒适指数的计算 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是影响人们感到是否舒适的主要气 象条件。其中,气温对人体体温调节起着主要作用L2.3J。中国 气象局规定:舒适指数的计算在5-_9月应用炎热指数,10月一 次年4月应用寒冷指数。炎热指数计算公式见公式(1);寒冷 指数计算公式为: 厂=(33一t)×(3.3× 一v/3+20)×eO.o05 一40 …“(2) 近郊乡村旅游为城市旅游者提供当日往返的便利条件,所 以有必要对双流多年逐日旅游舒适指数进行统计分析,为此, 利用1971-2000年双流多年逐日平均气象资料(逐日平均气 温、逐日平均风速、逐日平均相对湿度)计算多年逐日舒适指 数。 式中,厂为寒冷指数,t为逐El平均气温, 为逐日平均风 速,k为逐日平均相对湿度。寒冷指数、炎热指数等级、含义及 对策见表5。 ・(下转第661页) 666・ 另一方面着眼于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很多村寨都制定了居民 的培训方案,鼓励居民参与到村寨的建设和管理中。 4小结 【6]秦亚洲.生态博物馆:保护多矛民族文化[J].囔望新闻周刊,2005, (24):51—52. [7]刘旭玲,杨兆萍,谢婷.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中的 应用——以喀纳斯禾木图瓦村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5,(3):414 —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村三种发展理念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对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具有重大的指导意 义,其共同指出文化是其发展旅游的关键因素。生态博物馆和 文化生态理念又进一步指出,生态环境是文化赖以生存的基 础,提倡文化和生态的全面保护。据此,可将少数民族村寨旅 418. [8]刘沛林,Abby Liu,C,eof Wal1.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 景观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J].长江流域资 源与环境。2005。(2):254—257. [9]尹绍亭.民族文化生态村——一个生态人类学的课题[J].民族学通 报,2004,(1):1—13. 游发展要素归结为四个因子,即村寨、文化、生态和经济,其中 村寨是发展主体和发展载体,文化是发展核心,生态是发展基 础,经济是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0]杨慧.从文化实践解读文化生态村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21(2):38—41. [11]杨树豁.建设龙脊壮族文化生态村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2, (3):79—86. [12]黄萍,杜通平,李贵卿,等.文化生态村:四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 的有效模式[J].农村经济,2005,(1):106—109. [13]桢的.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第一村—— I1人洞村[J].生态经济.2001, (11):86. 赣 甥韶 [1]钟声宏.浅论广西旅游业发展中的民俗博物馆建设[J].桂林旅游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66—69. [2]侯春光.浅谈民俗博物馆的文化特征[J】.文物世界,2003,(2):35— 37. [14]薛群慧,董建新.村寨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发展一对云南楚雄 [3]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 文地理。2001.(6):40—43. 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岔河彝族 案例研究[J].学术探讨,2O04,(4): 54—57. [4]周真剐.试论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中国梭嘎的实践[J].贵 州民族研究,2002,(4):42—48. [15]杨昌儒,潘梦澜.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5):5—9. [5]潘年英.矛盾的。文本”——梭嘎生态博物馆田野考察实录[】].黎明 职业大学学报,2OO0,(4):6—14. [16]唐雪琼,车震宇.哈尼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O04,(3):79—82. (上接第666页) 2.4舒适期统计特征 一期越来越长。 1 1 —年可分为冷、凉爽、舒适、温暖、热等天气时段。舒适 1 1 期是指一年中感觉凉爽、舒适、温暖的天数之和,是旅游的最 佳时节。其中,旅游舒适期在165d以上的为一类地区;15l一 165d的为二类地区;l35—150d的为三类地区【引 利用3o年 逐日气象资料计算,并分别统计逐年冷、凉爽、舒适、温暖、 热、舒适期出现天数,统计结果见表6。 表6 1971w20 ̄年双流县冷、凉爽、舒适、温暖、 热及舒适期出现的天数(d) 年份 注:图中抛物曲线代表舒适天数多年波动变化趋势线;横线为舒 适天数多年平均值 图3双流1971--2000年舒适天数规律特征年际变化 3结论 双流县乡村旅游气候资源优越,旅游舒适期历年平均日 由统计结果可知,双流旅游舒适期多年平均为232d,最 多281d,最少205d;冷、热天数分别占27%和l1%,舒适期占 62%,热天天数最少,是理想的一类生态旅游地区;4月、5 数达232d,为一类旅游地区。双流县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月份 是4月、5月、9和lO月,6月较为舒适。 双流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乡村旅游开发,随着生态环境逐 月、9月和1O月这4个月最为舒适,舒适天数分别达19d、 23d、19d和.28d,说明这4个月旅游气候资源丰富,是双流最 年大力改善,适合人们旅游的舒适期越来越长,乡村旅游发 展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 佳旅游时段。 2.5舒适天数年际变化 [1]双流冬草莓传奇[心].华西都市报,2006"12—28. 根据舒适天数逐年变化绘制图3可以看出:舒适天数随 年气候差异呈波动变化趋势,舒适天数最少的在1993年。最 多的在1998年,1996年以后舒适天数出现较好的增加趋势。 [2]夏廉博.人类生物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6:88—97. [3]吴章文.旅游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4):42. [4]钱妙芬。袁东升。杜远林.四川金堂县生态旅游气候资源评价[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O5。21(2):175 ・表明双流县近年来生态环境逐年改善,适合人们旅游的旅游 66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