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专题13-1 分子热运动 (原卷版)

来源:六九路网
2023-2024学年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人教版通用) 第十三章 内能 专题13.1 分子热运动 学新课标对课节知识点要求 【课程标准】

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目标】

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4.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学课节知识点 知识点1. 分子动理论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知识点2.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可以发生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但看不到颗粒存在。

(2)扩散的实质: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称为分子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知识点3. 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处于平衡位置r=r0时,分子所受引力和斥力相等; 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r﹥10r0,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②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③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讲课节知识点的例题解析 考点1.分子热运动

【例题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冬天大雪纷飞 B.桂花香飘满园 C.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 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

【例题2】(2022福建)丰子恺的书画简朴,富有生活气息,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如图是他的四幅作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旭日初升——以旭日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 B.齐心协力——合力的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之和 C.牧童骑牛——牧童受到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 D.春色满园——院子里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考点2. 分子动理论内容

【例题3】(2022江苏徐州)如图所示,热熔法连接PPR管时,用热熔器加热粗管端口内层和细管端口外层,然后把细管推进粗管,冷却后两根管子就连接在一起很难被拉开了,这个现象说明( )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是运动的 D. 分子间存在斥力

考点3. 扩散

【例题4】腌制咸鸭蛋需要较长的时间,鸭蛋逐渐变咸,这是______现象,而炒菜时加盐可以很快使菜变咸,说明这种现象与______有关。

强化知识点的达标问题精练 1. (2022四川成都)“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对成都的赞誉。漫步在成都的这段“寻香道”,观花赏水,令人心旷神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闻到花香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 阳光下湖水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

B. 溪水的温度高低取决于水流的速度 D. 阳光下的石板温度升高,其比热容增大

2. 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

3. 百灵鸟是散居型蝗虫的天敌但蝗灾爆发时,聚集型蝗虫会大量分泌苯乙腈,其刺激性气味使百灵鸟放弃捕食,百灵鸟闻到苯乙睛的气味是因为( ) A.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间有斥力

B.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 (2022江苏无锡)如图所示,“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粘在一起,慢慢拉开板后形成一个长长的“液桥”,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

A. 水分子间有空隙 B. 水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 水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D. 水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5. (2022四川广元)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 用水作汽车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的特点

C. 冬天跑步,身体就感觉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身体的内能 D. 端午期间,粽香四溢,能闻到粽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6. (2022湖北随州)随州的气候适宜兰草的生长,兰花盛开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很远就能闻到

兰花的香味。走进观看,甚至会看到兰花的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兰花的叶片上出现露珠,是因为叶片的温度高于外界的气温 B. 晶莹的露珠到中午消失不见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 花香四溢不属于扩散现象

D. 一般来说兰花中午比晚上更香,其中一个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7.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

A.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 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 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钢棒很难压缩 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 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8. (2021黑牡鸡朝鲜族)在公共场所,一个人抽烟,其他人都会“被动抽烟”,这是因为( ) A. 烟雾密度大向下沉 B. 烟雾密度小向上升

C. 一个人抽烟,其余人羡慕也会跟着抽烟

D. 抽烟带来的烟雾扩散在空间,空气中含有烟分子,其余人呼吸受到了伤害

9.(2021甘肃威武)宋代王安石《梅花》中有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梅花,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__反射,淡淡花香飘散在空气中,这是________现象。

10. (2022哈尔滨)小明用酒精湿巾擦手时,同桌小聪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 ___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___________。

11.如图所示是疫情期间同学们上学时测量体温的情景,手持测温仪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出的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小刚用酒精消毒纸巾擦拭双手,手上会有凉凉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______(填“汽化”或“液化”)吸热造成的,一旁的同学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一种______现象。

12.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_______现象;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调一个重物都不会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

13. (2022广西百色)在疫情防控中,我国启动了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关爱。小刚在接种疫苗过程中,能闻到医护人员擦拭在他手臂上酒精的气味,这是_______现象;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 14. (2022广西贵港)贵港又称荷城,夏天满城荷花盛开,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赏,荷花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______运动;当荷叶上的两滴水珠相遇时,能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

15. (2022辽宁大连)佩香囊,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人们闻到香囊和粽子的清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这种扩散现象是有益的。请写出一个扩散现象有害的实例:__________。

16. (2022辽宁营口)春节吃饺子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包饺子时,捏出漂亮的花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煮一段时间饺子会上浮,在上浮过程中,饺子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刚出锅的饺子,咬上一口满屋飘香,这是______现象。

17. (2022山东烟台)装修房屋时,如果选用不环保的材料会闻到对人体有害的刺激性气味。材料散发出刺激性气味是______现象,说明了______。这种现象在夏天特别明显,原因是______,所以我们要选用优质环保的材料进行装修。

18.劣质油漆中含有大量甲醛,甲醛会散发到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请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表明什么?请再举出一个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19. 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有时对人们有用,例如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它有时又对人们有害,如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请你分别列举一个扩散现象有用和有害的实例。

20. 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例如用吸盘吸住玻璃板或用细线绑住玻璃板),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21.如图,认真观察下面四个实验。回答问题:

(1)图甲往两杯底注入等量的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扩散的快慢 ; (2)图乙是液体扩散,实验过程中 和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图丙抽去玻璃板后,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 进入上面的瓶子; (4)图丁两根铅棒压紧后,下面挂重物都拉不开,说明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