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表层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摘要 本文通过综述各地区表层土壤中PAHs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检测方法、不同地区多环芳烃在表层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并且采用不同方法探索了多环芳烃来源的来源。
关键词 多环芳烃;土壤;分布特征;来源解析
多环芳烃(PAHs)是由2个或2个以上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威胁。美国环境保护署已经16种多环芳烃列入优先控制有毒有机污染物黑名单中。PAHs土壤污染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环境与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壤都含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PAHs,土壤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人为的排放,如煤、石油、木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烟草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
1 检测方法
1.1 土壤样品采集
样品的采集点可在所研究地区划分网格均匀取点,也可选定各点代表工业区、农业区、城市居民区等典型区域分块取点进行研究。采用五点法布点、四分法取样的基本方法:确定点以后,土壤的取样一般在对角线交叉点及其周围用取5个土样,或以选定的点为中心呈梅花状取5个土样。取样深度为0cm~20cm左右的表层土壤,需去除表层动植物残留物以及植物的根系。取样后需均匀混合,在室温下自然阴干,研磨,用60目筛或80目筛处理。避光保存待用。
1.2 土壤中PAHs的萃取
准确称取10g土壤样品于25mL离心管中,加无水硫酸钠4g并混合均匀,用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超声萃取,连续萃取3次,每次萃取20min,温度控制在(25±1)℃,样品经离心处理后收集每次的萃取液。
1.3 PAHs的净化与浓缩
将萃取液在旋转蒸发器中浓缩后加入正己烷15mL,超声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将溶剂浓缩至4-5mL,然后过SPE硅胶柱,洗脱液用高纯氮气吹干,用甲醇定容至4mL,然后过0.45?m滤膜,转移溶剂为乙腈,保存于棕色进样瓶待测。
1.4 色谱及检测条件 色谱条件如下:温度25℃,检测波长254nm,注射体积10?L,选用了Supelco公司的LC-PAH柱,柱的规格为25 cm×4.6 mm ID,流动相为V(乙腈):V(水)=40:60,流速1.2mL·min-1。
2 分布特征
2.1 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郑一[1]对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含量调查研究表明,土壤中PAHs背景值在1μg/kg~10μg/kg之间,东南部油田区土壤中PAHs含量最高达103ppb~104ppb。王学军[2]等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PAHs组分的含量特征和污染水平,表明:绿地土壤中PAHs的含量最高,污灌农田土壤中一些组分的含量也较高,其它地区较低。香港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其来源,得出在16种美国环保署优控PAHs中,香港土壤中可以检测出的15种,郊野土壤和城区土壤的含量和组成差别很大。郊野土壤中以四环及以下的PAHs为主,平均含量为34.2±16.0ppb;而城区土壤主要以五环PAHs为主,平均含量为169±123ppb。
2.2 PAHs在不同粒径土壤中的分布特征
多环芳烃的吸附、迁移等受土壤颗粒直径大小的影响较大。PAHs总含量以小于2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最高,其次是200μm~2 000μm,PAHs在这2个团聚体颗粒组有明显富集现象,而20μm~20μm和2μm~20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PAHs含量较小,富集系数为0.64~0.88。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PAHs的含量分布与腐殖质碳、总有机碳、胡敏酸碳的含量有关,并受芳构化疏水性有机物含量的控制[3]。陈静等采集实地土壤并按照颗粒直径大小分为:沙粒,粉粒和粘粒三个部分,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不同粒径土壤对多环芳烃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粒径>20μm的沙粒土壤几乎不能产生吸附作用,而粉粒和粘粒两部分土壤能够吸附绝大部分的多环芳烃,主要是因为能够吸附多环芳烃的胡敏酸,富哩酸和胡敏素等主要几种在粉粒和粘粒中。而沙粒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很低[4]。
2.3 迁移影响
纪学雁等[5]利用原油渗透实验、土柱淋滤实验和土壤微生物降解实验等对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的降解规律、土壤截留率及土壤中微生物降解效率进行了充分研究,表明,土壤对石油类物质虽然有很强截留能力,但是截流能力有限。PAHs的吸附特性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尤其是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DOM会影响到它对PAHs的吸附。然后对土柱实验进行改进,通过室内分层土柱实验,揭示了非饱和带中石油烃污染物的运移规律,更准确的从空间与时间上揭示污染物的迁移情况,石油类污染物在油田区包气带土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表明,水化学迁移过程可分为淋溶阶段、吸附阶段和平衡阶段。
2.4 PAHs不同组分分布特征
王东海等[6]研究表明:不同环数PAHs分布状况与PAHs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环PAHs(4~6环)几乎占PAHs的92%左右,低环PAHs(2~3环)所占比例较小,大概是10%左右。也就是说PAHs的形态分布受其本身物理化学性质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较为显著。其次,分子量小、环数较低的PAHs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容易迁移;高环PAHs在气态和颗粒态中的分配相当,而大分子量(5~6环)PAHs则主要以颗粒态存在,不易发生纵向和横向移动。
3 来源解析
3.1 比值法解析PAHs来源
土壤中PAHs的来源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燃烧源、裂解源、汽车尾气来源等。通过特征PAHs的商值可以指示出典型PAHs的来源。具体来说:BaA/Chr商值可以区分石油源和燃烧源,BaA/(BaA+Chr)比值小于0.20说明PAHs来源以石油源为主,大于0.35则说明燃烧源(如石油类、生物质、煤等燃烧)为主,商值处于0.20~0.35之间说明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来源源;另外,Fla/Pyr商值的稳定性范围大,可以比较好地保存最初原始信息,常用来判断燃烧源的具体类型:Fla/(Fla+Pyr)商值大于0.40说明是石油源,小于0.50说明是生物质、煤燃烧为主,而处于0.40~0.50之间则说明是石油类燃烧来源[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