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内蒙古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来源:六九路网
全民阅读

内蒙古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谭宏利 王 菲

赤峰学院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建设书香社会,全民阅读备受关注,阅读是国家文化体系建设的基础,而少数民族地区也是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族区域高校图书馆被视为民族区域阅读文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针对这一契机,如何深入有效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是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利用网络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内蒙古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有关研究成果进行解析,肯定其成就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内蒙古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能够不断强化社会化阅读服务并掌握规范性研究方法。

关键词:内蒙古;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阅读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8.6;G252.17

目前,全民阅读已经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新高度。图书馆被视为人类知识的汇聚地,图书馆和高等学校阅读文化构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内蒙古高校图书馆作为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地理位置特殊读者群体肩负一定历史使命,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多数是借助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带领读者走进图书馆、走进文化圣地。针对这一契机,如何深入有效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是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本文立足于内蒙古地区的特色和图书馆分布特点,对内蒙古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进行分析和调研,通过对阅读推广的目的、主体、对象、内容、活动、效果等几方面进行调研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阅读推广活动的对策,并根据地区差异,设计并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工作。

究内蒙古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模式,以完善内蒙古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服务体系。

通过研究内蒙古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不断拓展阅读推广深度和广度,提升本区域的民族文化素养以及全民族的文化素养,钻研内蒙古地区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对于传导、张扬少数民族文化,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同时也能够强化民族区域文化发展的创新力量,强化社会的道德力量,丰富个体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其精神高度。

2 研究主要内容

具体是对对内蒙古地区10余个本科院校图书馆近两年阅读推广活动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包括阅读推广活动的主题、阅读推广活动的方式(名家讲座、读书日活动、精品图书展览、读书征文竞赛以及经典名著影视欣赏)等活动的开展情况。并对10余个本科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解析,多数是从活动规划、活动数目与运行时间、活动宣传、创新形式以及效果等进行调研。

在调查中发现多数高校都积极有效地开展了阅读推广活动,推广活动也多围绕世界读书日开展,主要是把全校师生作为推广主体,一般持续几天到数月不等,很多高校已经连续数年举办。活动主要形式有图书漂流、优秀书展、有奖征文、数据库宣传及讲座、文明读者签名仪式、数据库检索大赛、读者座谈会、交流会、朗读比赛等形式开展,读者受益匪浅,也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在内蒙古阅读文化推广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部分高校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对读者进行深入跟踪和反馈,比如漂流的图书参差不齐、有奖征文辐射面太窄,数据库宣传没有针对性、座谈会沟通没有及时反馈等问题存在。经调研发现,阅读推广中针对少数民族

[2]

1 本课题研究现状以及选题意义。

构建洋溢书香气息的社会环境,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具有一定的战略性,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主要部分,积极推进阅读推广活动是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以内蒙古区域特色和图书馆分布特征为基点,对近几年中内蒙古地区10余所本科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运行实况进行解析与调查,具体是借助对阅读推广的宗旨、主体、对象、内容、活动、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解析的方式。提出有助于优化阅读推广活动效果的措施,并参照区域差异性,规划并开展有目的性的阅读推广工作。

现阶段,关于阅读推广方面的研究文章国际上有很多,但是整合民族特点对阅读推广方面进行研究的文章篇幅相对较少。本文论述的部分内容是对国际上阅读推广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联系内蒙古自治区现状,在大数据技术以及可视化研究软件的支配下探

72 图书情报\2018年第5期

[1]

文化宣传的内容比较少,缺乏有特色的宣传活动,这些都不利于少数民族的阅读推广工作。

经过调研借助对获得数据信息解析的方式,解析不同图书馆的优劣势,以优化阅读推广策略,参照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现状以及民族特色,摸索出满足本区域发展的阅读推广的方法,建设并完善内蒙古地区高校阅读推广服务特色体系,以推进书香社会建设进程。

3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3.1 阅读推广服务有关研究

3.1.1总体服务

阅读推广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推广机构把推广内容推送给某一指定群体,以求获得预期的推广成果的过程。在上述过程中,推广机构的服务质量对推广效率产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多。例如郭海明提议构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制,涵盖构建专门的阅读推广服务组织、构建个性化的阅读推广服务场所、进行大规模的阅读推广活动三要素。左丽华主观的认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应具备一定的评价指标与目标,借助阅读推广服务指导在校大学生构建正确的阅读意愿,为师生的学术研究发挥支撑与导向作用。 3.1.2具体服务

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总体服务进行钻研的基础上,还形成了一些与具体服务研究相关的成果。张利芳、吉家凡等人以学科服务的阅读推广模式为基点,提出了创建和阅读推广有关的学科服务体系的见解,这在强化高校图书馆阅读深度性以及信息素质教育水平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在读书日期间,内蒙古高校图书馆为了强化众多图书爱好者对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认知程度,强化他们对阅读意义的认识程度,鼓励读者积极走进图书馆,多读书,读好书,以提升素质与品质。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内蒙古高校图书馆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高达29项[3]

。但是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流于形式化,具体体现在一些高校图书馆对读者推购的书目基本不做任何处理、不重视来自读者的建议与反馈信息。为了有效处理这一问题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员应给予读者荐购工作一定重视,积极向“读者决策采购”方向转型发展,借此方式调和图书馆资源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图书馆采访部门对读者荐购书目进行实时处理并供应反馈信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读者决策采购”这一国际上先进性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在这样的情景下读者就可以借助某一流程采购图书资源,减缩了采购时间的同时,也使读者的

全民阅读

需求得以快速满足,降低了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人员的压力。

3.2 新媒体与新媒体阅读

3.2.1与新媒体阅读推广相关的普通研究

新媒体发展快速,已经演变成社会发展的“新宠”,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的研究成果也是极为丰硕的。苑世芬在新媒体技术的辅助与引导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可以实现价值观念的转型,并将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彰显出来,凸显图书馆对社会较低问题的影响能力。内蒙古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中,积极采用了现代化先进技术与设备设施,为阅读者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在后续发展中应积极践行创新发展路线,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进行阅读推广活动中,例如应用LED电子屏,将能够彰显民族文化的图片与视频资料融入其中,构建彰显民族特色的阅读气氛。 3.2.2微媒体与微阅读

21世纪,互联网与移动数据客户端快速发展,微媒体作为一类新媒体应时而生,其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应用频率也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中。杨哲认为微媒体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具备中特有的优势,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和微视频不断推进阅读推广活动[4]

。李杏丽、孙会清提倡高校图书馆要创设专岗供应微阅读服务、与网络联合构建资源共享、提倡囊括微阅读的多元化阅读模式。

在现阶段,微媒体多数是以微博与微信的形式存在,这是新媒体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两种微观方式。李颖指出微博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存在平台宣传力度相对不足、活动内容受到一定局限、资源共享充分性缺乏、用户参与度不够等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应对措施。微博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应用,强调的是自由、分享以及阅读的深度性,构建了读者即作者、作者即读者的新兴关系,微博阅读详细的记录与保留了个人的历史,故此,微博作为一类新兴阅读方式越来越受个体的青睐。

3.3 他类阅读推广形式

具体有以下两种类型:①全民阅读、社会阅读与社区阅读推广;②假日阅读推广。郑红京主观的认为高校图书馆应构建长效体制,协助大学生树立“阅读无假期”的学习理念。

4 结束语

“倡导全民阅读”连续几年被写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全民阅读工程已经被视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综合全文论述的内容,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意义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几种促

图书情报\2018年第5期 73

全民阅读

进措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应承担起全面阅读推广、假日阅读推广的社会责任。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应持续进行,不断强化广大民族区域读者的自豪感,真正走进图书馆,提升素质与精神高度。

参考文献

[1]高云.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综述[J/OL].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1):108-113.

[2]黄筱玲.2016年国内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综述[J].图书馆,2017(10):78-83.

[3]蒋小峰.2017年‚华夏阅读论坛暨全民阅读‘三位一体’推广方略研讨会‛综述[J].图书馆论坛,2017(11):20-22.

(上接第 50 页) [4]闫芳芳.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交流——全国首届大学生阅读推广高峰论坛综述[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37(1):52-54. 作者简介:谭宏利,女,赤峰学院图书馆,馆员,情报学硕士;王菲,女,赤峰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 图书馆学科服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NJTZ1722)成果之一。

藏资源建设,优化现有的图书馆结构,建设完善的资源平台,灵活应用三网融合技术,扩宽资源建设途径,实现三网的互通,提升资源的共享效率,为图书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满足现阶段的实际需求,促使图书馆实现创新与转型。

参考文献

[1]张媛媛.三网融合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创 新[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6,30(1):121-124. [2]李永钢.三网融合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创新与转型发展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2):159-162.

[3]李伟超,姚茹,毕丽萍,贾艺玮.三网融合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J].创新科技,2015(8):89-91. [4]周静珍.三网融合环境下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路径选择[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9):127-128. 作者简介:王同斌(1974—),男,山东莒县人,研究方向:图书资料。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三网融合环境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在创新与转型过程中,应灵活的应用技术自身的优势,结合现阶段用户的实际需求,优化图书馆结构,积极进行馆藏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以人才为基础,促使其积极进行创新,为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迎合时代的发展。

74 图书情报\2018年第5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