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二语文上期复习试题(三)及答案

来源:六九路网


初二语文上期复习试题(三)及答案

班级 姓名

第Ⅰ卷(6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竹篾退 kuì 歼灭qiān 坠毁zhùi .miè 溃...B、坚韧里yú 修葺.rèn 军隅..qì 抖擞.sǒu C、日啖看zhōng 提防tí 豁亮huî .dàn 中...D、踱步duï 撵走niǎn 掳去luǒ 惊骇....hài 2、选出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

A、 按步就班 变本加厉 千钧一发 狼心狗肺 B、谈笑风生 脍炙人口 大事渲染 直截了当 C、声名狼籍 销声匿迹 茶毒生灵 病入膏肓 D、走投无路 不记其数 流连忘返 心旷神怡 3、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业已(已经) 豁亮(宽敞明亮)

B、平素(平时) 揩油(喻占公家或别人的便宜) C、修葺(修理房屋) 锐不可当(锋利不可抵挡) D、获益匪浅(得到很多) 猝然(猛然) 4、选词填空,依次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 敌阵,横渡长江。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 了。 ③我已 及 一切抵抗之敌。

A、冲破 突破 击溃 歼灭 B、冲破 突破 歼灭 击溃 C、突破 冲破 歼灭 击溃 D、突破 冲破 击溃 歼灭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 、 ; , ,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①;穿一件牙黄的长衬 ②嘴里咬着一枝烟嘴 ③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④瘦瘦的 A、④③①②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①④③② 6、画线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我们以我们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

B、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C、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D、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7、下列句子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了要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谁也不能不否认学习外语的重要性。 B、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该发扬广大知识分子的充分作用。

C、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我们创办了《科普小报》。 D、你既然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就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8、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B、谁道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9、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0、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原文一致的一项:[ ]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象我两人耳。 B、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我寄愁心和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作者通过两位美女的命运,反映了东风对于赤壁之战及周瑜的重要性,以小见大。《闲情记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的《浮生六记》。 B、《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它作于“安史之乱”后沦陷的长安,表现了作者的忧国情怀。 C、《买椟还珠》讽刺了只重形式,不问内容的买椟者。故事告诫我们,做事情应主次分明,不可本末倒置;评价事物要看本质。《驿路梨花》通过设置悬念和巧妙穿插,刻划了人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 D、郑振铎在《猫》的结尾说“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12、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使至塞上》、《秋词》、《赤壁》、《论诗》的作者分别是王维、刘禹锡、杜牧、杜甫,他们都是唐代诗人。 B、“阿长”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的长妈妈,鲁迅对她怀有深厚的感情,短篇小说《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C、《离骚》是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我国的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他而设的。 D、“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选自《纸 船》,作者冯至,现代学者、诗人,20年代的他,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13、用下面的六个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美国舆论界惊呼:“拳王自己打倒了自己。”

②美国拳王泰森称霸拳坛,击垮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对手。

③可见,视自己为对手,战胜和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是最艰难的选择。 ④不想胜利和鲜花带给他的是骄狂、麻木和纵欲,终至因罪下狱。 ⑤一旦把千山万壑踩在脚下,真正的对手便是自己了。

⑥人生如登山,只要有高峰还在前头,人的脚步就不会停下。 A、①②④⑥⑤③ B、⑥⑤②④①③ C、⑥⑤①②④③ D、②④①⑥⑤③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4-17题:

①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冰坨,狂风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②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他们面临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多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③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 ④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⑤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⑥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儿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些迷离。

⑦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那么镇定,那么自然,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一时无法辨认面目„„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给他?

⑧将军的脸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⑨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剧烈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⑩终于,有人对将军小声说:“他就是军需处长„„”

⑾将军发火的表情突然凝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为闪烁的明珠„„他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⑿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⒀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在弥天的雪雾之中大步向前走去。他耳边回响着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好像是云中山

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⑿段中,“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 ....A、形容覆盖在军需处长身上的雪光亮透明。 B、象征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永垂不朽。

C、表现军需处长牺牲时神情镇定、自然。 D、比喻军需处长身材高大。

15、文章中反复描写风雪的主要作用是[ ] ....

A、反衬红军英勇顽强的精神。B、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 。 C、再现云中山的自然风光。 D、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16、本文结尾画横线处应填入的文字,最恰当的是 [ ] ....

A、“这支队伍为什么不怕困难呢?” B、“这样的队伍真是不可思议!” C、“看来狂风可能征服不了这支队伍。” D、“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7、下面是对这篇小说中心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红军不畏风雪严寒坚持行军的勇敢精神。 B、反映将军爱护战士、官兵一致的优良品质。

C、赞颂军需处长所代表的红军战士无私无畏的崇高品质。 D、赞扬将军知过能改、光明磊落的坦荡胸襟。

阅读卷(37分)

一(6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 22-25小题:

(中新网酒泉10月15日电 )本社记者孙自法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现场报道。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十多分钟后,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由此踏上中国人期待了千年之久的太空之旅。

北京时间十五日上午九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由“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此间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神箭”升空十多分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

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全世界第二百四十一次载人飞行和第九百五十二人次进入太空。同时,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七十一次飞行,也是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九次获得成功。 “神舟”五号飞船于16日6时28分成功着陆。

6时51分,杨利伟在舱口向大家招手,神态自若。

22、给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1分) 23、抄出新闻的导语部分。(1分)

24、从新闻结构的五部分考虑,第2段属于结构中的那一部分?说一说它的作用。(2分)

25、胜利归来的杨利伟多么潇洒自豪!如果你是迎候英雄凯旋的一名共青团员,请你对他得体地说几句话。(2分)

(8分) 阅读下文,按文后要求回答 26-31小题: (1)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2)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10多年前,有一支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常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材、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3)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4)“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5)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6)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26、选出从叙述顺序上看对第(2)段分析正确的一项。[ ](1分) ....

A、 顺序 B、 倒叙 C、 插叙 D、 补叙

27、选段介绍小屋来历的一段内容在表达方法上属于 描写。(1分) 28、选文中出场的人物有哪些?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1分) .....

A、哈尼小姑娘 瑶族老人 解放军 B、我 老余 瑶族老人 哈尼小姑娘 C、梨花 我 老余 解放军 D、解放军 梨花 哈尼小姑娘 29、谁是小屋主人?选出正确的一项。[ ](1分) ...

A、解放军是建造者,是小茅屋的主人。B、梨花是小茅屋的照料者,她是主人。 C、建造者和所有照料者都是主人。 D、小屋没有主人。 30、选文中多处出现“梨花”,它们的含义分别是:(3分) (1)“原来她还不是梨花”中,“梨花”指 (2)“那洁白的梨花”中,“梨花”指 (3)“驿路梨花处处开”中,“梨花”指 31、《驿路梨花》全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 ] (1分) ...A、 寻找梨花 B、寻找小屋的主人

C、深山住宿的经过 D、过路人争着为小屋做好事

三(4分)

阅读下文,按文后要求回答 32-35小题: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龙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都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32、概括本选段大意: (1分) 33、下列加粗词,现在一般用什么词?(1分) ①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②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34、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 (1分) A、“霹雳”,写阿长的声音极大,“全体”,写在场所有人。 B、“霹雳”,比喻我的内心震动大,“全体”,写全家人。 C、“霹雳”,比喻我的内心震动大,“全体”,写我的全身。 D、“霹雳”,是用比喻手法描写,“全体”是用夸张手法写。 35、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1分) A、指阿长能用女身破敌人“妖法”。 B、指阿长既能破敌人“妖法”,又能买书。 C、指阿长隐藏神功,能做人所不能的事。 D、指阿长热心快肠,想方设法买“宝书”。

四(9分)

看清题目的要求,完成36-39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1分) .....

A、 解衣欲睡 . 怀民亦未寝 .C、 念无与为乐者 .

B、 欣然起行 .相与步于中庭 .

D、怀民亦未寝 .

解衣欲睡 何处无竹柏 ..

3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 .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④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

38、文中描绘清新、秀美的月下竹柏图的句子是哪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 39、“闲人”指的是谁?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答:

五(10分)

40、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1)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

① ,江入大荒流。 ② ,家书抵万金。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2)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句(6分)

①在《使至塞上》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

②《春望》中,既能点明时间,又表现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

③《论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初二语文上期复习试题(三)

答案 第Ⅰ卷(6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竹篾退 kuì 歼灭qiān 坠毁zhùi .miè 溃...B、坚韧里yú 修葺.rèn 军隅..qì 抖擞.sǒu C、日啖看zhōng 提防tí 豁亮huî .dàn 中...D、踱步duï 撵走niǎn 掳去luǒ 惊骇....hài 2、选出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B .....

A、 按步就班 变本加厉 千钧一发 狼心狗肺 B、谈笑风生 脍炙人口 大事渲染 直截了当 C、声名狼籍 销声匿迹 茶毒生灵 病入膏肓 D、走投无路 不记其数 流连忘返 心旷神怡 3、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 ]D ..A、业已(已经) 豁亮(宽敞明亮)

B、平素(平时) 揩油(喻占公家或别人的便宜) C、修葺(修理房屋) 锐不可当(锋利不可抵挡) D、获益匪浅(得到很多) 猝然(猛然) 4、选词填空,依次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 敌阵,横渡长江。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 了。 ③我已 及 一切抵抗之敌。

A、冲破 突破 击溃 歼灭 B、冲破 突破 歼灭 击溃 C、突破 冲破 歼灭 击溃 D、突破 冲破 击溃 歼灭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 、 ; , ,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①;穿一件牙黄的长衬 ②嘴里咬着一枝烟嘴 ③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④瘦瘦的 A、④③①②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①④③② 6、画线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 ........A、我们以我们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

B、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C、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D、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7、下列句子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为了要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谁也不能不否认学习外语的重要性。 B、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该发扬广大知识分子的充分作用。

C、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我们创办了《科普小报》。 D、你既然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就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8、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B ....A、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B、谁道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9、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C ....A、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0、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原文一致的一项:[ ]C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象我两人耳。 B、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我寄愁心和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作者通过两位美女的命运,反映了东风对于赤壁之战及周瑜的重要性,以小见大。《闲情记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的《浮生六记》。 B、《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它作于“安史之乱”后沦陷的长安,表现了作者的忧国情怀。 C、《买椟还珠》讽刺了只重形式,不问内容的买椟者。故事告诫我们,做事情应主次分明,不可本末倒置;评价事物要看本质。《驿路梨花》通过设置悬念和巧妙穿插,刻划了人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 D、郑振铎在《猫》的结尾说“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12、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诗《使至塞上》、《秋词》、《赤壁》、《论诗》的作者分别是王维、刘禹锡、杜牧、杜甫,他们都是唐代诗人。 B、“阿长”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的长妈妈,鲁迅对她怀有深厚的感情,短篇小说《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C、《离骚》是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我国的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他而设的。 D、“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选自《纸 船》,作者冯至,现代学者、诗人,20年代的他,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13、用下面的六个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B ....

①美国舆论界惊呼:“拳王自己打倒了自己。”

②美国拳王泰森称霸拳坛,击垮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对手。

③可见,视自己为对手,战胜和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是最艰难的选择。 ④不想胜利和鲜花带给他的是骄狂、麻木和纵欲,终至因罪下狱。 ⑤一旦把千山万壑踩在脚下,真正的对手便是自己了。

⑥人生如登山,只要有高峰还在前头,人的脚步就不会停下。 A、①②④⑥⑤③ B、⑥⑤②④①③ C、⑥⑤①②④③ D、②④①⑥⑤③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4-17题:

①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冰坨,狂风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②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他们面临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多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③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 ④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⑤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⑥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儿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些迷离。

⑦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那么镇定,那么自然,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一时无法辨认面目„„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给他?

⑧将军的脸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⑨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剧烈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⑩终于,有人对将军小声说:“他就是军需处长„„”

⑾将军发火的表情突然凝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为闪烁的明珠„„他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⑿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⒀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在弥天的雪雾之中大步向前走去。他耳边回响着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好像是云中山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⑿段中,“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B ....A、形容覆盖在军需处长身上的雪光亮透明。 B、象征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永垂不朽。

C、表现军需处长牺牲时神情镇定、自然。 D、比喻军需处长身材高大。

15、文章中反复描写风雪的主要作用是[ ] A ....

A、反衬红军英勇顽强的精神。B、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 。 C、再现云中山的自然风光。 D、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16、本文结尾画横线处应填入的文字,最恰当的是 [ ] D ....

A、“这支队伍为什么不怕困难呢?” B、“这样的队伍真是不可思议!” C、“看来狂风可能征服不了这支队伍。” D、“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7、下面是对这篇小说中心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A、表现红军不畏风雪严寒坚持行军的勇敢精神。 B、反映将军爱护战士、官兵一致的优良品质。

C、赞颂军需处长所代表的红军战士无私无畏的崇高品质。 D、赞扬将军知过能改、光明磊落的坦荡胸襟。

阅读卷(37分)

一(6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 22-25小题:

(中新网酒泉10月15日电 )本社记者孙自法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现场报道。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十多分钟后,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由此踏上中国人期待了千年之久的太

空之旅。

北京时间十五日上午九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由“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此间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神箭”升空十多分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

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全世界第二百四十一次载人飞行和第九百五十二人次进入太空。同时,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七十一次飞行,也是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九次获得成功。 “神舟”五号飞船于16日6时28分成功着陆。

6时51分,杨利伟在舱口向大家招手,神态自若。

22、给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1分) 23、抄出新闻的导语部分。(1分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十多分钟后,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由此踏上中国人期待了千年之久的太空之旅。 24、从新闻结构的五部分考虑,第2段属于结构中的那一部分?说一说它的作用。(2分)

答:第2段属于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用具体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25、胜利归来的杨利伟多么潇洒自豪!如果你是迎候英雄凯旋的一名共青团员,请你对他得体地说几句话。(2分)

祝贺您!您是我们倍感骄傲的英雄!您是我们心中真正的明星!

二(8分)

阅读下文,按文后要求回答 26-31小题: (1)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2)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10多年前,有一支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常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材、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3)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4)“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5)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6)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26、选出从叙述顺序上看对第(2)段分析正确的一项。[ ]C(1分) ....

A、 顺序 B、 倒叙 C、 插叙 D、 补叙

27、选段介绍小屋来历的一段内容在表达方法上属于侧面(间接)描写。(1分) 28、选文中出场的人物有哪些?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B(1分) .....

A、哈尼小姑娘 瑶族老人 解放军 B、我 老余 瑶族老人 哈尼小姑娘 C、梨花 我 老余 解放军 D、解放军 梨花 哈尼小姑娘 29、谁是小屋主人?选出正确的一项。[ ]C(1分) ...

A、解放军是建造者,是小茅屋的主人。B、梨花是小茅屋的照料者,她是主人。 C、建造者和所有照料者都是主人。 D、小屋没有主人。 30、选文中多处出现“梨花”,它们的含义分别是:(3分) (1)“原来她还不是梨花”中,“梨花”指哈尼姑娘梨花 (2)“那洁白的梨花”中,“梨花”指自然界的梨花 (3)“驿路梨花处处开”中,“梨花”指自然界盛开的洁白的梨花,更是象征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的梨花。 31、《驿路梨花》全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 ] B(1分) ...B、 寻找梨花 B、寻找小屋的主人

C、深山住宿的经过 D、过路人争着为小屋做好事

三(4分)

阅读下文,按文后要求回答 32-35小题: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龙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都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32、概括本选段大意:阿长给我买回宝书,我非常感激。(1分) 33、下列加粗词,现在一般用什么词?(1分)

①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产生

②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消失 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

34、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 C(1分) A、“霹雳”,写阿长的声音极大,“全体”,写在场所有人。 B、“霹雳”,比喻我的内心震动大,“全体”,写全家人。 C、“霹雳”,比喻我的内心震动大,“全体”,写我的全身。 D、“霹雳”,是用比喻手法描写,“全体”是用夸张手法写。 35、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D (1分) A、指阿长能用女身破敌人“妖法”。 B、指阿长既能破敌人“妖法”,又能买书。 C、指阿长隐藏神功,能做人所不能的事。 D、指阿长热心快肠,想方设法买“宝书”。

四(9分)

看清题目的要求,完成36-39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C(1分) .....

A、 解衣欲睡 . 怀民亦未寝 .C、 念无与为乐者 .

B、 欣然起行 .相与步于中庭 .

D、怀民亦未寝 .

解衣欲睡 何处无竹柏 ..

3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于是、便 .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空无澄澈 ..

④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

38、文中描绘清新、秀美的月下竹柏图的句子是哪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表现了作者沉醉美景的悠闲之情。 39、“闲人”指的是谁?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答:“闲人”指的是苏轼和张怀民。流露出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五(10分)

40、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1)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 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句(6分)

①在《使至塞上》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春望》中,既能点明时间,又表现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③《论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意思相近的诗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