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这首诗取材于民间习俗,诗人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学习这首诗,总体是采取一读,读正确读通顺。二读,找出不理解的词或诗句。三读,向字典或同学请教不理解的地方。四读,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五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六读,拓展延伸。
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法的指导。
如我提问:“有许多不懂的地方,同学们能提出来,这非常重要。我们事先没有预习,现在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查字典等工具书、上网查)(引导学生掌握一个学法: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有三个途径:
(1)联系上下文猜测;
(2)查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
(3)请教别人。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直接获取知识更重要。)
但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一是这首古诗中有许多词语对学生来说很陌生,比如:屠苏、曈曈日、桃符等。在课前设计时,我虽然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但是在处理这些词语时方法单一,靠老师教为主,没有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是在交给了学生一些陌生词语的理解后,如果能及时的将这些词语的意思简略的写在诗句旁边就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是如果将查找资料这个作业布置在课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相信会更到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